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特点及巧教策略

2018-11-13 12:00谢淑媚
速读·下旬 2018年9期

谢淑媚

摘 要:面对新教材呈现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转变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道德与法治课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教材特点;巧教策略;独特魅力

随着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不断深入推行,教材的内容、结构等都有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对老师的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优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现就新教材的特点和巧教策略浅谈几点认识。

一、新编教材的特点

1.注重人文,突显以生为本

新教材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强调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这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要求。

首先,关注热点、关注生活。新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通过显隐结合、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方式,不断贯穿核心价值观的12个范畴。如“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几乎每个细目均有涉及,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其次,注重文化传统,弘扬人文精神。例如,在“青春有格”一课中,将古典用语“格”返本开新,从“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到“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让学生体会和认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内涵。

2.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

新教材对“活动设计”有一些新的认识和定位,每一框的内容中都设计了以下活动: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等环节。这些活动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例如,“运用你的经验”属于“经验导入型”的活动设计,它强调以学生的个体化生活经验为起点,让他们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有效地聚焦学生的个体感受;而“方法与技能”属于“应用策略型”的链接活动设计,主要为学生提供从思想认识走向道德实践的行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如何做”的问题。这些活动设计拓宽了课程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强调综合,知识覆盖面广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十分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新教材围绕初中生在不断发展的生活中需要处理的我与自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有机整合道德、法律、国情、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树立大学科观,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所学的各类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創新精神。

针对新教材的特点,我们思想上应该引起重视,方法上应该灵活巧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二、提高有效性教学的巧教策略

1.巧于变换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者,而是获取知识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但很多学生害怕学习道德与法治课。为了激发学生潜能,我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维护权利守程序”时,主要采取案例分析法,通过自己曾经购买商品被侵权、又如何维权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收效很大;又如,在进行“维护国家利益”“依法纳税”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组织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即兴演讲。此外,讨论法、漫画分析等也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2.巧于归纳基本题

中学生具有好奇、好问、探究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产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迫切点。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归纳基础知识。比如:在“公民基本义务”的学习中,可以这样设问: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为什么要履行这些义务?怎样履行这些义务?你在平时又是怎么做的?又如:对于“宪法知识”的学习,各班级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的知识竞赛”,让学生懂得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设问:我国的宪法日是哪一天?为什么定在这一天?让学生感悟现行宪法产生的重大意义,也为后面学习坚持依宪治国、增强宪法意识等内容奠定基础。这些看似简单的线索,却能把握教材的整体性,让学生通俗易懂。

3.巧于运用媒体资源

当今时代,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录音、电视节目等多姿多彩的媒体资源进入课堂,这些直观性、生动性、情境性的资源深受学生喜爱,这些资源让静止无声的活动化为动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讲授“国家机构”时,恰逢2018年“两会”召开,我便及时播放了相关视频、图片,分析了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还可以利用视频中通过宪法修正案表决的片段说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又如,分析“正义的力量”时,播放了热点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片段,让学生思考这部剧为什么能引起广泛关注?刚抛出问题,学生就热血沸腾,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因为“人民的名义”源于反腐败斗争的伟大实践,彰显了正义的力量,传播了社会正能量,更让学生明白我们要坚守公平,守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4.巧于分析易错易混点

道德与法治课涉及面广,易错易混点多。例如:公民与人民,权利与权力,根本制度与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等,这些问题让学生模棱两可,感到困难。因此,在进行公民与人民的解读时,采用了比较法:①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②范围不同:我国公民范围比人民的范围广,公民不仅包括人民,还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敌人。通过对比,这个区别迎刃而解。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与时俱进,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去选择不同的方法,真正让学生“听得懂,感兴趣,激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道德与法治课真正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雷静.新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策略.

[2]严建新.公民与人民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