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龙”者杨伟的开挂人生

2018-11-13 19:37刘济美
华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杨伟电传猛龙

刘济美

“我正好是初中毕业考试6门课,5门100、1门99,差1分就是(总成绩)满分。这样我就试着申请破格参加高考……也没什么准备,北大、清华一填……再后来成绩下来了,还挺好,离北大清华和科大少年班的录取线也就差个一两分。”

初中刚考完就顺手拿下了高考……难怪网友们一片“膜拜”之声。而这位“大佬”就是“国之重器”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

刚中考完就高考

上面这段话出自9月26日央视播出的《百家讲坛》节目。该系列主题是“我们的大学”,杨伟讲述的,就是上学成长的经历。

1978年,父亲将只上了一个月高中的杨伟喊出了课堂:“儿子,你被大学录取了!”那一年,楊伟只有15岁。

由于色弱,志愿填报的前六所大学都不能录取,杨伟只能在“枯燥”的数学与力学之间选择未来的人生。

杨伟的第七个志愿是西北工业大学。他并不知道空气动力学专业究竟要研究什么。“这可是钱学森、周培源的专业!”母亲说。

大学期间,在杨伟和同学们眼中,理论“玩儿”得越深就越有水平。他追求将数学公式写得非常“漂亮”,让计算更加精准,将力学与控制用复杂的数学公式清晰表达。每天早晨五点,杨伟就坐在教室里,一边嚼着饼干桶里隔夜的玉米面饼,一边啃着课程规定之外的《数学分析》。

在研究生阶段,杨伟选择了偏重于工程的飞行力学专业,这种由理论到工程的转变影响了他的一生。

“工程设计需要不断挖掘产品的内在本质,还要考虑怎样把各专业综合在一起,体现出整个产品的思想。某种程度上,工程比纯理论研究更具有挑战。”杨伟告诉记者。

此间,他有机会到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实习,第一次感受到当时中国飞机设计的现状。当时中国第三代战斗机歼-10正处于概念竞争阶段,“所里的人都称它为‘新歼,而我们这些学生是被严格禁止接近该项目的。”杨伟说。

神秘的“新歼”让他产生了向往:“我一定要参加这个项目。”

带领研究室轻松赚百万

1985年,22岁的杨伟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此时,他“开挂”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当时“新歼”有了正式的名字——歼-10,后来被称作“猛龙”。作为当时设计所屈指可数的研究生,几个月后,他成为“余度管理与可靠性”专业的组长。这个全新专业,任务就是“突破第三代战斗机四大关键技术之一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杨伟解释说,“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猛龙总体设计方案的成败。”

上世纪80年代,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不仅在中国是空白,也是世界的前沿技术。“由于国际上对我们严密封锁,很多技术探索就像是行走在浩瀚宇宙孤独而绝望的角落。”他说。

经过几年努力,杨伟设计出十多种方案,攻克了余度配置、故障检测隔离重构、同步算法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事实上,当时让杨伟在所里出名的并不是这套先进的飞控系统,而是民品。“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军工企业最惨淡的时期,所里很多研究室为了生存甚至做筷子包装纸。”杨伟回忆说。

1996年,杨伟带领研究室通过技术合作赚了几百万元,当时全所一年的奖金也只有100多万元。而这时,“猛龙”正准备首飞。一天,多年好友、首席试飞员雷强找到杨伟说:“希望在试验现场更多地见到你。”这句话触动了他——我们存在的意义到底是飞机还是效益?随后,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研制现场。

让众人担心的部分成为最出彩的地方

1998年,杨伟担任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副总设计师,并兼任飞控系统总设计师。

真正的考验是“猛龙”首飞。因为飞机研究史上,电传飞机试飞没有不摔的。美国F-16、瑞典JAS-39以及美国F-22第四代战斗机,都发生过由于飞控系统故障导致的坠机事件。

此外,国外像这种放宽静稳定度设计的飞机,一般要用配重把飞机调成静稳定状态进行首飞,成熟后再逐步调整重心变成静不稳定的状态。“但这样会加长研制周期,我们的部队急需装备,所以,最终‘猛龙是直接以静不稳定的状态进行首飞的。在此之前,国际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这样做过。”杨伟说。

1998年3月23日是“猛龙”首飞的日子,而杨伟并没有亲眼目睹这架飞机在空中翱翔。他坐在地面监控大厅里,眼前是表明飞机状态的数据曲线。“‘猛龙落地后,整个监控大厅沸腾了,这是我感到最激动的一次首飞。”唯有中国的“猛龙”,至今从未发生过一起由电传操纵系统故障导致的重大事故。因为有杨伟的把关,飞控系统这个最为众人担心的部分,成了歼-10最为出彩的地方。

30多年来,杨伟一直在科研一线从事战斗机的设计与研发工作,从我国第一型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到我国新一代外贸机“枭龙”、“枭龙”双座,从歼-10的系列改进型歼-10双座、歼-10A、歼-10B、歼-10C到我国第四代战斗机歼-20,为我国航空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出自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战斗机大都以“龙”系列命名,比如“猛龙”、“枭龙”。经过杨伟这些铸“龙”者的努力,“猛龙”系列战斗机综合作战效能得到了全面提升,成为空军主力装备,“枭龙”系列飞机树立了我国先进战斗机出口新的里程碑,第四代歼-20隐身战斗机项目的顺利推进,更是跨出了赶超世界先进的历史性一大步。

杨伟奋斗半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管理创新一等奖1项,以及国防科技进步奖等奖项13项。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面对成绩和荣誉,杨伟谦虚地说:“能获得今天的成功,最关键的是来源于我们对这份工作、这份事业以及整个团体的无比热爱。我和我的同事们构成了一个很好的团队,一个上万人的充满了智慧与干劲的团队。作为总设计师,我所做出的任何决策,都是全体参研人员共同智慧的结晶。而热爱,正是我们能取得今天这样不平凡的成功的原动力!”

猜你喜欢
杨伟电传猛龙
电传飞机典型异常振动的诊断与处置技术研究
电传飞控系统地面维护检测方法分析
日本电传劳动法律调适及对我国的启示
大型民用飞机飞行控制系统架构发展趋势
多伦多猛龙强势崛起
AIRCRAFT CONCEPT EVALUATION AND EFFECTIVENESS-BASED DECISION-MAKING
林书豪绝杀取六连胜
“吃醋”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