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京市杂技团联合数虎图像、南京华舞文化合力打造的国内首部大型原创3D魔幻杂技剧《金箍棒》,以裸眼3D技术与杂技相结合,呈现出时而唯美清丽、时而惊险震撼的视觉效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剧获得了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并且在国际国内商演达百余场。我作为这台剧目的参演者之一,就这台剧的创作和创新意义上做了一些思考。
金箍棒,是一件兵器,亦是一件神器。它象征着英雄主义,惩恶扬善。杂技剧《金箍棒》以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为蓝本,讲述了在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的五百年间,金箍棒的死敌蚩尤兴风作浪,想要毁掉金箍棒。为此,金箍棒到凡间寻得有缘人——男孩西游。金箍棒教男孩修炼法力,以备共同迎战蚩尤。男孩在营救金箍棒的过程中悟得“坚持不懈、一心向善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终打败蚩尤,救出金箍棒,个人心智和品性也因而成长成熟。
这一跨越时空的巧妙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给予中国文学作品以崭新的时代内涵。《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承载着几代人心中那个有关西游记人物英雄智慧的梦想,金箍棒就是这神通广大的英雄梦想的载体。一个名字叫“西游”的凡间男孩成为金箍棒的“有缘人”,用“惩恶扬善”的思路将剧情连接起来。孩子和金箍棒的交流和合作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一群人,一个个体从愿望出发,努力付出,精诚合作实现美好未来的过程。英雄精神薪火相传,需要坚持不懈。我理解这就是本剧浓墨重彩所要表现的主题。
再者是《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推动文艺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积极推动文艺创作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进步,丰富创作手段,拓展艺术空间,不断增强艺术表现力、核心竞争力。
杂技剧《金箍棒》响应中央的号召,在艺术特色上,大量运用3D技术手段、多媒体影像和纱幕投影与杂技技巧、魔术表演相结合,在保留《转碟》《空竹》《蹬人》《手技》《倒立技巧》《吊环》《绸吊》《车技》《立绳》《晃圈》《绳技》《造型》《抖杠》等经典杂技技巧的同时,注重高科技、多媒体、艺术与科技跨界融合,呈现出花果山的幽默诙谐、东海龙宫的旖旎风光、岩浆世界的恢弘荒芜等一幅幅中国古代神话世界引人入胜的舞台图景。可谓美不胜收,令观众流连忘返。
其次是本剧的创新之处还体现在:将多种创新——包括剧目运作经营模式的创新、剧目创意观演模式开创先河作为南京乃至全国文化行业的文化大事件。以事件营销推广剧目。并运用互联网、自媒体等跨平台营销推广的方式,吸引目标受众,增强文化艺术作品消费者的粘合度。为文化产业新常态注入活力,繁荣文艺创作,提升文化产业的市场含金量。这项工程是南京市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为宣扬传统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这项工程在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提高南京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促进南京经济文化繁荣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项工程是一个标新立异并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
“金箍棒”看似讲述了一个经典的神话故事,却是一部思考惩恶扬善的大是非观,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作品。放眼当下,发展建设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要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这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薪火相传;需要从娃娃抓起,播下“一带一路”的种子。站在时代的转角、人生的转折点,面对大是大非的选择,我们都需要一种正面的精神力量支撑。“金箍棒”正是赋予了我们这样的正能量。
该剧是一部体现中国精神的舞台艺术作品创作;是一部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为人民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作品创作。该剧在追求真、善、美的同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艺术品位和艺术个性,是南京杂技团的得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