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电影的诗意塑造

2018-11-14 05:32
电影文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张艺谋营造诗意

韩 颖

(广州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1463)

现代诗人何其芳在《〈工人歌谣选〉序》中曾做过总结,诗意似乎就是这样的东西:它是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提供出来的、经过创作者的感动而又能够激动别人的、一种新鲜优美的文学艺术的内容的要素。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艺谋正是这样的创作者。他在对于艺术的追求过程中,善于从人性角度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刻挖掘,利用独特的镜语表达方式和叙事策略打造极具中国传统文化风韵的影像世界,从而通过营造的意境与氛围传达其个人的认知和情绪,将其对现实世界的感动与认知传递给观众,赋予其电影作品极具生命力的文化内涵和诗意表达。

一、“意在象外”的镜语表达

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导演,向来注重其电影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和画面呈现。其善于调动夸张丰富的色彩将个人意识形态中的认知和情绪进行直观鲜明的表达。

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中的暗红色调,通过含蓄隽永的散点式镜头在大银幕上得以呈现的同时,也释放出张艺谋导演对于青春与生命的赞歌、对于权力与希望的幻想、对于爱情与人性的诠释。黄色也是张艺谋导演惯于运用的色彩,《红高粱》中尘土飞扬的贫瘠山坡,营造出生存环境之困窘与生命力之顽强的强烈对比意境;《黄土地》中,柔和的光线与浓厚的黄色调结合,营造出的凝重传递给观众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现实主义氛围,也在画面之外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另外,多种色彩融合与视觉冲突的运用让张艺谋导演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达其通过影像艺术对现实世界的隐喻与思考,他抓住电影画面不可逆转性的艺术特点,利用镜语的独特魅力激发观众的审美体验。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张艺谋导演通过色彩的运用完成了对爱情中双方人物性格与态度的描述,营造出普通人物的命运故事的时代感与厚重感,喻义于象之外,令观众回味无穷。

然而,在最新的电影《影》中,张艺谋导演却一改以往的色彩运用模式,打造了一幅具有浓重中国水墨画风格的史诗长卷。冷暗色彩的古朴基调,将张艺谋导演想象世界中的武侠与人性镜像完整表达,营造出唯美写意的古典飘逸,晕染出冷冽机算的欲望权谋。笼罩影片整个故事线的绵绵细雨,为影片奠定了阴郁与抑制的情绪基调,营造出古朴而激荡的诗意氛围。

二、“形散神聚”的叙事策略

传统诗画理论认为诗画具有“情景交融之理,虚实结合之道,形神兼备之说,合留蕴藉之旨,空灵飞动之趣”,表现在电影的叙事策略中,是一种形散而神聚的散文化叙事表达。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作品,通常都具有简单的故事蓝本,使其可以利用刻意的松散叙事方式与非情节化的镜头画面更好地营造心境氛围和抒发胸臆情感。

影片《影》讲述的是简单的替身故事,然而填充影片115分钟的却并非完全情节化的故事讲述,写意的镜头语言将影片打造得饱满而充实。对于人物内心情感的描绘完成了整部影片诗意风格的塑造,镜头注重对表达人物情绪的细节性刻画,使得观众将观影的重点由剧情发展转到人物的心理变化。产生对真身子虞、替身镜州与沛王的心理揣摩,产生对镜州与小艾之间爱情发展的期待,构建起隐性的诗意化叙事线索与心理空间。

王一川在《“我性”还是“他性”中国》一文中曾把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归结为一种独特的象征性信息:原始情调,并称“这种原始情调,笼统地讲就是指现代艺术中通过特殊的话语结构而呈现的富有的原始生活氛围”。影片《我的父亲母亲》和《山楂树之恋》中就体现了这种原始情调的运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留给观众深刻印象的,也许不是故事情节与线索本身,而是“我的父亲母亲”之间的爱与情所书写出的清新隽永的散文诗歌。张艺谋导演将本雅明的“灵韵说”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利用唯美意境进行重构,将青春爱情的诗意注入影片之中。同样作为爱情故事,《山楂树之恋》也在叙事策略中展现出诗意色彩。张艺谋导演在《山楂树之恋》中,通过长短镜头的变幻和蒙太奇的运用,结合配乐、旁白等声音叙事,在爱情故事之外,表达出对爱情至真至纯的赞扬,营造出凄美爱情的诗画意境。

三、“诗中有画”的表意元素

在直观的视觉表达和简洁的叙事策略之外,张艺谋电影所体现的表意美学风格是其诗意的主要来源。而其表意美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对于各种表意元素的充分调动,除了色彩的运用,张艺谋导演还善于运用物体元素来寄托和承载人物的情感,完善人物的内心活动表达。

自《英雄》以来,张艺谋导演就一直受到外界对其电影形式大于内容的质疑。张艺谋认为影片的内容与故事的讲述对于电影来讲并不是最重要的,电影的核心应该是戏剧,尤其是莎士比亚戏剧。提到莎士比亚戏剧,人们多会用一句话来表达: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总是能够发现人文主义的影子。由此可见,张艺谋理解的电影的内涵,是以艺术表达形式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知与理解,抒发体会与情绪,传达精神与领悟,这正是表意美学中象征手法的作用。

在《影》中,张艺谋再次展现了其对于象征手法的运用,影片中画面的影像表意功能被充分发挥,画面造型与视觉效果被极度重视,重表现轻叙事的风格模式体现出浓重的诗意和深刻的哲思。在电影的表现手法中,色彩基调是为观众营造观影氛围的主要元素,在《影》中,黑、白、灰为色彩的主要基调,辅以连绵不绝的细雨,营造出沉重抑制的情绪空间。在沛国君主大殿和真身子虞居室内,可见布置得重重叠叠的中国水墨画屏风与悬挂密集的汉字书法作品,这种中国传统元素的大量铺陈,在向世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对人物内心和历史的一种暗示,密集的室内布景所构成的曲折路径,隐喻着主要人物的复杂内心活动与权谋争斗的神秘阴暗,人隐藏于半透明的屏风之后,真假虚实如迷雾一般模糊不可辨,正对应着人们对于历史真实性的探索与追逐,对于复杂人性的剖析与解构。可见,在《影》中,大于内容的形式,有着其独特的表意功用。

回顾张艺谋导演前作,《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灯笼、灰色宅院,《菊豆》中的染缸、火苗,《我的父亲母亲》中父亲送给母亲的定情发卡、破碎的青花瓷碗,《金陵十三钗》中的琴、衣饰、剪刀,《山楂树之恋》中空镜头里的山川、树木、河流,等等,无不承载着饱满而热烈的情绪与胸臆,在叙事与画面的影片轮廓之外,为导演的思想与情绪打造出实体的表达媒介,营造出见微知著的诗画结合之意境。

四、结 语

对张艺谋导演电影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张艺谋导演在电影中塑造诗意氛围的方法与技巧。然而在艺术和美学层面的诗意塑造之外,张艺谋导演力争从对现实世界的描绘中挖掘人类生存与生命的真谛,试图通过电影的艺术形式对人生在世的种种无奈有处发泄并有所抚慰,试图超越有限生命的藩篱让历史、传统与文化得以超越与延续,以上种种所展现出的对人性和生命的求本之探索、对灵魂与精神之提升和对历史文化之弘扬,或许才是张艺谋电影诗意与诗情的最终表达。

猜你喜欢
张艺谋营造诗意
诗意地栖居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张艺谋:上合之光辉映“中国梦”与“世界梦
错过了张艺谋,她没有错过爱情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孤独者张艺谋 我有各种想法却无人能说
张艺谋电影的流变及文化、美学再反思
被耽搁的诗意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