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与口语交际历来备受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更将其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和地位,将之整合为“表达与交流”。从表面上看,似乎淡化了写作部分,实际上笔者认为这是将写作广义化了。因为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好地表达自我,了解他人,最终实现和他人、社会、世界,甚至是和自然和和解及和谐相处。我们的教育也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未来的接班人。
对此,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能为学生做的便是教好“表达与交流”各个模块,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教会学生如何表达自我。这实际上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而是教会学生如何交流。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是需要有计划的,有设计的,不提倡打没有准备的仗。下面,笔者将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略谈一二。
为了清楚说明,笔者人为地将“表达”与“设计”分割开来,实际上在真正的教学中,这两者是浑然一体,互为补充和辅助的。
只有具备了写作目的的个人才能有意识地去写作,才能基于兴趣而写作。最好的写作状态应该是有感而发,甚至是文思泉涌而不得不写。古人所谓的“不平则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达到这个状态恐怕是有些难度。更多的高中生面临的是问题看到题目或者材料没有任何感触,无话可说。这就需要教师从写作动机入手想办法了。
根据李海林、荣维东的研究,根据写作功能,写作动机被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学习取向的写作;生活实用取向的写作;应试取向的写作;创作取向的写作。我们可以给学生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取向进行写作。即需要什么,写什么。而高中生的写作一般都属于学习取向型写作,它是学生学习和求知的工具。为了学习而写,这就是学生的写作动机。而保障动机转化为兴趣并坚持下来,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的内容。在这里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论来操作。
比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生活是是百科全书,也是最好的作文素材,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将会反馈我们更多。教师可以每节语文课结束后,留一个观察生活细节的作业,字数不限,题材随意,在下节课上课前交齐,并由教师随机点评。这样坚持大概21天以上,让学生养成思考并记录生活细节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分享自己的一些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另外,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灵感或者触动自己心灵的美句或名言名句摘抄下来,作为素材的积累,并养成习惯。等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养成了写作习惯,学生的写作动机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最好的动机当然应该是创作取向的写作。
所谓理清写作思路,最好的状态应该是用最清晰的逻辑,最连贯的表达,最简洁的语言,让交流对象知道你在说什么。在这里,笔者一般提倡的做法是在写作之前自己先列出提纲,因为这有助于表达方想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什么,需要通过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表达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按条列出。这对于理清写作思路大有裨益。
最好的画家,最初的学习都是从临摹开始的。临摹也是一种初级借鉴。我们的学习都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因此,无论何种学习,借鉴优秀成果都是最省事省力又高质量的学习方式。而在语文写作中,借鉴优秀成果的益处更是不胜枚举。我们既可以借鉴他人的写作方法,也可以借鉴写作思路,还可以借鉴遣词造句办法,甚至还能借鉴他人的观察视角。总之,最好的学习都是从借鉴开始的,有些是从“复制粘贴”,即记忆别人的美文开始的。
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确实,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的思想性。比起精致的面容,有趣的灵魂更吸引我们。最好的写作应该是个体思想性的体现。
在写作中,修改和润色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一般的修改主要是从三个角度入手:主题表述、写作手法、字句修改。教师可以以问题作为引导先按部就班地要求学生修改。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读者的角度看自己的文章,也相对更为客观。当然,没有完美的写作,所有的写作都是趋向于完美的过程,况且,随着我们知识和阅历的增长,写作标准也会发生变化。
交流是建立在写作的基础上。前文已经提及,高中语文中的表达具体对应的是作文。而课标中对于“交流”的要求也是从朗诵、讨论、交谈、演讲、辩论层层递进的。这不仅仅是胆量的问题,更是写作能力的体现,只有将以上提及到的关于“表达”的几点要求基本做到位,才可能保证交流环节基本实现。
总之,“表达与交流”的学习和实践是一场持久战,无论师生都得拿出足够的耐心和努力,在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的基础之上方能出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晨.高中语文“表达与交流”部分的知识分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2]李海林,荣维东.关于“写作”和“写作教学”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09(8).
[3]何银华.走出高中口语交际教学的低迷状态[J].现代语文,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