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云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几千年来按部就班前行的道路被彻底打乱,诸多行业的技术跳跃式发展、跨越式进步,以至于人类还来不及认真审视当下,已经被卷入了下一个历史阶段。《牛铃之声》和《一条河,一座城》这两个不同国家的纪录片,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还应该坚守传统价值。
《牛铃之声》是由李忠烈执导,崔元均、李三顺主演的纪录片,该片于2009年1月15日在韩国上映。影片讲述了一对性格敦实的农村老夫妇和相伴30多年的老黄牛之间的故事。老夫妇辛勤劳作,终日往返于小家和田地之间,家中的老黄牛帮夫妇俩分担大部分劳动,崔益钧老人对黄牛疼爱有加。寒来暑往,夫妇俩年事已高,步履蹒跚,而老黄牛也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该片在韩国国内曾经获得过釜山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并创下了韩国独立电影的票房新纪录,国际上也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反响,参加过美国、日本、阿根廷、瑞典多地的电影节。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一段时间内,众多的媒体把视线转到了大运河,央视、江苏卫视都先后拍摄过大运河的专题纪录片,其他地方传媒也拍过一些作品,如河南卫视。相较于央视《大运河》和江苏卫视《中国大运河》,《一条河,一座城》更注重从微观角度重新审视这条数千年的运河。该片由艾涛导演,于2016年底在CCTV—9播出,影片将目光锁定在了京杭大运河边的古镇窑湾,讲述了窑湾的前世今生。窑湾作为运河的一个节点,曾经赫赫有名,如今籍籍无名。窑湾对于大运河的意义,相较于其他如扬州、杭州、天津等地,可能更具有代表性,它的命运和大运河的命运更加相似。
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不想停下也不愿停下匆匆的脚步,或者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裹挟着不断前行。中韩两国同处于儒家文化圈的影响范围,存在诸多共同之处。两国都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现代文明和传统社会碰撞中环境恶化、道德沦丧、传统割裂等问题凸显。
《牛铃之声》中老夫妇和一头垂垂老矣的耕牛相依为命,观众被老人和牛的温情感动,但这背后的原因恰恰是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乡村生活的逃离。都市文明已经渗入到老人生活的周围,其他村民放弃了牛耕改为更为先进的机械。老夫妇育有九子,如今在都市工作学习,他们回来探亲时,无论是西服领带、汽车还是精致的礼品、油光的发型无不是都市文明的隐喻。晚餐时两位老人和子孙辈分坐不同的餐桌,儿女们谈笑风生,吃着烤肉,只有老人和他们格格不入,独自埋头吃饭。更具意味的是儿女们回忆过去,“我三岁时,这头牛就跟着我们了,它帮忙赚钱供我们读书,我们应该感谢它付出的努力,造就了今天的我们”,但是转瞬之间几个子女要求把牛卖掉的声音不绝于耳。子女们并没有忘记从牛身上获得的回报,但是他们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到了现代繁忙都市的怀抱。随之镜头转换,夜晚的喧嚣不见,太阳升起,象征都市文明的汽车、领带都消失不见,只剩下老牛和老人在荒山之中踽踽独行。
另一组镜头,老人驾着牛车进城,抗议疯牛病的游行队伍正在呼喊口号。影片用一组长镜头记录下了抗议队伍的标语和口号,老人驻车观望,脸上显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慰藉,接着镜头对准了老态龙钟的老牛。其实疯牛是无辜的,而老人的牛又是幸运的。科学研究认为疯牛病的原因正是抗生素、激素、杀虫剂滥用的结果,人类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而背离了某些东西,影片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一条河,一座城》讲述了窑湾古镇在当下的时代命运。窑湾地处整个运河的黄金分割带,这里曾经桅樯林立、商贾云集,汇集八省会馆、十省五国代办处。这里不仅仅在国内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对外贸易中凭借着良好的区位优势,铸造了一个古镇国际贸易的商业传奇。第四集《巨变的时代》杨亚洲夫妇循着祖辈下河捕鱼为生的路,但常挂在他们嘴边的是“上岸”这个词。三个儿女上岸读书,平时船上只能靠看电视打发时间,墙上贴着三个孩子的照片,他们每一两周才能和自己的三个子女团聚。“不想让她以后跟我们一样,想让他们在上面发展,在陆地发展,也不想让她再到水里来了”。“上岸”“水上”二元的生活方式让两代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之路,小辈在时代大潮的推搡下背离了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走入现代文明编织成的新的生活,就连杨亚洲夫妇最后也在岸上买房定居。一组颇具象征意义的父女生活方式的变化正好喻示着时代大潮下小镇人们和过去的渐行渐远,义无反顾。其他还有镇上的青年外出从事现代营销咨询师,放弃传统的采砂行业,盖起了旅游小镇大卖场的臧家祥。
人类历史不断前行,人类文明程度在逐渐提升的同时,非理性、功利化的亚文化也大行其道,社会中不平之气、暴戾之气、隔膜疏远成为了文明时代挥之不去的梦魇,幸好优雅、理性和真诚的人性依然保持着强大的魅力而让人沉醉,依然有人在执着地坚守着。
《牛铃之声》原名为old partner,意为老伙计、老搭档。都市的文明猛烈地冲击着以老人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其他农民换上了机械化设备,耕地、插秧、运输,省时省力,作物高产;老人固执己见,佝偻弯腰,匍匐割草,背负草料,给牛吃草药,不给辣椒喷洒农药,直接的结果就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劳地劳作,老人毁坏了双脚,累垮了身体而收入寥寥,就连老太婆也对老头的倔强怨声载道。但牛从无怨言,在老人看来,他和牛已经超越了人与动物之间单纯的关系,而成为了能够互相取暖、互相慰藉的对象。该片取得良好口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人和牛之间的温情,这既源于农耕社会中牛与人的紧密联系,更源于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老人去畜牧市场时,别人对他冷嘲热讽;劳作时,妻子常年埋怨老人古板、不懂变通;子女回家谈笑风生,老人独自一旁沉默寡言,形容枯槁木讷。晚辈叫喊着“卖牛”“给父亲钱”,也许子女真的非常关心老人的身体,不愿让老人如此辛苦的劳作,但他们从来没有走进老人落寞的内心。老人只有看到牛,听到“牛铃之声”时双眼才显得有神,“牛铃之声”成为了老人的精神支柱。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老人和牛的相依相靠造成的强烈反差不啻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记耳光不仅仅打在晚辈的脸上,同时也扇在了文明都市中那些冷漠的面孔。影片并非呼唤农村传统经营方式、生活方式,也并非否定都市文明,而是力图通过老人和牛之间的不离不弃、执着坚守唤醒社会飞速进步时人们不该抛弃善良和真诚。影片中老人和牛就是标杆,他们的坚守值得观众反省。
相较于《牛铃之声》,《一条河,一座城》在“坚守”这个主题表达上同样真实深刻。曾经的窑湾富庶无比,水路要塞,面对曾经的过往,老窑湾人拼命想给后人留下曾经的辉煌。如第一集《记忆的传承》中耄耋老人索增仓几十年如一日,记录窑湾古城的历史,“我要把这些传承下去,这是我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职责”。文史专家钱宗华为了记录窑湾曾经的辉煌,也更为了让后人了解过去的窑湾,四处搜寻窑湾的历史印记,南京、镇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77岁老人陆振球诗书传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处搜集整理窑湾的历史资料。影片采用老人同期声:“如果我要不写窑湾这些珍贵的历史,(历史)就从我这边都失落了……我写这个,确实家庭也反对,尤其我母亲,说我不干正事,埋怨我,说我不顾家,如果我不写,我就对不住家乡了。”正是家人的反对中衬托老人们坚守的不易和价值。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在现代文明的侵蚀下,窑湾褪去了曾经的风华,它所承载的运河的辉煌和自身的风采在老人们的坚守下得以继续传承。影片更具象征意味的是坚守了百年的甜油店终于找到了传承人,年轻人陆璐和丈夫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从都市回到了窑湾,继承了家族的生意,一百零三岁老人徐素兰沧桑的面庞和重孙女的笑靥对比鲜明而又让人欣慰。
两部影片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导演,时间节点上也不一样,但都把目光聚焦到了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论是背离还是坚守,不同的个体都可以有不同的借口和理由。都市社会的冷漠隔阂固然不对,但是杨亚洲夫妇“上岸”何尝有错。历史洪流滚滚向前,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人类凭借智慧创造出许多新产品,这些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学习工作更加便捷、高效。但是人类还是需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历史过往,任何时候人类都需要知道“我们将向何处去,但也不能忘了我们从何处来”,这些才是这两部纪录片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