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芳芳
摘 要:诗歌是最高境界的文学创造,而诗歌翻译亦是最难的翻译活动。在翻译界,曾有关于诗歌可译性的争论。诗歌翻译理论和方法众多,其中,翻译诗学理论越来越受到译者的关注。文本通过回顾翻译诗学的进展、分析翻译诗学对中国唐诗英译和十四行诗中译影响,提出诗歌翻译可行之法。
关键词:可译性;翻译诗学;唐诗英译;十四行诗中译
一、诗学和翻译诗学
詩学这一名词来源于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最有权威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Poetics)。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里的“诗学”是与伦理学、修辞学和形而上学等学科处于同等地位的学科。主要研究文学的一般理论问题。比如什么是文学,文学的组成部分,文学的手段和目的,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异同,文学和现实的关系等。进入20世纪,在西方文学理论界,诗学用来泛指一般文学理论。这首先源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对诗学的目的、对象所进行的重新界定。在形式主义理论家看来,诗学的主要目的是回答什么因素使语言材料便成了艺术作品。也就是什么使文学成为文学翻译研究和诗学有很多交叠的地方,如文本形式研究。翻译诗学是将翻译艺术上升到理论形态。真正将翻译诗学细分的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Andre Lefevere,在其所著《翻译、重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纵》中,他指出,诗学涵盖的方面主要有二:首先是字词使用手段、文体类型、主题思想、刻画的角色、重要情景、深层象征;其次是,对整个社会体系而言,文学的作用和价值体现于何处或者应该具备何种作用与价值,文学作品的相关主题须体现社会环境方可为大众所知并认可。另外,他还指出,翻译是一种重写,不仅要翻译句子意思,更要翻译原文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
二、许渊冲唐诗英译中的翻译诗学
中英双语文化素养极高的许渊冲先生非常注重和擅长以英语格律诗的韵律和形再现中国古诗词的音乐和形式美,甚至将音、形美要求作为好的诗歌翻译的前提条件。这也是其翻译诗学的特别之处。与中国诗歌一样,英文诗歌也有其独特的音韵节奏。(1)汉语的发音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分;英语的发音有重读和非重读音节之分。(2)就韵而言,汉语里有尾韵、双声和叠韵等韵式;英语里也有尾韵(end rhyme)、头韵(alliteration)、元音韵(assonance)和辅音韵(consonance)等诸多韵式。(3)就节奏而言,汉语借助于“平仄”的交互来表现声律的美;英诗按每行诗中“重-轻”或“轻-重”音步分布方式的不同构成抑扬格(Iambus)、扬抑格(Trochee)、扬抑抑格(Dactyl)、抑抑扬格(Anapaest)等节奏类型。如《从军行〈之三〉》的前两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The age-old moon still shines oer the ancient Great Wall,But our frontier guardsmen have not come back at all.
这显然就是尾韵的对应。
严复曾在《天演论》中译了18世纪著名诗人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的《人论》(Essay on Men)中的一段诗,人们常引用此诗来说明当时统治阶级所支持的理性主义的绝对自信。前两行如下:
All Nature is but art, unknown to thee;/All chance,direction,which thou canst not see;
元宰有秘机,斯人特未悟。/世事岂偶然,彼苍审措注。
译文的高明之处在于:(1)用汉语的格律诗译英文的韵文,格律严谨。如:原文押尾韵(thee-see),译文也如此(悟-注);(2)有效地传承了原诗的节奏感,显得语气肯定自信,传神地表现出蒲柏说教般的口吻;(3)原文每行正反呼应,译文也是对照分明。
以上是英诗汉译的例子,汉诗英译中的音韵对应也有很好的例子。以陆游的《凤头钗》上阕为例: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TUNE:PHONEIX HAIRPIN/Pink hands so fine,/Gold-branched wine,Spring pains green willows palace walls cannot confine./In my heart sad thoughts thong;/Weve severed for years long./Wrong, wrong, wrong.
―许渊冲(1977,《中诗音韵探胜》)
总之,诗歌翻译作为最具难度的翻译活动,不仅要求译者要有极其深厚的双语水平,更要有高深的文学素养,许渊冲先生和屠岸先生便是如此。翻译诗学研究对诗歌翻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诗歌的翻译要尽可能的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译者据此可树立诗歌翻译之合理标准即在达意基础上重现原诗意境。
参考文献:
[1]Lefevere,And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吴娟.十四行诗在中国[R];华中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