■ /
鞍山师范学院
众创空间的概念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提到的。众创空间是一个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以专业化服务推动创业者应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1]。
(1)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众创空间”可以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便捷服务,体现了以创新创业者为本。高校培养“双创”人才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必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学校管理、教学过程、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2)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必然要求。众创空间通过提供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开展创业活动,激发个人潜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高校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以创业来带动就业,进而实现高质量的就业。(3)推动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技能技术实用性,因此应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众创空间”的建设,会推动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对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双创”人才培养的理念还未真正落实到位,对于“双创”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对于如何真正从课程、师资、评价等各个环节和方面培养“双创”人才,还不能真正落实到位。
目前很多高校学生的创业项目普遍存在创新项目转化率不高,创业项目大部分仍停留在计划书上等现象,随着学生的毕业留校,项目即终止。高校除了需要提供资金、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项目设计、还需校方与企业以及政府等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创业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项目转化率。
很多高校教师缺乏相应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或是创业经验,因此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相结合,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能力不够。
目前国内应用型大学的“双创”课程体系普遍不够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等真正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课程在教学体系中所占比重极少。学生中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程学习,轻视通识课等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的现象,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由于应用型大学各专业的背景不同,不同专业有各自的特色所在,因此在应用型大学“双创”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完善“双创”课程体系。同时,利用应用型大学“众创空间”这一大学生创客、青年创业者、教师和企业家聚集的场所,通过“双创”人才的自行选择,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大学在创建“众创空间”的过程中应注重与企业及其他机构的接触,协调高校内外部资源,从学校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出发寻求与政府、企业以及高效的长期合作,完善项目转化平台。
吸引学生走进众创空间,帮助学生组建创业团队,推动学生创新思想转化为实际价值。寻求来自政府、企业以及有丰富经验的创业者,为众创空间的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转化机制,争取政府、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支持,帮助学生创新产品的转化,以及创业项目的运营。
应用型大学中应该重视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及锻炼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在应用型大学“众创空间”运营过程中,应考虑充分引入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技术工程师乃至企业家作为“双创”导师。这样做可以给 “众创空间”注入必要的市场活力,更加有利于“双创”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和考核方法,引导教师参与校内外的科研成果转让、转化、入股,并在职称评定、教学考核、师资培养等教师关心关注问题上予以一定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