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勒出生于1759年,当时的德国尚且不是足以搅动世界局势的大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势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但此并没有抵挡住自由之精神的传播。一批具有反抗精神的年轻人打着“天才、自由、精力、创造”的旗号引领了“狂飙突进运动”。受狂飙突进运动影响的席勒除了写出剧本《强盗》外,他更深入地思考了自由之含义与将德国解救出来的方法,承担起了自己作为公民的义务:“我不想生活在另一个世纪,也不想为另一个世纪而工作。人是时代的公民,正如他是国家的公民一样。”
在《审美教育书简》前十封信中席勒抨击了当时的德国,表达了他想解放德国的意愿。在前五封信中席勒展现了摇摇欲坠的国家大厦、正在崩溃的枯朽的基础。席勒同样批判了粗野的、无法无天的下层人们和毫无作为的文明阶层,认为他们懒惰又令人作呕的样态使人对文明更加的憎恨。席勒认为每个人身上有两种形式即“人格”与“状态”。这两种因素在人的精神上作用产生了两种对立的冲动,即“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而当时德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人的两种冲动的分离所导致的社会的不和谐。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席勒将目光投向了古典时期的希腊。席勒认为古希腊人是两种冲动的完美结合。他们有着淳朴的人性和哲学的头脑,形势与内容相统一,感性与理性完满融合。正是在对现实失望与对古希腊与康德的研究后,席勒提出了以美的艺术为工具培养人的感觉功能与真理精神,也就是其“正是通过美,人们才走向自由”的主张。
席勒的美育教育以自由为出发点,希望在政治腐败不堪的国家里通过一种国家所无法给予的工具来达到自由,这种工具就是美的艺术。席勒认为艺术家是与政治完全独立的,他们虽处于时代之中却拥有着高洁的理想,艺术家并不以严峻的态度示人,而是在游戏中通过美来净化他们,使他们在娱乐中排除人性和粗野,达到人性的完满与解放。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在人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之外提出了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活的形象,这一概念可以“表示现象的一切审美特性”,就是最广义的美。美是人性的完满实现,既非绝对纯粹的生活,又非绝对纯粹的形象,美是两个冲动共同的对象,也就是游戏冲动的对象。人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了物质的真实性,消解了一定的严肃性,变得轻松愉悦,也就达到了自由的状态。
在这里席勒强调了这并不是对美的贬低,因他所论述的“游戏”不再是平常意义上的“娱乐”,而是一种心情与观念的相遇,是美学层面上心灵的自由探索。这种创造形象的冲动可以搭建起一个欢乐的游戏和形象显现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人们可以摆脱关系网的束缚,从物质和精神的强迫中解放出来。这一观点与康德所说“美是不计利害关系的喜悦对象”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可以使对象保持其自由与无限,从而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引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当主体进行审美体验时,灵魂摆脱了围困它的质料,回归平静,是心灵得到净化,同时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都保持自身的无限自由。
因此席勒关于美育命题的核心内涵就是:审美对于人的精神自由和人性完满来说都是必须的。只有通过审美活动,人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获得人性的完满。
席勒在西方美学史上首次提出了“美育”,在理论上明确了美育的重要作用。蔡元培在1912年提出要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这一主张表明他也深刻认识到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席勒的“美育说”更有值得借鉴之处。
从社会文化大环境来看,当代经济的发展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共同发展,将美育在法律上纳入教育体系。此外还有一些中学定期举办艺术展览或是组织学生去美术馆等。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一点也正是席勒“美育说”所根本的出发点,美育可以实现人的精神自由与解放,可以完满人的个性,使人收获一个有意味、有情趣的人生。
当代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人与自然关系的破裂等等,这都使人们感觉到像是卡夫卡笔下异化了的“甲虫”。人们现在享受快节奏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精神世界的建设。同时一味追求经济的进步也使我们与自然之间不再融洽,我们不再拥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心境,也没有“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面对这样一种情景,审美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就显得十分突出。席勒“美育说”中所提到的感性与理性相融洽的状态是我们所共同追求的目的。
席勒的美育思想是在康德的部分思想基础上的成果,但他对时代的深刻剖析,对社会进步所作出的设想,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后世无疑有着借鉴的价值与意义。“美育说”所提倡的和谐完美的现代人格必将是现在乃至未来人们所共同努力的方向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