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中美史诗电影比较

2018-11-14 05:14崔秀芬
电影文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史诗跨文化文化

崔秀芬

(商丘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早在20世纪中期,美国就已经拍摄了由维克多·弗莱明根据话剧改编而成的《圣女贞德》(1948)这样具有史诗风格的电影。到新世纪,史诗电影更是好莱坞大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2004年就被称为美国的“史诗电影年”。而在中国电影中,也有这样触摸历史神经的气势宏阔之作。电影人或是通过电影来有意建构历史意识,或是在作品中无意中流露了自己的使命感和历史观。中美史诗电影既有类似之处,又不乏区别。当前,影像传播在跨文化交流时代日益发挥着独特作用,我们有必要从跨文化的角度对两国史诗电影进行观照。

一、跨文化与史诗电影创作

文化本身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罗杰·基辛指出:“文化,可被认为是在广泛的共识和深度的规范上被共享的,也受个体特异性而有所变化的,然而又并不完全是一个个体认识、了解、感受世界的一种体系。不是每一个个体都精确地共享同一种文化理论,因为不是每一种文化都在同一文化区域。”从这一角度来说,中美两国无疑处于两种文化区域,拥有着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国浩瀚辉煌的历史本身就足以为史诗电影提供各类文化原型和符码,与之类似的还有如日本、印度等国,而美国尽管立国时间并不长,但其在继承了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为主的欧洲文化的基础上,又在融合中不断汲取其他文化的养分,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典神话、中世纪史实文献和传说故事等,都是美国史诗电影热衷表现的对象,也是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展开强大攻势的有力武器。如沃尔夫刚·彼得森的《特洛伊》(

Troy

,2004)就来自古希腊的口述文学瑰宝,体现了公元前迈锡尼文明的杰作,又如被誉为“希腊的圣经”的《荷马史诗》,而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

Braveheart

,1995)则取材于金雀花王朝时,苏格兰年轻贵族威廉·华莱士爵士反抗“长脚”爱德华对苏格兰的残暴统治的历史故事。电影的故事本身并不发生在美国本土,但这并不妨碍美国电影通过明星效应、华丽场面等来完成对故事的精心演绎,在历史画卷里主人公的爱恨情仇中,潜移默化地传递出鼓励个人奋斗、赞同英雄书写历史的美式价值观。

相比之下,中国不仅有着风起云涌的朝代更迭,并且各类文献浩如烟海、横贯古今,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史诗电影。如李翰祥的《西施》(1965)其时代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又如谢晋的《鸦片战争》(1997)、冯小宁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2012)则将目光对准了近代未有之大变局,讲述着中华民族在近代一百余年来中的伤痛。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史诗电影以其无可置疑的全球票房成绩,彰显了自己在跨文化传播上的强势力量。相比之下,中国史诗电影则很少有能够“走出去”的,甚至在国内市场上常常出现票房失利的尴尬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史诗电影是不具备跨文化讨论的意义的。首先,中国史诗电影的产生和创作,往往本身就是跨文化交流的产物。如根据日本历史小说名家井上靖的名著改编而成的《敦煌》(1988)就是中日合拍的作品,而故事又涉及北宋、西夏、回鹘等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两国电影人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在服装、道具、布景等方面做到了对历史的高度还原。与之类似的还有如萧朗等拍摄的,中国与菲律宾合作,讲述大明和苏禄国两国交往的《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1987),以及何平的《天地英雄》(2003)等。而在中国国内,史诗电影的创作也有着较为微妙的跨文化交流现象。

在中华文化的同一性下,港台和内地导演的作品又显示出了一定的异质性。如魏德圣执导的,由“太阳旗”和“彩虹桥”两部组成的《赛德克·巴莱》(2011)通过雾社事件让各地观众看到台湾原住民特有的文化,电影几乎非台湾导演不能拍出。而汤晓丹的《傲蕾·一兰》(1979)也难以想象不出自内地导演之手。又如张彻的《十三太保》(1970)融入了非常典型的港式,尤其是“邵氏”的武侠意味。而随着港台和内地电影人的合作日益频繁,不仅整个文化产业得到繁荣,电影艺术本身也于交流中大为得益。如一直执着于史诗题材的李翰祥的《瀛台泣血》(1976)在棚内景的有限条件下完成了摄制,而到了得到大陆全面支持的《火烧圆明园》(1983)、《垂帘听政》(1983)中,故宫实景、内地演员以及内地历史学者的加入,从硬件和软件上都为电影更添魅力。其次,进入到21世纪之后,中国史诗电影也同样向外进行文化输出,如吴宇森的《赤壁》(2008)、张黎和成龙的《辛亥革命》(2011)等都是借助本国文化资源而加入全球文化资本流动,取得较大影响力的范例。

由此可见,无论中美电影都在进行着跨文化交流,作为各自文化中的构成细胞,电影以一种具有创意的方式实现了本国、本土文化较为稳定的传承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向另一种文化体系的渗透,甚至在这种渗透中存在着再演化和再建构。这就涉及文化本身的“沉重”性和“跨越”导致的理论、实践上的双重“拉扯”问题。

二、“文化”之“沉重”

史诗电影与文化之间有着天然联系。史诗原意为一种长篇叙事体文体或其风格,这种文体的内容主要以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为主,通常有着事实和虚构的杂糅。叙事内容本身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甚至在个别史诗中,叙事体现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气度。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史诗“记载的不是一个行动,而是发生在某一时期内的涉及一个或一些人的所有事件”。在较大的容量下,社会生活、历史图景和人物命运等,无不是文化的外化或载体。以罗伯特·道汉的《斯巴达克斯》(

Spartacus

,2004)为例,斯巴达克斯被马克思誉为“伟大的统帅,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他在历代流传的文献中逐渐被定型为一个反抗罗马奴隶寡头政治的军事统帅。在道汉的电影之前,库布里克等也拍摄过关于斯巴达克斯的电影。斯巴达克斯奴隶大军的壮大、被扼杀的过程,罗马统治集团之间的内部矛盾等,都一再被展现,美式价值观中对“自由”的向往不断被借由斯巴达克斯的起义而宣扬。同时,斯巴达克斯故事中体现的古罗马文化,以及脱颖而出的英雄在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信仰、荣誉等的坚持,直接影响了雷德利·斯科特的《角斗士》(

Gladiator

,2000)等电影。在《角斗士》中,观众所看到的绝不仅仅是鲜血淋漓的角斗士肉搏,还有这背后罗马人在“民主”问题上的博弈。主人公马克西姆斯捍卫的除了个人的自由,更是老国王奥里利乌斯等人坚持的共和制,观众得以在电影中看到古罗马的政治文明。缺乏对后者的理解,观众就未必能真切感悟到马克西姆斯人物的悲剧性。与之类似的还有如奥利弗·斯通的《现代启示录》(1979)、吉布森的《耶稣受难记》(2004)等。

而中国史诗电影在其曲折转合的影像之中,亦有着这种来自文化的沉重性。如以先秦和秦汉易代为背景的张之亮的《墨攻》(2006)、冼杞然的《西楚霸王》(1994)等。电影中墨子、项羽等人物是特殊时代下的人杰,并且在后世衍生出了大量不同的文化形式中的形象,如戏剧《霸王别姬》中的项羽等。《西楚霸王》中与楚霸王有关的鸿门宴、火烧阿房宫,《垓下歌》“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慨叹和张良的退隐等,都隐含着复杂的人物信息和史实信息,要求观众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而《墨攻》中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既和现在的反战、人道主义思想有一定重合之处,又不可一概而论之,墨子思想的闪耀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的。与之类似的还有如蕴含了大量三国文化的李仁港的《见龙卸甲》(2008),与明清易代的文化语境,“忠君爱国”的儒学理想有关的吴子牛的《英雄郑成功》(2000)、王竞的《大明劫》(2013)等。这种文化的沉重性也就导致了最先点燃奥斯卡眼睛的并非史诗电影,而是只掺杂了如山水、道具、功夫等元素,人物全部架空的《卧虎藏龙》这样的武侠电影。从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1999)到张艺谋的《英雄》,观众不难看到,为了实现跨文化交流,电影有时候必须削弱其与历史的依附性。这也就不得不提及“跨越”中的“拉扯”问题。

三、“跨越”之“拉扯”

电影在跨文化中遭遇的“拉扯”问题,主要表现在保留自身文化个性的同时,又要迎合异质文化与自己的共性之间的矛盾,电影在保留自身史诗标签决定的严谨大气的同时,又要制造另一文化背景观众能接受的卖点。

在“拉扯”中,中美史诗电影拥有一定的共同点。如对爱情、情欲等元素的渲染。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天与地》(1993)、冯小宁的《嘎达梅林》(2002)、周晓文的《秦颂》(1996)等莫不如此,电影都选择了让观众在最易认知和共情的两性关系中完成对电影的接受。

但由于语境的强弱、资本优势以及电影技术发展程度等差异,两国史诗电影的“拉扯”又是不同的。美国电影中对历史原典的改动,更像是一种倚借数字特效等技术和好莱坞品牌对西方古典文明强势的、主动的阐释。如盖·里奇的《亚瑟王:斗兽争霸》(

King

Arthur

:

Legend

of

the

Sword

,2017)中给早已被讲述过无数次的亚瑟王传奇加入的魔幻元素。而中国史诗电影则更倾向于是一种对市场以及对政治、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进行的综合性妥协。如在王坪的《止杀令》(2013)、霍建起的《大唐玄奘》(2016)中,就增加的支线人物来看,就有明显的对明星效应的借重。又如塞夫和麦丽丝的《东归英雄传》(

Going

East

to

Native

Land

,1993)中边塞、荒漠等具有异域风情的美丽景观和游牧民族出身的人物矫捷惊险的打斗,主人公们在飞驰的骏马上腾挪辗转;《悲情布鲁克》(1995)中夕阳下草原汉子在马上互相抛掷酒袋,卓拉与车凌热烈相拥在疾驰的骏马上的激情戏;芦苇的《西夏路迢迢》(1997)中特意加入的数名西夏兵在和契丹人的对抗中,为保护汉人的孩子而惨烈丧生的情节等,都试图在感官和人性层面打动观众,不仅绝无美国史诗电影中如《亚历山大大帝》(2004)、雷德利·斯科特的《天国王朝》(2005)将强权主义、美国中心化价值观裹挟于故事的叙事,相反尽可能地弱化种族、民族对立,彰显人和人之间团结、和睦、包容的一面。

中美两国电影都有关注特定历史时期,刻画时代巨变,杰出人物的特征,在史诗电影中,电影人们完成着对历史的当代读解。但对于两国而言,史诗电影的创作在有着各自本土优势的同时,又面临着要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局面。在经济全球化下,中美史诗电影进入到跨文化传播领域中,背负着各自文化的沉重分量,表现出了既求同、也存异,既有坚守、也有妥协的面貌。

猜你喜欢
史诗跨文化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2013史诗之战
谁远谁近?
史诗表演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长征 伟大的壮举 永远的史诗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