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

2018-11-14 10:55■王
长江丛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应用型考核专业

■王 莹

通化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如何精准育人以达到社会的需求,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首要课题。2014年国务院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办学思想,为部分高校提出明确的办学方向。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而提出的教育理念,重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是对高校育人提出转型要求的新方向。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地方基础教育、企事业单位输送音乐专业人才,为地方音乐教育服务。面对学生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就业竞争强等问题,如何能够转变观念,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强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办学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以专业必修课程为基石,以选修课程为特色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培养方案的设定上,应着重体现应用型的培养特点。课程设置需重视学生大学生基本素养的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习、教师职业教育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强化等。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专业基础与实践能力形成为目标”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考核方式,形成科学、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案设定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必修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通过音乐专业理论、教育专业理论、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三个模块的课程设置,完成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注重专业知识能力培养过程中,还应强调学生专业上“一专多能”,通过选修课程的设置,完成学生专业技能上的特色发展,选修课程的设定,应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进行安排,设置不同专业技能提高模块、教师教育技能提高模块、创新教育模块、实践实训模块等。

(二)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原则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以专业能力提高与教学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让学生从自身学习基础出发,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在学习中“能做”“会做”到“会用”“创新”,以突出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作为音乐教育的学生,其专业性是双重性的,即“音乐专业性”与“教师职业性”,双重性专业特征,要求培养学生能力既要从提高专业水平出发,又要培养学生扎实的教学能力。

(三)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全面建构实践教学体系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是未来就业及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模块的设定,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实践平台的搭建可以通过“校内实践实训平台”与“校外实训基地”二方面来完成,首先要充分发挥校内实践课程与实践平台的搭建,在实践课程设置中,应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从教能力,并可以通过“课堂实践课程”“专场汇报演出”“以演代考”“双师型课程”等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其次是要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与作用,通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对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就业渠道。

二、重视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的不断转变

(1)应用型人才培养需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改革。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基础的夯实,与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进行设计,结合学生入学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教学,使学生能够得到均衡发展。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选定应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自编课程的开发。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程,多参照音乐专业院校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内容缺少师范性,应在教学中紧密结合中小学教材进行设计,适当填充从教技能训练,使学生入学开始所接受的教育,均能对将来就业与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应用型人才培养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过程充在实施,教师是完成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主导者,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对基础教学的了解、教研能力的不断提升,是高校教学的重中之重。健全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培养一批政治思想道德好、学术能力高、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需要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开阔教师视野。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良好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及创新能力,从外在上看是培养学生“会做什么”“做好什么”的应用性特征,内在则是重于培养学生从教的素质,培养学生“教育育人”的能力与意志品质。在教学中技能与育人并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求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为“学生参与式教学”“设问解决式教学”等,加强教学交流建立教学反馈,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寻求探索学习方式的新式教学模式。

三、重视能力考核,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通常包括通识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教师教育课程平台、实践课程平台等。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考试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

(一)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原则

课程考核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合理优化考核过程,是考试改革的基本原则。课程考核过程既要重视专业理论上的基础知识,又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结合不同课程有的放矢的设计考试大纲。例如,在专业理论课程考核中,将理论知识点结合中小学音乐教材知识点进行设计,转变以前老式考核中就理论考理论的考试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认识的深入,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专业课程考核需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考核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从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考核的方式上看,多是考核过程以教师为主,由教师独自完成考试内容的安排、考核过程的组织及考核结果的评价,学生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这样不利于通过考试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变被动考核为主动考核,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才能更有利于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如“试题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学生互评式考核”“过程性考核为主”“创编型实践代替试卷”等,都可以很好的体现学生主体的考核方式。

(三)通过课程考核的反馈功能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考试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过程,同时也是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对考核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发现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考核过程积累重要依据。此外,建立课程考核档案,跟踪课程考核改革过程,对学生应用能力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是完善考试过程、建立健全考试体系的关键。

总之,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不断延伸的过程,通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考核机制、实训实践等方面的不断优化提高,才能紧跟社会需求,不断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考核专业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部分专业介绍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