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
“法律诊所”又被称为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 legal education),最早起源于俄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发展并盛行,目前“全美已经有超过90%的法律院校开设了法律诊所教育课程”[1]。近些年来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模式越来越受到我国法学界的认同,并在我国得到广泛的普及和迅速的发展,但与美国、英国等有着完善的法学教育体系和健全的法理学教育制度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仍然面临着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国高校的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发展?首先是课程设置问题,绝大多数的高校对法律诊所课程的开设并未从诊所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出发,仅仅是将其作为传统教育手段的辅助。在这种观念下,法律诊所背离了让法科生接触实践、训练技能的初衷,而是成为了教师发挥想象力、随意创新教学手段的场所。而这一点则引出另一问题——法律诊所的制度保障,除了认识上的问题之外,相应制度的缺失也是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问题。缺乏事前的审核和监督,也没有事后的反馈和惩罚,更没有相应的考核和职称评定机制,任课教师缺少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则会出现执行偏差。
法律诊所课程应当包括三种类型: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诊所教学。
一年级的诊所课程应以案例教学为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和专业的讲解对法律产生感性的认识,同时随着对法律专业课程的不断学习,将自己对法律文本的理解和对法学理论的思考代入到真实的案件中以得到新的体会,实现从理性到感性再回归理性的过程,更好的帮助学生思考法律的本质和目的。
二年级的诊所课程应以模拟教学为主,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通过角色扮演和场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初步接触和体验法律实务工作,为下一阶段真正参与到司法实践活动提供过渡。比如开展模拟法庭、模拟接待当事人、模拟谈判和调解活动,让学生发掘个人优势和兴趣点,掌握相应的基本职业技能。
三年级的诊所课程应以诊所教学为主。三年学生已经对整个法律的框架和基本的法学理论有了基本的认知,对某一部门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具备了接触法律实务工作的条件。通过参与真实的司法活动,为毕业后从事相应的法律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是授课老师,目前我国高校法学教师大多都是科班出身的应届毕业生,缺少相应的法律实践经验。因此,需要从其它司法机关聘请专门的兼职教师来教授相应课程,但是授课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和财力支出。因此,高校应该同当地的司法机关或企业建立起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制度,并拨出独立的经费作为保障。
其次,是加强设备和物质保障。参加法律实践活动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指导教师就会在教学过程中束手束脚,许多有意义的活动无法开展,从而影响诊所教育的教学效果,也难以实现诊所教育的教学目的”。因此,要为法律诊所设立专门的资金,保证学生在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时有足够的经费,达到教学的目的。
最后,要加强同专门司法机关和相关企业、律所的实习合作,制定并签署相应的保密规定,免去合作单位的后顾之忧,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司法活动中或律师执业活动中,不因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原因的限制而仅仅是旁观者,让合作单位也真正将学生当做法律职业者来对待并训练。
部分高校的法律诊所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因此有必要设置的相应的审查制度和反馈机制,制定课程标准。一方面,在案例教学的学年,规定案例教学的次数不能低于总学时的80%,并将案例教学的资料上交备案;模拟教育学年,规定该学年开展模拟法庭、模拟仲裁、模拟谈判和调解的次数不能低于总课数的80%,并对模拟的整个过程同步录音录像;法律诊所接待当事人和接受当事人委托必须登记备案,学生对当事人的提供法律建议必须向指导老师提交报告,授课教师应定时同合作单位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对法律诊所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机制,让学生参与对授课老师和授课内容的评价,并将其作为评定职称的参考标准之一,以提高任课老师的积极性。
法律诊所作为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教育模式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法律职业道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作为舶来品的法律诊所教育只有正视其在我国发展的客观环境,立足于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必要的革新除旧,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法学人才,才能更好的促进法学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