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导师制”推动实现音乐类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途径研究
——以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2018-11-14 10:55:16潘建树彭志红
长江丛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导师制就业指导导师

■潘建树 彭志红

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

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而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毕业生待就业人数逐年递增,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34万,再创历史新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自2014年开始积极探索党建促就业新途径,通过实行党员导师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党员导师制是指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党性观念强、业务水平高的党员教师担任学生导师,负责培养一名或几名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成长需求,从思想引领、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方面实施引导教育,形成把党员教师先进性作用融入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工作机制。我院创新党建育人工作方法以党员导师制来推动就业工作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并努力建立就业工作与党建育人之间形成一种“互促共进双赢”的良性新模式,这对解决大学生就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员导师制实施背景

麦可思研究院《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表明:美术学、音乐表演等艺术类专业属于红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音乐表演已是连续三年列为红牌专业。而作为理工科为主高校音乐类学生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近几年通过座谈、问卷、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我院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音乐类学生就业造成较大影响的因素除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外有如下方面。

(一)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

我校虽然设有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形成了就业指导理论体系,但对音乐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缺乏必要的长期规划,存在着目标不明确,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如就业宣讲、就业指导课程等大都使用通用课件或教材,与音乐类学生不相适应,教育效果不明显,同时部分就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培训,学校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政策宣讲等工作大都由非音乐类专业的辅导员或行政来担任,无法系统地进行就业指导。

(二)就业机会不充分

一方面,我校是理工科为主,航空类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在国防科工、航空工业、民航等用人单位中知名度很高,音乐类专业处于弱势学科,不大受社会关注,很大程度影响了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另一方面,音乐类学生专业性强,多集中在艺术团、工作室、培训学校等单位,就业面较窄,需求量较小。就业竞争激烈。

(三)就业观念有偏差

首先,音乐类学生在专业学习资金投入、学费、生活消费等方面远高于普通专业,他们认为高投入需要高回报,期待高薪职业。其次,择业地域集中,由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艺术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大,专业发展前景更好,市场更成熟,根据我院近几届毕业就业去向统计分析,85%以上音乐类学生就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最后,存在“等靠要”思想。音乐类学生个性鲜明、崇尚自由、家庭条件相对较好,部分学生要么等家庭安排、要么靠学校推荐、要么不就业。

(四)就业竞争力不够

首先,专业能力不强,伴随全国音乐类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特别是“艺考热”的出现,很多高中学生因文化课程较差,突击参加音乐培训班投身“艺考”大潮,“速成班”学生专业功底较弱,缺乏就业竞争力。其次,文化基础较薄弱、综合素质不高。音乐类大学生高考文化成绩要求较低,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和艺术实践中,相比其它非艺术类专业,其知识面相对较窄,综合素质不高,“最需要加强的是沟通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然后是吃苦耐劳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接下来是写作能力”。

二、党员导师制实施过程与内容

(一)党员导师选拔

在学院党员教师中选拔一定数量的党员导师,选拔要求:一是较强的政治素质。党员导师要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性锻炼,率先垂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二是较高的道德品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党员导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提和基础;三是强烈的责任意识。党员导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责任感要体现和贯彻在培养教育学生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四是广博的专业素养。要用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勤奋刻苦的敬业精神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潜心进行学习。

(二)党员导师与学生结对

学院根据学生特点与实际情况,安排一定数量学生与党员导师结对子,特别是经济困难、心理困惑、学业困难、就业困难、单亲等特殊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派有经验党员导师进行重点教育引导。

(三)党员导师工作内容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向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国家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与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奠定基础;二是学业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掌握正解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升学和就业奠定基础;三是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与专业技能竞赛,帮助学生熟悉创业政策并进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就业与自主创业奠定基础;四是就业指导教育。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制定、执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观念;五是心理疏导。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掌握音乐类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时帮助学生克服、消除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形成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保障了学生以积极的就业心态实现就业;六是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积极通过各种平台和渠道对外推荐学生实践或就业,主动走出去联系有音乐类人才需求单位来校招聘,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并搭建毕业生与就业单位之间的沟通平台。

(四)党员导师工作要求

严格执行学院制订的党员导师工作制度,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听课、下寝室、参与学生活动等;建立每个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成长过程;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与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工作交流;及时进行工作总结。

(五)党员导师工作考核与表彰

按照学院党员导师工作考核办法,根据党员导师工作完成情况、学生进步情况等方面每年对党员导师工作进行考核,核定导师工作量。设置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对评定为优秀的党员导师进行表彰,在晋升职称、评优评先等方面作为重要依据优先考虑。对评定不合格的党员导师,取消导师资格及评优评先资格。

三、党员导师制实施成效

(一)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了学生就业质量

实施党员导师制以来,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就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超过93%,排学校各专业最前列,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6年、2017年《南昌航空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报告》《南昌航空大学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表明,我院学生毕业一年后月收入连续二年列全校第一,分别达6750元、7903元,现状满意度全校第一,校友推荐度连续二年全校第一,毕业五年内职位晋升比例连续年第一,另外校友关注度、校友回馈度等指标连续二年全校前列。

(二)促进了师生教学相长,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党员导师引导教育学生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从而促进学院优良教风的形成。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导师一对一的指导使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所以,党员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过程,就是一个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过程。教风是学风的基础,学风反作用于教风,二者相辅相成,考风学风良性互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了学院内涵式发展。

(三)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推动了校企合作发展

党员导师制的实施搭建起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平台。为了解学生成长背景、家庭环境、个性特征并反馈学生在校日常表现,党员导师与学生家长沟通频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增强了党员导师教育效果。同时,党员导师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积极加强了与就业单位的联系,很多单位成功与我院签订实践基地协议、实习基地协议,就业“定向班”合作协议,有力地推动学院校企合作发展。

四、结语

党员导师制是一种党建育人新模式,实施党员导师制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本文通过实践证明,党员导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在指导学生思想、学业、品德等各方面对学生有着更大的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人格塑造、心理健康、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各个方面能够更好更直接的引导,并能以自身的高素质和优良品德来影响和培育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进性,有力推动了高校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猜你喜欢
导师制就业指导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8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0:56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