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报道中的文化霸权现象分析

2018-11-14 09:41阳卓霖
声屏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葛兰西霸权文化

□阳卓霖

1964年,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葛兰西:文化争霸理论》则提到了“媒体即意识形态”的观点,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均为线性传播模式,将隐含有文化假设和意识形态特征的讯息进行单方面的传播。然而,社交网络的兴起打破了文化霸权国家范畴,传统媒体单向线性传播模式逐渐被大众传播时代所兴起的群体传播模式所取代。笔者认为维护文化霸权的方式以及对于文化霸权的定义都已不再局限于国家层面。

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的构连

霸权可以理解为主导权,文化霸权的表面含义,便是统治阶级对于文化的传播和导向具有主导权。葛兰西从社会的层面,同时结合文化的特性提出了霸权文化的相关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其著作中的关键思想和内容。他深层次分析了文化的特性,提出了其不会独立存在,也不仅仅是表现当下的社会现象。文化的内涵囊括了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各种行为、历史、语言、现象、物质等,汇集成为一个社会的总体现象,它是意识形态展现的一种方式。

基于对文化的解读,葛兰西提出,统治阶级在统治时所侧重的方向不是文化以及意识形态,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也不能够简单的理解为支配关系。通常统治阶级无法全面掌控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因为对于统治者来说,给被统治者灌输服从的思想是极其困难的,统治阶级在统治时主要依赖的是他们手中的权力而不是说服力,所以无法获得全部被统治者的支持。统治阶级维持其支配权并非通过排除对抗因素,而是需要获得对抗阶级的认同和支持,两者在这种关系中相互对抗拉锯。

利用暴力的手段维护和保障统治阶级的权利,是葛兰西霸权理论中对政治霸权主义的定义;而社会文化的霸权,主要是利用各种文化手段,通过教化与交流等方式来保障霸权。葛兰西霸权理论认为,文化霸权主义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的一系列思想斗争、革命等方式从而形成的一种矛盾结合体。

文化霸权具体的实施对象有社会组织、学校、家庭、社会媒体、国家政府、教会等。将文化和政治霸权有机地融合在在一起,能够将人的意识和行为统一起来,从而进一步巩固和维护霸权主义的地位。与此同时,当无产阶级开始反抗与统治者资产阶级作斗争时,最终目的就是要取代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夺取政权。首先就要进行文化夺权,只有这样才改变社会的意识形态,建立完整的、合理的无产阶级统治的社会,采取武力夺得的政权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

从上述理论可知,对于需要变更阶级霸权的社会来讲,改变意识形态才是首要任务。因此需要进行文化夺取政权,因此不仅要传播自己的教义,还要在具有发言权的地方掌握主权,宣扬自己的思想。各个组织通过传媒信息的传播,进而强化组织的意识形态,达到最初的目的。

“关注度鸿沟”与“意见领袖”功能

在全球化、全球信息互流互通的背景下,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有了新的阐释,即国际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些经济强国基于自身优势,将自己的传统文化强行输出给其他国家,从而对他国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巩固自身霸权。

全球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全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因此就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化,与自身文化共同发展。在进行文化侵略时,强国的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会导致其他文化被同质化甚至是消失,这就是文化霸权地位逐步实现的过程。

将全球传统媒体对于“巴黎恐袭”与“黎巴嫩恐袭”的报道力度以及社交媒体对于这两起恐袭所赋予的关注度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帝国(霸权)的边境和统治中心已不再是以地理划分,而是以文化划分的。笔者将文化霸权对于传播在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维度对世界文化划分所施加的影响称为“关注度鸿沟”。笔者记为目前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比如纽约、巴黎、伦敦、北京和上海等构成了现代霸权的治理核心,形成了“生产力输入,文化资本输出”的模式。全球范围内各个主要城市所倡导的文化不同,但其施行文化霸权的意志是统一的,从而形成了霸权内部的不同主流文化之间的动态平衡体系。比如,相比国内发达城市的人群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群,北京的精英和发达国家人群之间的距离更小,这就是在文化霸权影响下的全球治理结构失序及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秩序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执政者为了有效统治市民社会,化解市民社会的对抗,必然处心积虑地设法掌握市民社会,将其权利渗透到各民间团体之中。”现代网络化技术的发展,让社会各个阶级能够传递和接受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改变了以往文化霸权的地位。与此同时,社交网络进一步削弱了以往社会全体的信息介质作用,还形成了以网络为中心的意见代表,而这些意见代表在某种意义上,统治和维护了网络群体的意识形态。“阿拉伯之春”就是典型的代表,西方国家的意见领袖通过社交媒体的手段,对阿拉伯国家进行了意识形态渗透,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微妙的动态平衡被逐渐渗透深入,实现了文化霸权的功能。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其文化霸权的方式和方法发生了改变,因此葛兰西所研究的文化霸权领域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

国际新闻中关于“文化霸权”的思考

意识形态竞争的领域非常广,其中国际(新闻)传播就是其核心的范围。新闻的真实性规范在对外报道中常常需要重新定义,在全球政治博弈和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下,这一专业主义原则需要作出某些妥协。媒体可能选择遮蔽某些新闻事实,使新闻事件的呈现贴近受众的理解,以达到使受众认同媒体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目的,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扩张。

文化认同感和感召力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它可以让人被统治得“心服口服”。葛兰西还睿智地说,“如果意识形态被辨认,它将会是无效的。”因此,文化认同感的培育往往隐性地嵌于教材、商品、媒体报道等之中。从这个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闻与权利之间的关系,类比可以得出,即便政府不直接干预新闻媒体,媒体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为强权说话,更不用说这种权利由国家政府主导。因此柯克瑞在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讯息”的基础上,将这句话改为“媒体就是意识形态”,直接将“媒体”与“意识形态”之间划上等号。

在葛兰西对于文化霸权的理解当中,从本质上讲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依靠的途径以及手段是强迫被统治者对其服从。批评家斯图亚特·霍尔高度对于英伦思想的研究因为大众传播功能的影响而引起重视,他指出国家政府应该对传播部门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监管,意识形态的展现不能通过所谓的民意展现出来,更不能体现出政府的强制引导功能,意识形态应该是综合了社会的各个因素,通过复杂的流程和相互作用而产生,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同时还要历经不断的发展。

而霍尔所提出的制码解码理论同样可以解释文化霸权中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不断作用达成动态平衡的过程。政府宣传部门等媒体进行制码,而受众进行解码。这一制码解码的过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二元对立,而是承认解码者的主动性。解码者会成为一定限度内的某种性质的制码者,制码的过程根据解码者不断涌现的主动意识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霸权主义的操控下,个体的意识形态被控制。因此个体也成为了组织行使一切权利的部分构成,其丧失了全部的自由。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国际新闻媒体氛围中,很多国家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会受到一些主导国家的影响。在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中,占据文化主导权的国家利用其既有的科技优势进行新兴媒介的研发,通过媒介来控制意识形态,并巩固自身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的未来发展方向又会怎样?笔者此基础上提出疑问:若维系全球化文化霸权的动态平衡消失之时,是会呈现出全球唯一文化霸权的“大一统”局面,还是文化会以碎片模式回归种族、民族?“关注度鸿沟”中的弱势者如何挑战全球化的文化霸权?

1991年,英国的汤林森在他的著作《文化帝国主义》中,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其研究成果所支持的是所谓的文化帝国主义只是“民族国家的话语体系”,实际上文化帝国主义只是一种“现代性的扩散”。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步伐加快,必然会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汇集,从而产生“同质化”的国家文化。全球所有的文化差异将会消失,这是一种“文化的宿命”。国际新闻借助新媒体的优势进行传播会不会加速这一种文化宿命的到来?又或者文化的差异性依然不可调和,各国国际新闻制作是否会有意识地加强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来抵制文化同质化以及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蚀?

参考文献:

1.燕 军:《构建广告业生态文明》,《新闻战线》,2013(1)。

2.李晓牧:《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传播与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3.艾玲娟:《中部地区高校师范生执政党认同问题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4.周慧颖:《会展业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吴伯凡:《中国企业要追求富而且贵》,《21 世纪经济报道》,2014/07/11。

6.郑小娟:《苹果神话的缔造——苹果广告的符号学解读》,《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

7.郭少红:《归国初中生文化适应的跨文化研究——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猜你喜欢
葛兰西霸权文化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葛兰西文化哲学的实践概念
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量子霸权”之谜
深化与曲解:改革开放以来葛兰西实践哲学之争的研究综述
谁远谁近?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