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心雕龙》中的鸟类譬喻

2018-11-14 15:58■/
长江丛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陆机翰林文心雕龙

■/

广西大学文学院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风骨》篇中,关于“风”与“骨”之关系,有两段较为生动的譬喻:

若丰藻克瞻,风骨不飞,则振彩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

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

这里,不仅将“风”和“骨”比喻为鸟之两翼,以形象说明其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关系;而且以翚翟、鹰隼、凤等鸟类意象设喻,以直观形容“风骨乏采”、“采乏风骨”、“藻耀而高翔”三种不同形态下文学作品所显现的特质。

《文心雕龙》的其他篇目中。虽然“鸟”作为本义出现的情况另只有一处,即《物色》篇中“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但使用鸟类作为譬喻论文的情况则不在少数,如:《原道》篇之“龙凤以藻绘呈瑞”,《议对》篇之“雉集乎堂”,《时序》篇之“颜谢重叶以凤采”,《知音》篇之“楚人以雉为凤”。

除了直接以鸟类譬喻论文的情况外,还有以鸟之特有动作论文的情况,如:《辨骚》篇之“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诸子》篇之“庄周述道以翱翔”,《夸饰》篇之“轩翥而欲奋飞,腾掷而羞局步”。

其对鸟类相关譬喻的使用之多、种类之繁,不似信手所至、偶一为之。那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使用鸟类相关譬喻,是个人创见还是文论发展之必然呢?是独树一帜还是时代风尚呢?这类譬喻的使用和刘勰的文学主张是否有一定关联呢?本文将对此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文心雕龙》以前文论中的鸟类譬喻

在《序志》篇中,刘勰将自己之前的文论做过一次总结,即: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于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玚文论,陆机文赋,仲洽流别,宏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

对于这些前人的文论,刘勰虽然在后文中各个击破地予以否定,但并不妨碍这些是作为他写作《文心雕龙》的“主要参考书目”。这些文论全书除《与杨德祖书》外多已散佚,但仍可据后世整理、辑佚情况略窥一斑。

今存《文选》中,曹丕《典论·论文》全篇不涉及“鸟”字及鸟类相关譬喻;曹植《与杨德祖书》仅有“孔章鹰扬于河朔”一语,但显然不是文论之语,且可能与当时世人对他的惯常评价有关。

今见《艺文类聚》中,应玚《文质论》在近六百字的内容中,没有出现“鸟”字及与鸟类譬喻;挚虞《文章流别论》现存内容主要以论赋为主,其中虽有引用含“鸟”字相关的诗句,却未出现鸟类譬喻。

李充《翰林论》原文无考,其佚文相关问题将于后文讨论。

而在陆机《文赋》中,鸟类相关譬喻出现两次:

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

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以上所列文论,只有陆机《文赋》在体裁上原属抒情文体,作者有意选择赋这一特殊文体去论文,但仍带有赋体本身所具有的文体特质,其可能是最早大量运用中国文论传统中“意象式批评”的文论经典。《文心雕龙》受《文赋》直接影响较大,于《神思》、《物色》两篇尤为明显,故不排除其中的鸟类譬喻有受上引文句影响的可能性。

可见,鸟类譬喻的使用在刘勰之前的文论中并不常见,但《文心雕龙》中的这种写法可能受到了陆机《文赋》的影响。

二、《文心雕龙》同时文论中的鸟类譬喻

与《文心雕龙》写作年代大略同时或时代相近的文论著作主要有钟嵘《诗品》、萧统《文选·序》。

同属文论专著的钟嵘《诗品》。在其序文中,便有一段关于“鸟”的书写: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夜祁寒,斯四侯之感诸诗者也。

而在具体诗人讨论中,则仅见:

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

并得虬龙一甲,凤凰一毛。

以上引文中所言之“鸟”、“凤”,要么是一般名词意义,要么只是与“龙”同类而抽象为一种对崇高、珍贵的描述。与《文心雕龙》中结合鸟之形象、特质论文不属于同一性质。

倒有一条引自李充《翰林论》中来的评论值得注意:

《翰林》叹其翩翩奕奕,如翔禽之有羽毛,衣物之有绡縠,犹浅于陆机。

这里结合“禽”与“羽”之关系论潘岳诗风,如《文心雕龙》之“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该段对《翰林论》佚文的补充,可能证明刘勰在写作《文心雕龙》过程中受到该篇的一定影响。而就《诗品》本身而言,“春风春鸟”之“鸟”自然不同于《文心雕龙》中的鸟类譬喻。

而在《文选·序》及其他当时比较重要的散篇文论,如萧纲《与湘东王书》、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等中,均亦未见此类譬喻。可以说,这样的写法,在当时时代环境下,至少在文论领域,或亦为《文心雕龙》之所独有。

三、鸟类譬喻与《文心雕龙》文学主张之关联

前文可知,《文心雕龙》中的鸟类譬喻,虽不排除有受到陆机《文赋》和李充《翰林论》影响之可能性,但在更大程度上应是其创见,在同时代的文论中也独树一帜。那么,这一写法和《文心雕龙》的文学主张有何关联呢?

鸟类譬喻在《文心雕龙》里除了作为“风”、“骨”两翼之论证外,其他情况下多是与“藻”、“采”、“饰”一同出现。其实,“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于风者,述情必显”,“风”,倾向于谈文学作品“文”的一面;“骨”,倾向于谈文学作品“质”的一面。无论是谈“风骨”,还是谈“藻”、“采”、“饰”,都与当时整个时代环境下的“文质之争”密切相关。而在《文心雕龙》的文学观之下,鸟就成了讨论此问题最好的喻体。一者,鸟有雉、鹰、鸿、凤之别,同属一类,而因毛色、劲力不同而各有所别,可视为文与质之关系不同而呈现出文章大为不同之风貌的喻体。二者,以《文心雕龙》“擘肌分理,唯务折衷”的理念,如《风骨》篇所论,只有文与质如鸟之两翼和谐并举方能创作出理想的文学作品,这一理念贯穿《文心雕龙》始终。

自东汉以来,文学逐渐从传统的儒家经学中分离出来,对文学之审美功用和实际功用不同方面的强调,渐渐成为各家争论的焦点。从扬雄的“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到曹植《与杨德祖书》和杨修《答临淄侯笺》,甚至到北朝后期《颜氏家训·文章》中所载“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与理竞,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事繁而才损,放逸者流宕而忘归,穿凿者补缀而不足”,可见对此问题的讨论从西汉末年一直到六朝结束都未曾休止。刘勰有意在《文心雕龙》中有意对此问题进行调和,提出“擘肌分理,唯务折衷”之说,其关于鸟类的譬喻,可以说是在全书体大律周的调和之下的一个缩影。

《文心雕龙》成书之时,已出现了经、史、子文皆不录的《文选》,已经出现了“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的训诫,而还在强调“原道”、“征圣”、“宗经”的《文心雕龙》似乎显得过于保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唯务折衷”是《文心雕龙》的主旨,“征鸟之使翼”是《文心雕龙》的灵魂。故在该书中,既“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又“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既“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辨乎骚”,又“摛神性,图风势,包会通,阅声字”;既“原道”、“征圣”、“宗经”,又“丽辞”、“比兴”、“夸饰”。具体到讨论文学技法诸篇,类似“征鸟使翼”的设论亦比比皆是,如“通”与“变”、“情”与“采”、“隐”与“秀”等等。

当今时代背景下,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更甚于前,以《文选》为代表的任情唯美之文学主张更易为大家所接受。而纵观整个文学发展的历程,尽管任情唯美的文学环境固然是大部分文士的追求,可往往与儒学相妥协的文学思潮更能带动文坛之变革。韩愈谓“文以载道”,古文运动藉此兴起;陈维崧倡“存经存史”,清代词学因之复兴。文与质,文与道,文学与儒学之关系,或没有那么绝对。《文心雕龙》之“征鸟使翼”,与其说是一种保守,不如说是一种通观。

猜你喜欢
陆机翰林文心雕龙
黄耳传书
做一本书 交一位朋友 北京华夏翰林文化艺术研究院 推出“459”优惠政策为海内外作者出书
金庸族亲图谱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从《文心雕龙》看刘勰对陆机的批评
陆机,放不下出身的“包袱”
巧 对
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