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系化主题班会课的教学策略

2018-11-13 12:02王燕
新课程·小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主题性体系化

王燕

摘 要:小学班会课是班级德育的重要载体,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乏主题性和体系化,针对这样的问题,班主任在进行班会课教育时,要确立单元化主题,让班会课更具有效性,同时确立体系化主题,让班会课更有针对性。

关键词:小学班会课;主题性;体系化

一、当前小学班会课面临的问题

主题班会课是小学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德育的主要载体。顾名思义,主题班会课就是紧扣班级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由班主任明确教育主题,将良好的思想品德作为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主要体现直接的教育性和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强综合素质。

目前,在小学课程安排中,一般每星期都会安排一节班会课,主要由班主任完成授课内容。笔者也是一位小学一线班主任,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以及与其他班主任的交流中,笔者发现了当前班会课的一些问题。

(一)缺乏主题性

主题班会课需要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班级的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许多班主任在上班会课前根本没有充分的准备,最近学生的学习状况怎么样,班级里有没有一些普遍的问题,这节班会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或传达什么精神,都没有提前较成熟的计划,班会课的内容往往带有随意性、盲目性和应付性,上课时想到什么说什么,针对性不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一些稍认真的班主任,还能将班级里目前出现的情况稍加罗列,以“一二三四五”的形式跟学生交代一下,但也没有考虑到把班会课上成系列的主题教育课,因此,对小学生的教育效果和培养目标作用不够明显,学生听完就结束了,没有形成深刻的印象,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缺乏体系化

作为班主任,我们的工作面对的是活蹦乱跳的学生,他们常常会犯一些意料之外的错误,但是绝大部分的班主任总是习惯在状况发生之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打碎敲、被动应付。

而且学生是具有发展性的,低年段的学生跟高年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他们往往犯着相同的错误,却是因为不同的原因,但班主任老师还是千篇一律,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用着共同的班会课策略,丝毫没有意识到随着学生的变化,班会课也要“一条主线、螺旋上升”,即以学生为主线,随着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班会课主题也要慢慢变化,形成体系。

二、上好主题班会课的几点策略

(一)確立单元化主题,让班会课更具有效性

笔者是一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语文老师都知道,在语文学科中,我们一般都是单元教学,比如苏教版语文课本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是“爱国”,那这一单元安排的课文就是《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再次回忆起这篇文章,就知道这是第一单元的内容,因为只有这个单元是爱国主题。除了语文,其他数学、英语、品德等学科都是如此。由此说明,按单元教学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那班会课为什么不能这样呢?上文提到,班主任老师在上班会课的时候总是遇到什么问题讲什么问题,零零碎碎,自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可以引起我们的反思,班会课也可以按主题教学。

例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总是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自己的仪容仪表还要爸爸妈妈收拾,不知道爱干净;上课时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怎么用最好的状态回答老师问题也不知道;自己的东西还要父母整理,要不然就丢三落四。这么多零碎的问题,我们何不将他们串联起来,变成这样几个班会课教学内容: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我们不马虎……这样,就形成一个单元的班会课教学,在上“我们爱整洁”时,不仅可以解决上文提到的自己整洁的问题,还可以教给孩子爱护班级卫生,由个人整洁到整体整洁。在上“我们有精神”时,除了告诉孩子课堂怎么坐、怎么站、怎么说更有精神外,还可以教给孩子怎么走、怎么玩更有精神,由外在精神转化到内在精神。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学生当前的问题,还预估了学生可能会发生的状况,更有计划性,更具有效性。

(二)确立体系化主题,让班会课更有针对性

上文提到主题班会课可以按单元教学,这是主题班会课的横向设计。其实根据每个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特点,主题班会课还可以进行纵向调整,形成体系化主题,就是指同一个主题,不是说在低年段上过了,高年段就可以不用上了,而是应该随着年段变化和学生特点的改变,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侧重点,形成一个由低年段到高年段螺旋上升的体系化主题。

例如:“节约用水”这个班会课主题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老生常谈。其实在针对低年段学生和高年段学生时,班会课应该怎么上是有讲究的。低年段的孩子天真单纯,他们都知道“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这一概念,他们所缺乏的是节约用水的方法,所以在上班会课时,班主任就不用多次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而是可以在方法上有所指导,比如:洗手时水龙头开小,洗完手要关紧;淘米水可以浇花、冲厕所……而高年段学生,他们知道哪些地方应该节约用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开始由天真单纯变得调皮捣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时班主任所要做的是在班会课上重视思想教育,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像这样,将班会课形成体系化主题,主题与主题之间环环相扣,前后衔接,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把握学生的生命脉搏,为学生释疑解惑、指点迷津。

总之,当前的班会课体系还没有学科教学那样完善,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尽力为学生的思想教育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丁如许.小学主题教育36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1.

[2]杨华.如何上好小学班会课[J].新课程,2016(9).

猜你喜欢
主题性体系化
新世纪以来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刍议
法典化视野中的慈善法体系化
历史决议的治理之要:党内法规的体系化和普遍化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构建体系化试验安全管理模式
保险合同法的体系化表达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推进京津冀立法协同的体系化机制
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从报道全国两会思考主题性报道要有“高度”和“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