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桃职业学院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化教学理念逐渐深入校园。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其不可替代性。但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信息化信息化大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将信息化手段辅助高职英语教学,已成了高职英语教师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现状一:生源类型多,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笔者所在院校生源有专本联合培养的本科生、普高毕业的大专生、中职毕业生,还有2+3模式的中职生。另外,大部分学生入学分数低,对英语存在畏难甚至是厌学情绪,学习自觉性不高,这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现状二: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理念认识模糊。大学英语的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部分使用了信息化手段的老师,由于理念认识和设计能力的不足,也存在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是简单的信息化手段的堆砌。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现状三:教师工作量大,疲于应付教学任务。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核心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鼓励在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获取知识。二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来支撑教学,而不是代替教学。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首先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针对学生基础和特点,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三是以任务驱动为教学设计主线,注重情景的设立,在特定情境中传授知识和技能。四是强调团队合作和学习过程评价。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职通英语1》,教学内容为第7单元。
一是掌握15个描述节日的基本词汇和8个表述句式。二是能够用所学句型进行日常会话,掌握节日描述的基本要素。三是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为跨文化交际提升自信心。本教学单元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15个描述节日的基本词汇和8个表述句式,难点在于能够将所学的词汇、句型熟练的运用于日常英语对话中。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通过网络资源学习,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步骤一:录制微视频《How do different countries celebrate Christmas》,长度约为3分钟。步骤二:教师课前通过蓝墨云班课发送圣诞节相关英文表述,通知学生做好预习,并完成相应的选词填空练习。同时,学生自主搜集圣诞节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分享至该话题的答疑讨论模块中去。
步骤一:情景导入部分,教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师生互动讨论圣诞节的文化背景知识。步骤二:让学生观看视频,在讲述每个国家时暂停,让学生回答是哪个国家,并复述这个国家庆祝圣诞的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国家所对应的地理位置,以及视频中显示的国家国旗。步骤三:教师提问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is country? What are this country famous for? 学生通过班课进行抢答,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对其加分。步骤四: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描述一个自己喜欢的中国节日,并开展对话。并请2-3组学生在全班展示讨论小组讨论成果,教师把学生的对话录下来,教师进行点评,对错误之处通过平台进行回放并加以更正。步骤五:通过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布置作业,让学生向他的外国友人介绍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并录制成视频,上传至蓝墨云班课。全班同学进行投票,教师点评,评选出优秀视频并给予奖励。
通过本模块的设计,信息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还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拓宽课堂教学的知识面。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学应该积极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英语教师也应该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和运用,提高教学质量,以期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歆.教育信息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求职应聘”模块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14(3):157~158.
[2]李新瑞.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与实施——以“Job Interview”模块教学为例[J].文汇资料,2017(22):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