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霞
(山东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2018年4月6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出现了一位指挥届重量级的大师,中国第一支女子交响乐团的创办者,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89岁高龄的郑小瑛老师,她带着指挥棒在舞台上为大家再次倾城演绎《尘世之歌》,不仅让笔者更是让全国热爱音乐的人激动不已。在音乐节目《音乐人生》中,有一段介绍中国女音乐家故事的片段,指挥家郑小瑛、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小提琴演奏家余丽拿、钢琴演奏家鲍蕙荞,这四位伟大的女音乐家都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恰巧笔者在2000年的时候有幸见到郑小瑛老师,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她对《尘世之歌》的热爱与尊敬,郑老师用自己独特的热情奔放、含蓄内敛的指挥风格将西方的交响曲带给中国人民,让我们亲身感受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大型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是奥地利浪漫主义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伟大作品,郑老师说:“我更愿意翻译成《尘世之歌》,各国的文化和音乐之间,都是可以互通共融的,它们一旦相遇,便在碰撞中融合,就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灵感,带来最耀眼的火花,我把德文翻译成汉语,让中西文化在音乐舞台上绽放,这也是我的最大的梦想。”本文中笔者也将采用郑小瑛老师的译法《尘世之歌》。
马勒曾对世人这样说“我的时代终将到来”,他认为一部交响曲就是“一个世界”,那么这首《尘世之歌》无疑就是他的世界。1908年,经历了多事之秋处于人生低谷的马勒无意中看到了一部经过无数人的改编并融入乐本土思想编译的德文诗集《中国之笛》,诗集多次转译后,很多内容已经无法完全表现出中国古诗的意境,但其独有的东方文化古韵和哲理却让马勒深深感动并着迷,使他洞彻了世界万物大的合一,于是选取自己最喜欢的7首中国唐诗,把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和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手法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旷世之作。
在当时19世纪里,西方正处于浪漫主义时期,在这种潮流下,《尘世之歌》作为歌曲的交响化作品,既是音乐与哲学的融合,也是西方与东方文化的交流,我们可以聆听到马勒的呐喊:“我们来自何方?我们的路把我们引向何方?”“你们为什么活着?你们为什么这么苦?”……
马勒把这部作品分为六个乐章。
第一乐章《愁世饮酒歌》(Das Trinklied vom Jammer der Erde)。经研究,第一乐章取自李白的《悲歌行》,“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生是黑暗死亦然。”在沉重的快板下,圆号吹奏出激昂的旋律,反映出马勒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热情,随后以半音调性展开,男高音唱出马勒对生命的抗拒和痛苦,表达马勒对人世的不满对生命的绝望。
第二乐章《寒秋孤影》(Der Einsame in Herbst)。这一乐章的情绪是舒缓充满了焦虑忧愁疲惫的,描写秋天万物凋零的萧瑟景象,预示着作者感到死亡逼近的沮丧。马勒十分珍爱生命,这也是他不肯将这部作品定位第九号作品的重要原因。而演唱者的歌词也饱含着极度哀怨、凄楚的色调。这一乐章也是自古以来颇受争议的乐章,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仍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到底取自哪一首唐诗。2000年著名音乐人廖辅叔先生在《关于《大地之歌》那两首唐诗的难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三期)中指出:“现在上海音乐学院老教授钱仁康发表文章《试解〈大地之歌〉中两首唐诗的疑案》(《音乐爱好者》1999年第五期)明确指出第二乐章就是取自钱起的《效古秋夜长》。”除此之外,武汉音乐学院的孟文涛先生也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细听作品感受韵味,仍觉得是取自钱起的古诗。
第三乐章《青春》(Von der Jugend)。这一乐章是在整部作品中最为轻快、明朗,充满了浪漫色彩的乐章,稍纵即逝的欢乐表现了马勒对短暂美好生活的回忆,与后面乐章悲伤曲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体现马勒对生活的无奈与抗拒。这也是争议最大的乐章,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李秀军老师在《马勒(大地之歌)音乐学研究的几个问题》中谈到关于这第三乐章的出处,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李白的《宴陶家亭子》似乎更为贴切。中国当代著名散文家周笃文先生择认为,这是个无解之谜,肯定是在西方,古诗经过法国人、德国人翻译后,失去了原貌,无从考证是不是李白的《宴陶家亭子》。所以时至今日,我们也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第三乐章到底取自哪里。
为了研究第三乐章,2000年12月14日由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联合主办了“马勒《大地之歌》唐诗歌词解译及作品评价”学术研讨会,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家摩辅叔先生、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笃文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家钱仁康先生、总参三部研究员任一平先生、陆震伦先生等30多人都参加了学术会议,可见大家对这部作品的重视。而在《经典咏流传》中,郑小瑛老师也提到了,现在在没有更加有力的证据下,我们很多人仍认为此乐章出自李白的《宴陶家亭子》。
第四乐章《咏美人》(Von der Schonheit)。取自李白的《采莲曲》,在一片春意盎然的田间,美丽的姑娘们采着荷莲,小伙子们则骑着骏马奔驰追逐,通过对春天少男少女的描写,歌唱者歌唱出马勒对青春的向往,与即将面对的死亡恐惧的心理形成对比。
第五乐章《春日醉客》(Der Trunkene in Fruhling)。取自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这个乐章是全曲最接近唐诗原意的一章。歌词中第一句“人生在世不过一场梦,何必辛勤劳作”,再次描绘出马勒自暴自弃、愤世嫉俗的心态,也预示着终曲最终要到来。
第六乐章 告别(Der Abschied)。这一乐章取自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的《送别》。第一段乐歌词以《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为开始,描写在一个凄楚冷清的夜晚,作者在寂静山林中等待即将分别的友人,最后一段的歌词《送别》为主旋律,体现作者的恋恋不舍之情怀。最后一乐章也是全曲的精髓,全曲的高潮部分也是表达了马勒面对人生诀别、面对死亡迫近的痛楚,依然坦然地微笑着。
这部“生与死的交响曲”不仅仅展现了中国唐诗的意境和中国文人的气质。马勒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中国的C-D-EG-A构成五声调式的作曲手法,这让跨越了地域和民族的作品更充满了神秘的中国东方色彩。
马勒说:“每当我被一股无可言喻的力量捕捉,站在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槛,我的脑中就会想起抑制不住的旋律,我只能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在另一个世界里,一切的事物都合而为一,再也无法用时空来区隔……”
注释:
①古典音乐零距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②古典音乐零距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③廖辅叔.关于《大地之歌》那两首唐诗的难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
④毕明辉.《大地之歌》歌词解释及作品研讨会简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
⑤李秀军.生与死交响曲——马勒大地之歌[A].国际国内对马勒历史现状的研究[C].中国音乐,2010.
⑥音乐大师及其名作[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