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18-11-14 19:05沈阳市于洪区川江小学胡明英
人生十六七 2018年10期
关键词:钟表教学效果小学生

沈阳市于洪区川江小学 胡明英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正处于过渡阶段,在学习中对数学会略感枯燥、乏味,如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必会使小学生产生厌倦数学的想法,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来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从而能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状态。

一、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求知欲

数学是一门有较强逻辑性、抽象性的学科,但数学内容及发展需求主要也来源于生活。教师需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结合日常生活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

例如在学习除法法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奶奶从超市买回10根香蕉,分给自己和哥哥吃,你要怎么分才公平?如果再加上爸爸、妈妈和奶奶,5个人怎么分才对?通过情境的设定,使实际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事先准备好的素材,或利用教学道具,使学生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数学知识。

再比如学校组织冬游活动,学校提供3辆客车,每辆客车有32个座位,有4个班级参加,每班人数分别为 23、24、25、22 人,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3辆车够不够用?如何分配人数来乘车?为什么?使学生能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要对学生多问为什么,有没有其他解答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看待问题的思路。

二、结合日常生活,丰富教学资源

在如今的数学教学中,更多的信息技术被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结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资源加以丰富和利用。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课时,可先为学生准备钟表道具,或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并结合钟表上的12个数字,让学生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理解大约几时的意义。还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时钟,理解表盘上的刻度。布置作业时,可让学生观察家长上下班、吃饭等具体时间,记录下来,制作作息时间表。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为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在愉悦的情境中达到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数学源于生活,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明白数学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在学生放学后,布置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积累,使学生明白学习数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更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在《百分数意义》一课,教师可提前要求学生去发现和收集身边的“百分数”,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主动分享自己的成果。卫生纸中木浆含量80%,白酒中酒精度数为38%,可乐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1%等,使学生明白百分数的含义。同时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用百分数?通过上述案例,为学生营造出较为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注重生活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每个阶段的数学知识都是全新的,对学习存在一些难度,教师应结合生活案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学习大数加减法时,教师给学生提出:“140-98=?”“50+99=?”这种题型,小学生对此较难以把握,教师可从现实生活中出发,引领学生将数学题与生活联系起来,自主进行思考,得到解题办法。爸爸有140元钱,买一件98元的商品,结账时,给了一张100元的(用140-100),收银员找回爸爸2元(再+2),这时爸爸还有42元钱,从而得出140-98=140-100+2=42,这就很好地将数学题与生活实例结合在一起,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结合生活实例,不能脱离生活,通过生活情境的运用,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求欲,促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猜你喜欢
钟表教学效果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丽娜认钟表
钟表的认识
我是小学生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