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琳
(山西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学者在为国产动画电影寻找出路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继承传统文化”的路径,这不仅契合当下传统文化回归的诉求,同时也是国产动画能够实现差异化竞争、确立民族特色的必经之路。将传统文化与国产动画创作结合以寻求新的突破已成为共识,但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以及动画作品如何与传统文化结合是需要审慎探究的。
文化学者甘阳曾提出,“传统”绝不可能只等于“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恰恰相反,传统首先就意味着“未来可能出现的东西”,它永远处在制作之中,创造之中,永远向“未来”敞开着无穷的可能性或者说“可能世界”。真正能够走向未来的传统文化才值得被传承,也只有能够打开“可能世界”的传统文化才值得我们去继承。因此,在倡导传统文化的回归时,哪些传统文化只能留在“过去”,哪些可以帮助我们去触摸“未来”,有必要对传统文化本身进行甄别和梳理。对于动画电影来说,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内容都适用于动画的制作方式和主题表达,同时,动画电影也应找到与其他电影类型在传统文化渗透方式上的差异性。
传统文化的借鉴意义毋庸置疑,但以往在分析如何应用传统文化时多涉及的是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作品中的植入。整体来讲,动画借鉴了文学、戏曲、绘画、音乐、建筑、舞蹈、民间工艺等艺术门类,从具体元素来说,包含神话、寓言、琵琶、古琴、太极、中医、茶道、篆刻、水墨画、书法、剪纸、面塑、皮影、陶瓷、木板年画、戏剧脸谱等。正是这些传统文化具体元素的应用,才诞生了“中国学派”的经典动画,但总结多从传统文化元素的类别和应用入手,没能将多样元素进行审美风格上的梳理和整合,也就无法形成对传统文化如何继承的根本性分析,造成了“中国学派”并没有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理论,仅可作“流派”,而非真正的“学派”,这也是当前中国动画无法很好地继承“中国学派”的传统而完美转型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追本溯源,寻找传统文化中的审美风格和美学精神,进而寻求特色化的民族动画之道。
把握传统文化需要从传统美学入手,才能更好地挖掘和应用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宗白华总结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和美学思想,即“错彩镂金之‘浓’和芙蓉出水之‘淡’”,此为意境之“境”,着眼于“意”,“儒、道的理想境界之区别就表现为神逸之争”,这两种意境风格分别代表了儒家和道家的美学思想,在过去的动画创作实践中,也形成了这两种风格和美学追求。
儒家美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体现出以“浓”为风格、以“神”为意蕴的美学风格。所谓浓,即浓艳、浓郁、浓烈,呈“铺锦列绣,雕缋满眼”(鲍照总结颜延之的诗歌风格)之态,强调色彩的绮丽、气势的雄浑。儒家之“神”,意即“下笔如有神”之“神”,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宋代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对“神”和“逸”作为美的两种理想境界进行了论述,“大凡画艺,应物象形。其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非谓开厨已走,拔壁而飞。故目之曰神格尔”。应用到艺术作品中时,首先强调“形似”,对真实世界的模仿与再现。
国产动画电影在动画形象设计中大量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此类风格造型特征,色彩浓郁、造型繁复,虽是虚构形象,但有明显的再现意味。创作于1964年的动画作品《半夜鸡叫》直至21世纪以来依然在各大电视台不断播出,观众对故事情节可谓熟稔于心,而正是惟妙惟肖的周扒皮“恶霸地主”形象让人忍俊不禁,才使其长盛不衰;享誉海内外的早期国产动画《大闹天宫》(1964)在人物形象设计上也具有“浓艳”的美学特征,孙悟空、玉皇大帝等形象色彩明丽、线条明晰柔美,孙悟空的打斗在京剧的锣鼓点配合下,从来都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翻天覆地的雄浑之势;经典动画《哪吒闹海》(1979)的整体风格也是浓重、壮美的,哪吒、龙王、妖怪等形象具有很强的装饰性,颜色以高饱和度的红、绿、黑等为主,形神兼备。在场景设计上借鉴古典山水画和宫廷建筑的风格,追求规模宏大、色泽浓郁,《大闹天宫》中的花果山以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法度谨严;而孙悟空所大闹的天宫和《哪吒闹海》中的龙宫更与宫廷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气势恢宏,凸显着皇权的威严。这种“应物象形”之意是与儒家美学一脉相承的。早期国产经典动画《骄傲的将军》(1956)、《渔童》(1959)、《孔雀公主》(1963)、《金色的海螺》(1963)、《真假李逵》(1981)、《南郭先生》(1981)、《天书奇谭》(1983)等均属此类。宗白华先生认为,“错彩镂金”之美的意境主要体现在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宫廷建筑、颜柳的楷书、李思训的青山绿水、民间年画、明清瓷器、京剧脸谱及服装上,很明显,这些具体元素所呈现出的便是浓郁的富彩之风,喧浓之感。国产动画中大量借鉴和使用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从而形成了风格整一、具有儒家风貌的动画作品。
儒家之美源自仁学思想、等级伦理之礼,以善为美、美善相乐成为国产动画在主题意蕴表达上的思想来源。儒家思想强调社会责任和个人修为,主张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同时,儒家思想提出“文以载道”,动画成了“寓教于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国产动画,尤其是早期动画都在表现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或者说,中国儿童早期的儒家道德观念塑造是由动画作品来完成的。《哪吒闹海》取材于传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小哪吒“义”字当头的利他精神,以弱小身躯为百姓除害、舍生取义的故事;改编自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的《九色鹿》(1981)讲述了九色鹿与弄蛇人助人和背叛的故事,体现了教人向善的道德观念和因果报应的朴素真理。观照现实生活、注重天地人伦,是国产动画一直以来所遵循的美学原则。早期动画电影体现出的“中和之美”,是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追求之一。
道家美学即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着重以“淡”为风格、以“逸”为意蕴,与儒家美学有着不同的美学追求。所谓淡,即冲淡、淡泊、清淡,鲍照在对谢灵运诗歌进行总结时,谓其“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确乎淡雅之境。不同于儒家之“神”,道家美学的意蕴体现为“逸”,即黄休复所描述“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此“逸”不求形似,超越习规,以神写形。表现在艺术作品中便是“大道至简”的风格,寥寥数笔勾勒形象却不失神韵,精简笔墨却直至艺术自由之境。
同样是早期经典动画的《小蝌蚪找妈妈》(1961)是典型的水墨动画,片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充满诗意的泼墨山水画,每一个具体形象的设计都没有明晰的轮廓线,而是自然渲染,浑然天成,在齐白石先生的笔下,每一个小蝌蚪都是一个抽象的点,但不输神韵与灵动。“获奖大户”《三个和尚》(1980)的人物形象设计别具一格,有限笔墨勾勒出性格各异的三个人物,人物流畅的动作辅之以木鱼的敲击音效,既能体现出国产动画鲜有的幽默感,又给人以朴拙、生动的美感;在场景设计上,简洁明快、淡素风雅,如古代经典水墨画、私家园林的造景一般,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些动画的设计风格明显与《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不同,皆在似与不似之间。国产动画中的特有类型水墨动画、折纸动画等当属此风格,包括《聪明的鸭子》(1960)、《没头脑和不高兴》(1961)、《牧笛》(1963)、《崂山道士》(1981)、《鹿铃》(1982)、《鹬蚌相争》(1983)等。宗白华先生同样总结多种以“淡”为美的审美对象,如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陶潜的诗,私家园林,倪元璐的画,宋代白瓷,戏曲布景等,此类动画作品与这些审美对象在风格上一脉相承,往往给人以含蓄朴素、恬淡飘逸的审美之“境”。
道家的美学精神又以庄子美学为要义,源于自然性,体现山林田园之美,强调“质”是本性,而“文”是多余。道家思想则以“真”为美,强调人的本真、至真,从强制性的规则和规范中解脱出来,关注人世的超越和心灵的感悟,使人的自然本性得以自由实现,带有形而上的意味。作为国产动画特有的水墨动画,在主题表达上也颇具老庄意味。经典水墨动画《山水情》(1988)用十多分钟讲述了一个老琴师与渔家少年的情谊,故事虽精简,却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意,大自然的朴素展现、温情的平静表达,山水之间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之渺小与宇宙之大的道家思想在这里得以伸展。这类作品大道至简,追求自然无为、逍遥天放,以至“天和之美”,是国产动画继承传统美学的另一路径。
当我们分别厘清了儒家和道家美学精神的要义后,必须明确两者之间绝不是完全割裂的,儒道美学虽各放异彩却相互辉映,融通有无。“儒者讲究内圣外王,‘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世说新语·言语》)这是浓中含淡,神中蕴逸。苏轼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评韩柳诗》)‘发纤称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这是淡中包浓,逸中蕴神”,正是两者的相映成趣,由此而形成了与西方美学截然不同的美学体系。事实上,儒家思想从现实出发,寻求“道”之实践过程,道家思想关注“道”的体悟过程,正是两者之间的纵横交错,才奠定了传统文化的根本结构,尤其在美学精神的追求上,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儒道两者尽管在风格、旨趣上各有追求,但终极追求相当一致,即天人合一,表现在动画电影作品中,就是意境风格的呈现与故事讲述的意蕴之间可以有不同程度的交融。
上文论及的水墨动画《山水情》既有道家美学的意蕴,其实也有儒家美学的体现。单就意象而言,片中的核心物件“古琴”及其乐曲本身就是礼乐之礼的象征,隐喻了琴师和少年之间的道德坚守;而片中数次出现了“飞鸟”的意象,无论是作为自然山水中的一部分,还是与人物心境、故事发展相关联的要素,都有摆脱世俗、自由来去之意,儒家之“礼”与道家之“自由”相互缠绕。作为近两年关注度较高的国产动画《大鱼海棠》在形象与场景设计上遵循了儒家美学中“铺锦列绣”的风格,场景设计以红、黄为主色调,大鱼象征着炽热浓烈之情,尊贵正义之感;主场景之一的土楼以闭合的圆形为结构,布满大红灯笼,规整的格局和森严的等级一目了然。《大鱼海棠》讲述的是掌管海棠花生长的少女椿为报恩而不惜代价复活人类男孩“鲲”的灵魂的故事,故事灵感源于《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成为创作的起点,并结合《诗经》《山海经》等典籍中的故事内容,富有神秘感和浪漫色彩,体现了生死轮回、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考,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的相互融合。遗憾的是,《大鱼海棠》问题出在没有更好地贯彻道家美学含蓄的“隐喻”审美,台词内容过于直白、情节设计略显繁杂。
以上是国产动画电影,尤其是早期优秀作品在追求传统美学精神上的实践成果,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近几年的国产动画也在不断以传统美学为根基,探索传统文化新的应用价值和表达方式,尤其是备受关注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和《大鱼海棠》(2016)在传统文化的表达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动画电影和其他电影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可将所有的“天马行空”用技术的手段表现出来,而新技术的不断革新给想象力带来了无限空间,也给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带来新的可能性,运用现代的VR技术、3D技术、CG技术等实现“再现”功能,能够将更多想象世界中的抽象化为有形,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视觉化改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三维动画中体现了“浓郁”之风,将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得更为精细和饱满,形象设计力图做到毫发毕现、戏曲脸谱化;皇家宫廷风格的长安城、险峻的五行山山洞、妖气缭绕的悬空寺等场景细节精致、纹理精细,是真实场景在动画中的创造性再现,这些元素因技术的提升而更具有视觉效果。
当然,技术的应用是服务于故事讲述和情感表达的,尤其是在确立动画电影风格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性使用技术手段。美国动画是典型的三维动画,注重逼真效果,其视觉效果让人赞叹,形成技术引领下的美国风格;独树一帜的日本动画是典型的二维动画,2016年上映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则运用了2.5D技术,较之2D技术更有层次感,而较之3D技术又更有意境感。就国产动画而言,因与日本同属东方美学体系,所以2D和2.5D技术更能体现出“浓淡神逸”的美学追求。
当前的动画电影与早期动画电影相比,明显的不同点就是时长,早期动画短片少则几分钟,长片也不过一小时,目前的院线动画电影基本都在90~120分钟。因此,一部动画作品如果仅使用单一元素,一定会有局限性,削弱动画的表现力,如使用单一元素的剪纸动画、皮影动画、木偶动画等,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动画创作与制作。水墨动画固然具有“中国特色”,但1988年的《山水情》已成为绝唱而无后来者,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的,至少单一的水墨元素使用已无法支撑当前故事讲述、观众欣赏的要求了,成体系的多重元素综合性使用才能体现出整体的色彩系统和审美风格。《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作为长片动画,挖掘和使用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并保持统一的审美风格,才能完成形象的塑造、故事的讲述,带来丰富的视听体验。
传统文化元素的综合使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无论同属于“错彩镂金”的浓郁之风,还是“出水芙蓉”的冲淡之风,在一个系统内部多种元素的综合使用,能使动画作品本身具有统一的风格;其二,交叉使用“错彩镂金”和“出水芙蓉”两种审美风格的元素,也要有一定的风格倾向,需要对元素本身进行改造,达到和谐与统一,增强动画的表现力和内在张力。呼吁传统文化在动画作品中的回归,不应是早期经典动画在元素使用上的简单“复兴”和堆砌,而是对多种传统文化元素的综合性改造和运用。
不是所有的传统价值观念都能在当下产生普遍的适用意义,当代作品需要体现当代审美、表达当代价值,传统的儒道美学和思想在今天依然有适用空间,但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方面,不成熟的作品在体现传统价值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教化”的意味,较为成熟的作品在故事上又呈现出小学语文“教材视频化”的特征,所谓“寓教于乐”中的“乐”本身是粗浅的,也就无法实现“教”的功能,以致“文”难载“道”;另一方面,儒道精神走向未来必须面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转变,应被赋予时代意义,而不是照本宣科式的表达。美国动画和日本动画能够吸引全世界的眼球,正在于其主题表达具有普世性价值,如《飞屋环游记》对冒险的浪漫体验,《疯狂动物城》对“乌托邦”建构的思考,《千与千寻》对人类欲望的反思,等等。
《大鱼海棠》借用动画这一形式形象化地体现出了哲学观念“生死轮回、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当代表达,也是普世观念的中国表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主题已不再囿于传统的“惩恶扬善”主题,而是重新建构了具有普世价值和时代意义的“自我救赎”主题,才使得这部动画成为“突破”之作。只有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观念,并与当下的价值观念相结合,才能使动画作品更具时代感。
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直至新世纪出现的“失语”,导致早期的辉煌阶段和当前的探索阶段在作品创作上出现了断裂,艺术创作需要以美学精神为根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正是缝合这种断裂的血脉。早期动画在创作实践中的“浓淡神逸”传统美学追求,塑造了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学派”,也给后来者建构了美学基础;时至今日,整个动画产业还比较羸弱,动画电影要走民族创新之路,需要基于传统美学来实现突破,来探索“可能世界”,才能形成一脉相承的“中国风格”。
注释:
① 张颖:《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第215页,对“中国学派”的界定已无从可考,聂欣如教授认为所谓“中国学派”未能形成理论和学理,只能称作“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