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景芳
远方的光亮是什么呢?是一种“未来我的人生要像这样”的模糊的感觉。
我在学业上一直有远方的光亮。我的语文老师曾向我们推荐了《火与冰》,他鼓励我们自由写作。那时,我野心勃勃地想出版一本畅销书,但后来一系列的阅读让我无法提笔。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让我惊呆了:怎么还能有人写得这么好!从那时起,我的写作就谦卑多了,因为心里有了光,当少年作家的妄念也被打消了,我的全部愿望变成能写一些和我偶像的作品相提并论的作品。
这是我文学上的远方的光。为了离心中的光近一点,我一直笨拙而艰苦地尝试着。因为心中有光存在,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成功,在心里仍然觉得自己和那遥远的光芒差得太远。
当时,我心里还有另一个更远、更强烈的光芒在照亮。小学时,我从书中读到宇宙里有一种奇特的星星:“中子星上面每一立方厘米的物质,都需要一万艘万吨巨轮才能推动。”我当时惊呆了。每个人一生中可能都会有一些晕眩的时刻,这就是让我目瞪口呆的晕眩时刻。
后来,我偶然看到一些有关量子力学的科普作品,被它们深深吸引住了。可再后来,我发现自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只是些皮毛,这时才知道那些物理学领域的偶像轻描淡写的方程有多不容易。
我的成长就是这样,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够好,心中的光很遥远,只能做到期望的一小部分。如果目标是100,那么我的成就,无论是读清华、出书,还是获得雨果奖,它们加起来也到不了10。我的努力是因为心中有光。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我心中也有“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是真正值得追寻的光。
在这样反反复复失落和忧伤的过程中,我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所得。如果你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100,最后哪怕只做到10,你也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很拿不出手的成绩已经比环境的要求高一些了。
这是我近期才想明白的事:把梦做大一点没坏处。梦做大了,现实中的挑战都是小事。即使充满失落和忧伤,在别人看来也已经挺成功了。
(田宇轩摘自 “笨鸟读书”微信公众号图/疯子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