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峰会采访经验启示

2018-11-14 09:41江德能
声屏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惠安女五国台商

□江德能

2017年9月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圆满闭幕。来自全球各地的媒体记者汇聚厦门,分别从不同视角对峰会展开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作为对台专业媒体,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也适时派出记者全程采访了此次峰会,巧妙地利用广播、新媒体和岛内合作平台《台湾导报》开展宣传,紧扣峰会主题,锁定峰会议程,突出宣传重点,对峰会展开为期五天的采访报道。

峰会期间,报道组共采访了志愿者、民众、台商、专家学者、中外媒体人15人次,采制各类报道18篇,除了在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播出外,还通过宝岛客家联播网在台湾岛内落地,共有11篇报道刊载于《台湾导报》。新媒体方面,实时通过海峡之声官方微博发布各类图文报道50余条,全程图文直播习近平主席在2017金砖国家工商论坛、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以及中外记者会上的讲话,微博话题获得近60万阅读量。其中,关于习主席谈南南合作的微博两小时之内获得近3万阅读量。此外,通过海峡之声公众号发布专访及评论文章14篇,不少网民留言点赞。

组织协调有力,前后联动有序

此次报道从后勤保障、前期筹划、预热报道到提前踩点、正式采访等各步骤筹划周密、进展有序,确保了采访的如期圆满完成。赴厦门采访的前一天,采访筹备组特别做了行前动员部署,从报道的侧重、对台视角、报道纪律等方面做了强调,为进一步做好采访指明了方向。

9月1日中午抵达厦门,驻厦门宣传站的领导、同事在提供强有力后方保障的同时,在采访技巧、报道内容、在厦门出行的点滴等方面,适时地与大家召开了碰头会,进一步明确了报道的方向,增强大家的自信,为做好报道打下基础。报道组四人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每天在晚饭后召开采编小结会,交流经验,讨论报道重点,梳理当天完成工作状况并安排次日采访打算。正是靠着这样一种群策群力、前后有序的联动以及团队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周密组织及严密部署,确保了稿件的第一时间上网、见报,并及时播出。

适时对台发声,提升传播效果

此次峰会开幕前夕,报道组就多次召开选题策划会、采编协调会,确立周密的采访计划及提纲,明确了报道重点及对台视角。其中,预热系列报道《厦门的声音》《厦门机遇 喜抱金砖》于峰会开幕前一周推出,播出完毕恰好顺利衔接金砖程序性报道。在峰会开幕后,秉持“让台湾民众说出真实的大陆故事”原则,记者采访了诸多台商、台湾青年及台湾媒体同行,包括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在厦门创业的台湾青年范姜锋、台企天福集团董事长李世伟、台湾《中国时报》、TVBS电视台等。通过这些较具代表性的台商台胞谈金砖机遇、“一带一路”及台湾商机等,有力地批驳了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并结合他们在大陆经营、生活的实际感受,呈现大陆市场商机无限的事实,从而拉近心灵距离,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

由于对台视角的聚合效应,此次报道中的一系列稿件经海峡之声网刊出后迅速被各主流网站的转载、链接。比如《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台商:因为在厦门,我们抱上了“金砖”》《台湾青年关注习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金砖+”有望为两岸带来更多机遇》《“金砖”铺路 台商机遇》《闽南影雕工艺,普京赞美人刻美女》等篇目,第一时间上网后,很快地被一点资讯、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交流总会”网站、《台湾导报》、华夏经纬网等两岸知名媒体平台转载,并刊发于显著位置,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扩大朋友圈半径,最大化资源共享

大型会议采访,记者人力有限,即使有着三头六臂,各类采访的繁杂也会令人应接不暇。因此,在每次采访中注意积累人脉,扩大自己朋友圈半径特别重要。这有利于记者最大化资源共享,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报道的聚合效力,丰富报道面貌,强化报道力度。

此次金砖峰会采访,报道组充分利用了平常积累的人脉资源,大力拓展采访的内容及深度。如系列报道《厦门机遇 喜抱金砖》利用闽南话协作网平台,交流引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期预热报道的10期节目,从中提取素材,剪辑录音支撑报道主题;比如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在厦门创业的台湾青年范姜锋、台企天福集团董事长李世伟的采访联系电话,也是报道组积极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媒体同行的引荐而获取的。此外,报道组也不吝将独家采访的专家解读“金砖”以及国外嘉宾、外媒对金砖的看法等录音素材与友台分享,以此互惠共赢,“互联互通”,共同为完成报道夯实基础。

以小见大抓细节,外场报道也“吸睛”

此次金砖会晤采访,报道组虽未能进入主场,但能另辟蹊径,最大程度获取听众感兴趣的素材,特别是主委会精心安排的几条外场采访线,都积极派员参加。这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创产业”外场采访点,即海峡两岸都耳熟能详的惠和石文化园。

惠和石文化园集中展现惠安女风情及石雕文化,尤以“惠和影雕”蜚声海内外。金砖会晤前的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并一同参观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对“惠和影雕”备加赞誉。此前,记者对此只是大体了解,没能现场采访,关于现场的细节,比如“习主席与普京总统观展后有什么反应,如何评价”都是我们感兴趣的,相信也是许多听众所关注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惠和股份董事长李雅华,她详细介绍了两位领导人共同观赏“惠和影雕”的相关情景。李雅华介绍说,原本是安排专人讲解的,“但主席远远看见我们穿的惠女服饰后,径直走过来,在观看影雕工艺时,亲自向普京总统介绍传统影雕工艺‘传女不传男’的习俗,说这些工艺师做的事情就跟绣花一样,但她们是绣在石头上而不是丝绸上。”而超乎李雅华想象的是习主席对闽南文化的理解非常深刻、到位,特别在讲到惠安女特殊的传统服饰以及惠安女精神时,习主席向普京介绍说“她们勤劳、朴实、坚韧,有水滴石穿的精神”。这一评价让多年来从事石雕工艺的“大国工匠”同时也是惠安女的李雅华董事长备受鼓舞、激动不已。听完习主席的介绍,作为外宾的普京总统很明显地表现出对惠安女精神及“惠和影雕”的惊叹与兴趣。李雅华向他推荐了自己28岁时创作的影雕作品《兰闺雅集》,当听说“这是用钢錾敲12亿个点,花一年时间才完成的”,普京总统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对作品大加赞赏,说这是“美人刻美女”。

故事化、有细节的新闻总是特别“吸睛”,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以上新闻事件,当记者最终以“金砖峰会:习总荐闽南影雕工艺,普京大赞‘美人刻美女’”为题发至微博、微信后,迅速赢得了2762人点击阅读,而刷至朋友圈后更吸引了不少媒体同行的关注、转发。

综观此次金砖峰会报道,总结经验的同时,尚有许多不足与缺憾。诸如对金砖国家背景材料的了解不够,采访时经常捉襟见肘等。对金砖五国的了解,记者多处于浅层、表面,只停留于五国基本情况的把握,对于五国间合作、五国经济、人文交流等方面了解不深、不透,导致在采访中提的问题相对肤浅、不够专业,特别是在有关五国间的经贸等问题方面,缺乏新意,无法问到点子上。这归根到底是记者个人知识储备不足所致。因此,适时地充电提升、不断拓展知识面是记者应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做好报道的前提和基础。它让你与釆访对象之间构建起深入沟通的桥梁、实质对话的可能,而随着这种对话的不断累积沉淀,记者个人知识面及能力素质又得以进一步拓展。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相联相长的过程。这也是此次金砖峰会采访最值得总结的经验与启示。

注释

:①作品又名《十二金钗》,刻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红楼梦》一书中的十二名美女。

猜你喜欢
惠安女五国台商
前四个月我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同比增长37.3%
美丽的惠安女
台商马景鹏的“老家”情怀
在溧台商讲述创业故事——溧水,一片值得台商扎根发展的土地
台商吕孟哲的剑胆琴心
布艺贴画——勤劳的惠安女
中亚五国网络媒体对华关注度现状分析
骆雪芳:梦飞国际教育的惠安女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分析
那些感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