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新:换个角度看世界

2018-11-13 11:07吴林蒋剑翔
新闻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永州角度

吴林 蒋剑翔

新闻贵在“新”。一是时间新,二是角度新,有这“两新”,新闻就有看头了。

“时间新”容易理解,也容易操作,即快写快发就是了。“角度新”则不那么简单了,它要求你对所要报道的事实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发现别人言所未言、见所未见的独特一面。“角度新”往往更能反映和检验一个记者的采访作风与综合素质,采访作风不深入出不了好的新闻角度,综合素质不高看问题更容易一般化,很难谈得上有什么好的角度。

一、新闻角度选择至关重要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亦称“视点”“观点”“观察点”等。平时我们所说的“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其实说的就是角度的变化。苏轼《题西林壁》中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之所以流传甚广、脍炙人口,无非就是诗人用诗的语言向读者传递和描绘了一个永不相同的庐山之美,并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清朝湘军统帅曾国藩上奏朝廷,把草拟的“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一字之易,角度全新,效果完全不一样。

新闻报道以传播信息为己任,求新求异,吸人眼球,其角度的选择自然更加至关重要。人云亦云是新闻的大忌,随波逐流也出不了好新闻。面对一个个采访对象,面对一大堆新闻素材,离不开观察、分析、比较,如何通过选准最佳视点,进而选取最佳材料,选择最佳表现手法,来向受众传递最新新闻信息,这是新闻写作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角度新,新闻新,角度陈旧,新闻肯定乏味。因此,角度把握得如何,是直接关系到一篇报道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选择新闻角度,有四个方面必须考虑,这就是:新闻的立意角度、新闻的选材角度、新闻的表现角度、新闻的接受角度。不要以为谈新闻角度就是确定报道主题,就是讲政治,甚至把二者完全画上等号,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受众等其他方面的因素,这是很不应该的。

那么,新闻角度究竟涵盖哪些方面呢?假如有这样一件事:清明祭扫,一家人在山上烧纸,引起一场山火,广大群众奋力扑救,最终保住了大片珍贵山林。这件事如何报道,至少可以有这样几个选择:一是以此为鉴,大力倡导“绿色清明”;二是认真反思,严查山林防火漏洞;三是捕捉典型,宣传群众奋力灭火的主人翁精神。报道究竟要反映什么,完全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的表现角度。角度不同,选材肯定不一样。如果以倡导“绿色清明”为主题,就要在环保、移风易俗上做文章;如果以反思为主题,就要在规章制度、公民道德素养上做文章;如果以歌颂灭火事迹为主题,就要在寻找典型人物、典型事例上做文章。究竟从哪个角度去报道,以什么为主题,绝不能由记者主观臆断,只能依据两点:一看事实,谁主要谁突出;二看时机,谁重要谁关注。主要的东西,突出的东西,重要的东西,受关注的东西,肯定应该成为理所当然的角度,成为报道的主题。若当地风俗陈旧,可以选择倡导“绿色清明”;若灾害损失太大,可以选择强调防火的重要性;若群众灭火事迹感人,可以选择典型报道。只有这样,记者写出来的报道,才会引起读者的关注,也才会更加客观更加符合事实。否则,见什么写什么,老生常谈,随意一写,新闻就很难让人眼前一亮。

二、给世界一个另眼相看的机会

新华网2009年年终推出一组图片,标题《换个角度看世界》,让人眼花缭乱,惊奇不已。组图中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显微影像,有水下拍摄的俄罗斯选手比赛照片,有航展飞行表演中飞机突破音障的瞬间,有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家族成员雕像,有葡萄牙游人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有斯里兰卡渔民独特的钓鱼景象,个个都让人大开眼界。美国摄影师杰里·于尔斯曼曾说过:“相机是顺畅地邂逅那另一个现实的手段。”图片编辑感叹道:看完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或许你会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已然形成了看待这个世界的固有眼光,我们是否已然忘却了给这个世界另眼相看的机会?换个角度看世界吧,你的眼前将会充满无限可能。

和摄影师一样,换个角度看世界,记者笔下也会有写不完的新闻。

湖南零陵恒远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本是一家改制后的民营企业,过去充其量也只是一家并不很起眼的地方国有企业。但自从改制后,董事长郭远军思路大变:企业不是地方企业,企业应该服务全世界。观念变,天地宽,恒远公司发展的大门一下打开了,他们的大市场就是世界市场,他们的大服务就是全球服务。你瞧瞧,多气派,多牛。为此,恒远公司把生意做到了美欧、东南亚。董事长郭远军一年到头都在国外跑来跑去、飞来飞去,产品满天飞,企业知名度上去了。

都说企业报道难写,都说企业家难写,恒远公司以前曾发过许多报道,董事长郭远军也有不少人写过,过去大家都写恒远的改革和管理,写恒远的产品和业绩,写多了毫无新意。2013年4月,东盟五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应邀考察永州企业,这是一个推介永州企业、永州产品的极好机会,《永州日报》自然又想到了恒远公司,想到了郭远军。报道怎么写,有点头疼。报道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你的改革,你的管理,你的业绩,别人才不感兴趣。过去的那一套肯定行不通,报道必须要有新的发现、新的角度。为此,记者再次深入恒远公司,另辟蹊径,换个角度看恒远,最终从董事长郭远军身上发掘出了一个全新的主题:一个服务世界的企业家。并以此为题,大写恒远的世界眼光,大写董事长郭远军如何用产品、用真情服务世界,稿子和人物一下子就鲜活了起来。

稿子开头由远及近,写得比较大气: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是长沙岳麓书院的著名对联,它折射了湖湘文化、湖湘儿女的大气概、大襟怀。

无独有偶,湖南零陵恒远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办公大楼也有一副对联:“发展水电服务全世界,建设恒远繁荣大中华”。红红的对联却是折射了恒远公司董事长郭远军,折射了恒远人的大气概、大襟怀。

其实,大气概、大襟怀对郭远军和恒远公司来说,并非仅仅是豪言壮语、豪情壮志,更多的是体现在他们大市场、大服务的观念中和行动上。他们的大市场就是世界市场,大服务就是全球服务。

三、写读者感兴趣的人和事

在报道中记者告诉大家,恒远公司是永州市乃至湖南省外商、外宾、外事接待活动最多的企业之一。郭远军说,他一年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东盟,在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服务。正因此,他被永州媒体誉为“闯荡东盟第一人”。

为了让读者信服,记者在报道中列出了一份公司提供的2012年度郭远军接待主要外商及出国工作的不完全记录清单,每个月都排得满满的。

整个报道注意用事实、用细节、用故事说话,写与外国人相关的人和事,写外国人感兴趣的人和事,由于角度新、主题新、材料新,获得了永州读者的认可,也获得了来永州考察的外国参赞的认可。当天的报纸作为资料放在会议桌上,引起了外国参赞们的浓厚兴趣。

平时我们说发现新闻,除了新闻事实这个硬指标以外,大多数情况下恐怕主要说的还是角度的发现。写新闻离不开好的角度。角度好,旧闻可以变新闻;换个角度看世界,山鸡也可以成凤凰。

作者简介:吴林,永州日报社政务部副主任;蒋剑翔,永州日报社高级记者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永州角度
神奇的角度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柳宗元“永州八记”新考
角度不同
永州湘江大桥引桥顶升及拼宽综合改造关键技术
人啊
换个角度
永州香樟叶精油的提取及其季节含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