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云鹏
摘要 目的:探讨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的中医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86例,分成A组和B组。A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B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能够提高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的神经修复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外伤性脊髓损伤;截瘫;中医康复治疗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86例,分成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33~57岁,平均(44.25±1.75)岁。B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35~ 59岁间,平均(45.37±1.62)岁。对比两组以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方法:B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即整体化康复训练,包括防止关节萎缩训练、手功能训练和防止肌肉萎缩训练。具体为每天进行5~6次的髋膝关节伸曲和外展内旋训练,5 min/次;每天穿衣、吃饭和梳洗等手功能训练;进行牵拉绳肌等肌肉训练。A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包括推拿、针灸与中药治疗。①推拿治疗:利用按法一揉法一拿法,对肌肉进行拿捏治疗,若患者为弛缓性瘫痪,需利用指震或是指掐等手法,确定穴位并推拿。若患者为痉挛性瘫痪,需利用揉与按穴位的手法,并对患者四肢进行捶拍。每天推拿1次,15 d为1个疗程。②针灸治疗:取肾俞穴、命门、腰俞穴、腰阳关、关元穴、涌泉穴、八髎穴为主穴,取承山穴、绝骨穴、昆仑穴、环跳穴、委中穴、承扶穴等为配穴,采用毫针针刺,补泻兼施,0.5h/次,1次/d。③中药治疗:加减药方为地黄引子,具有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之功。药物:熟地黄20g,石斛15g,巴戟15g,肉苁蓉15g,山茱萸15g,肉桂10g,附子10g,麦冬15g,远志加减20g,石菖蒲30g,茯苓30g。1剂/d,分两次服用,水煎服,7d为1个疗程。加减方法:患者伴有头晕,加用夏枯草15 g,石决明30 g。患者伴有口苦、舌红,减去肉桂与附子用药,加用川连10g/琥珀12g和丹参15g。患者伴有肌肉萎缩,加用怀牛膝20g、丹参15g、菟丝子18g、枸杞子12g。
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患者能够正常工作,没有明顯的临床症状;②显效:患者生活可自理,有轻微的临床症状;③好转:患者有轻度残疾,临床症状较明显,但可忍受;④无效:患者残疾程度严重,生活无法自理,临床症状严重[1]。总有效=治愈+显效+好转。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67%,B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创伤类型,轻者可能出现下肢瘫痪症状,重者则是大小便完全失禁,使患者丧失基本生活能力。该病在临床治疗中,以减压手术为主,并于术后做好同定,最后加用药物治疗。相关报道指出,中医康复治疗可以较好地改善该病患者的神经功能[2]。临床认为,采用中医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是术后15d左右,此期间利用推拿和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刺激神经纤维中的受损组织,加强神经的兴奋性,促进康复。本次针灸治疗中,选用腰阳关、命门、关元穴、昆仑穴、承扶穴等穴位,可以对神经组织产生较好的刺激作用,加快神经修复。而推拿治疗的目的则是提高四肢和肌肉的运动能力,使患肢处于运动状态,加强其运动机能。中药治疗采用山茱萸、熟地黄、麦冬等药材,可以起到强筋健骨的功效,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3]。以上方法联合运用,能够保证患者的科学治疗,并且治疗成本低,操作便捷,是实践性较强的治疗方法之一。
总之,中医康复治疗对于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有效修复,提高其治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文春,卢家春,江玥,等.针刺双下肢肌肉运动点治疗外伤性截瘫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2):29-31.
[2]杨贵蓉.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4,8(21):4781-4782.
[3]贺孝胜外伤性截瘫中医康复治疗的体会[C].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论文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