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俏华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在不断提高,教学内容在不断丰富。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里的重要内容,朗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对学生智力与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教学中,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提高朗读教学的力度,并利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小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养成较好的语感,以便能使之成为课文的欣赏者和鉴赏者。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分析
作为阅读的起始点,朗读既是小学语文教学里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小学生学习阅读、提高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基本功。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朗读教学的研究,不断对自身的朗读教学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和提升小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朗读训练,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一、提高重视程度,为学生增加朗读时间
提高重视程度是教师对朗读教学进行优化的前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让朗读成为自身教学内容体系的一部分。为此,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时候,应注意合理地去划分时间,要专门为学生留出五到八分钟的时间供他们朗读,并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朗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另外,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其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完成阅读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利用五分钟的时间将先前讲过的课文中心思想通过朗读的方式代入进课文里,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升华先前学过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这篇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应当要给学生一些指示,并尽可能地为其提供较为充裕的练习时间,以为其朗读能力的提升奠基。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使其朗读能力得以锤炼。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应当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因为这样能使学生对朗读训练产生一定的新鲜感,从而能促使其以较为积极的态度进行相应的朗讀训练。为此,教师应对朗读训练的形式进行开发,尽可能利用小学生所喜欢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以便能使其主动、积极地融入日常训练之中,这样一来,朗读教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优化。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法去开展朗读教学,由于角色扮演法具有声情并茂的优势,所以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基于角色扮演更好地去解读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特点,以及相应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与此同时,还能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像是在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再如,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朗读,让学生成为相关教学情境的创设者,使之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鲸》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朗读的形式为大家介绍鲸的特点。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大屏幕为学生展示鲸鱼的照片或视频,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积极开展各种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只靠课堂教学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远远不够,而且由于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如果只一味地通过课堂教学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仅极易将朗读教学推向枯燥、无味的尴尬境地,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针对于此,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堂教学以外,还应积极开辟课外的教学阵地,通过开展各种朗读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锤炼和提升他们的朗读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故事大王”比赛,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其朗读能力能在无形之中得到锻炼,这对其朗读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切实锤炼自己的朗读技巧、升华自己的情感态度。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配音秀”(手机APP)对一些电视剧或电影中的片段进行配音,并将配好的视频传给教师,最后再由教师组织学生对所有配音视频进行品评。总之,朗读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妨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教学实况灵活地去选择。而且,开展朗读活动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能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作为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朗读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朗读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不断对自己的朗读教学进行优化,以为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奠基。本文针对朗读教学的优化提出了三条有效的策略,希望能给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同行带来一些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张子静.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112,114.
[2]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