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丽/中共平山县委党校
西柏坡,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在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发展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历史地位无可撼动,。这里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真正腾飞的时刻,也是共产党真正意义上开始掌握中国经济命脉的起点。西柏坡,就像它的名字那样,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由人治到法治的过程。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成为党立规矩、定制度的起点,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党政纪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做寿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中国历代的每一任皇帝在自己的寿诞之时总是要大操大办,劳民伤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每逢自己的生日总是要找借口来推掉做寿,这让毛主席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现象与群众心中的封建残余脱不了干系。所以在这一特殊时期,毛主席提出要将不做寿写进制度,要用制度来约束人民的行为。只有当这一制度真正的落地生根才能让我们的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治大国者先治吏”“吏治则国治”。在当时的情况下提出这一问题时,笔者认为,毛主席应该是为了尽肯能地防止公款遭到挪用,从而助长了“礼尚往来”的社会风气,进而滋生攀比之风、奢靡之风、享乐之风、官僚之风,这些现象会让我们的领导干部不再接地气、脱离群众,甚至会作出压迫群众、腐化堕落的情形。
“无酒不成席”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有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痛苦,“欲饮自便、不饮莫劝”这是毛主席主张的一种喝酒方式,非常实用,它并没有规定广大干部群众禁止饮酒,而是量力而行,同时能够身先士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理性的喝酒态度。
少拍掌不仅仅是拍掌的问题,而是改进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的大问题,反对的是报喜不报忧、说好不说坏、说成绩不说不足、说假话空话不说真话实话等问题。
世界各国曾出现了很多以国家领导人命名的地名,如“华盛顿市”、“列宁格勒”。当时党内也有不少人提议将韶山更名,遭到毛泽东的强烈反对,由于斯大林在苏联大搞个人崇拜,国际影响很坏,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毛泽东对“以人名作地名”非常敏感,态度也一直非常坚决。这可以看出共产党人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
当时的毛泽东理论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革命体系、战争体系、建国体系。针对老一辈国际无产阶级哲学、政治经济学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思想体。
在西柏坡的时代,中国广大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想要夺取解放战争最后的胜利,就一定要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制度建设,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觉悟,保证队伍的纯洁性。因此,毛主席在各种场合都反复强调定规矩的原因、定规矩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以及不守制度的队伍危害和制度危害,教育全体党员要守住底线,保证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西柏坡时期总结的经验对于整个党员制度的建设都具有非常关键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从源头开展工作,争取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作为领导,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好引领和导向作用。在西柏坡的特殊时期,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领导团体都能够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地为广大党员群众树立好的榜样。这样的例子有许多:毛主席在给各地发送的电子稿件、命令、评论、文章大多是通过自己的手去写,秘书只是负责帮忙寻找材料和誊写,这也是为了方便其他同志传阅。在毛主席的带动下,广大领导干部形成了文章、报告自己动手写的良好风气。西柏坡时期的经验告诉我们,想要保证干部制度的纯洁性,广大干部党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该以全面的能力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并且能够在要求别人的时候能够自己先做到。
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同时以董必武为首的纪检监察干部能够担起责任,切实有效地履行自己的监察职责,落实问责机制。比如,在严查时是否能够做到按要求配合调查、并提交请示报告,如果办案程序不符合要求的能否做到按期整改,做到有人监察、有人回头看的完备制度。西柏坡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先辈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甚至是血与泪为我们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没有严格监督问责机制,所有的制度都成了摆设,制度也就成了一纸空文亦或是不带电的高压线,只有扎好制度的笼子,我们的制度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陆仁权.“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学习习近平2013年7月在西柏坡座谈时的新判断[J].河北学刊,2015,35(2).
[2]李庆刚.西柏坡“立规矩”的启示——写在党中央进京赶考66周年之际[J].求是 ,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