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英
摘 要:通过多年实践探索,立足文本,找到联系点;关注学情,把握结合点,能将“知识、品德”有机融合,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之中,彰显品德性,构建品德味的课堂。
关键词:知识性;品德性;三维目标
品德与社会涉及很多社会常识,教学时易走入知识的误区,减弱品德学科的品德性。教师在教学时应把着眼点放在“德”字上,做到融知识性与品德性于一体,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德性和德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那么,教学这类课文时如何彰显品德性?
一、立足文本,找到联系点
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地理等社会知识,离学生生活远,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数据、概念,空洞、枯燥,很多内容学生看不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一味地在学生头脑中复制教材内容,而要充分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创造性地“用教材教”,找到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品德”联系点。
1.挖掘教材的“深度”
(1)“抓”教材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教材文本的内容不多,但借助关键词不难找不到文本德育的联系点。下表为三下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中部分课文社会知识与品德性联系点一览表。
以《我们的地球》一课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以地理知识为主的课文,不难发现文本中蕴藏着浓浓的“品德性”,教材的关键词是“美丽”。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围绕“美丽”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有高山、平原、大海等地貌特征,收集、欣赏地球地貌图片,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多姿多彩,非常美丽。爱地球之情油然而生,对地球妈妈的美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
(2)“悟”事件内涵
教材受篇幅限制,特别是在介绍历史事件中往往要考虑事件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的科学性,但这些对学生来说记忆的东西多,兴趣并不大,品德性也不明显。因此在研读教材中不妨在事件中去关注事件的细节内涵。
仍以《我们的地球》为例,教材中“故事屋”“环球行”中,我们不难发现:不仅要知道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更重要的是教材中寓含着的德育内涵——麦哲伦船队所具有的“智慧和胆量”。如果没有那智慧和胆量,也就没有那伟大的发现。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在穿越太平洋中麦哲伦船队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面对的?如果半途而废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同样是模拟“环球行”,我们的重点不仅仅是船队到达了哪些地方,更要模拟当时他们遇到的困难以及跟困难作斗争的情景,从而感悟“智慧和勇气才是走向成功的基石”。这样“顽强的意志力”德性就会慢慢地根植于学生心田。
(3)“比”单调数字
社会常识中的历史地理部分的教材与其他内容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数字多,这看似单调的数字,如果与我们的生活、教材联系起来,枯燥的数字就会鲜活起来,充满“德性”。
如三下《世界真奇妙》一课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國家和地区有220多个,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如在“小博士”板块中涉及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呈现俄罗斯国土的1707.55万平方千米与梵蒂冈的0.44平方千米,中国人口的13多亿与梵蒂冈的1380人。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通过比较,一个国家的人口还不如我们一所学校的人多,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世界真奇妙”,激发了学生探索世界的欲望。
2.拓展教材的“宽度”
新课程教材图片多,要求学生透过图片现象看本质,应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依据教材,联系学生生活情景,拓展教材文本,体验感悟“品德性”。
(1)化古为今,恰当利用地方资源
大多数社会知识离学生生活远是不争的事实。如五下《悲愤的吼声》着重让学生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了解那震惊世界的暴行。这时补充地方资源——乔司千人坑遗址,对学生的震动不言而喻。学生了解了日本侵略者在家乡大肆烧、杀、抢、掠的恶行,对日军侵略的历史有了了解,对日军的痛恨之情开始在心中升腾。一系列身边的资源,缩短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渗透的“德”更真切,更自然,当然感悟也就深了。
(2)化远为近,合理补充媒体资源
教学中需要补充一些浅显通俗的资料作为课堂的拓展。但不管补充何种资料,教师都要找准“契合点”,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还原教材中所包含的情境和情感,引发学生的自我想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和感染。如四下的《世界之窗》中关于“品德性”的“我们是一家人,不同人种都有杰出人物”很难在教材中显现。因此,笔者在设计这一课时的结束部分,特意从媒体中找来了材料,安排了相关环节:学唱大家都熟悉的奥运歌曲《我和你》,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二、关注学情,把握结合点
社会类课文的品德教育点为“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引了方向,但如果在教学中不加以关注实施,任由“知识、品德”两张皮存在,那彰显品德性还是一句空话。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情,将“知识、品德”有机融合,把握结合点。
1.三维立体定目标
教师把很多精力甚至全部精力放在了课程资源的拓展、教学活动设计上,错把学习方式的转变当成了新课改的唯一目标,而忽视了对教学目标的研究。往往是先预设教程再确定目标,而教学目标的确定也只是从教学参考书上简单地一抄了事。这样,在教学中往往会“走偏”。
如品德与社会第二册《我们的地球》一课,看两位教师的目标:
教师1:
(1)通过分析地球的形状,将地球看成是一个球体,进而分析整个球体的结构、外貌特征及相应的陆地和海洋的表面形象,从而分析出各大洲与海洋的地理位置及主要环境。
(2)认识亚洲的形状,知道最大与最小的洋。
教师2: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认识亚洲的形状,知道最大与最小的洋。
(2)初步激发勇于探索的人类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
第一位教师只要求在一堂课内明了七大洲每一洲的形状与面积具体为多少,只注意了知识内容的掌握与技能目标的达成。而第二位教师的目标处理则深浅适宜,简洁扼要,重点突出。既有知识与技能目标:四大洋通过条形统计图明了哪个洋最大、哪个洋最小,也有情感目标:初步激发对勇于探索的人类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全面地把握了品德与社会人文地理的内涵,从两堂课的实践效果看也是后者较好。
所以,针对此类内容如何定教学目标呢?目标制订时,作为品德课特别要思考,要制定知识与技能、将整个品德课程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描述,真正将情感态度与思维价值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相关的学习的基础信息,将学生的立体思维与主次目标体系的建设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2.细嚼慢咽品内容
《我国的行政区》《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我是小小安全员》……此类内容承载了较多的地理、社会常识,老师在教学时往往埋头于教材的知识性内容的落实,而对于它所蕴含的情感不注意挖掘,从而使课堂总少了那么一股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味道。
如一位教师上《我国的行政区》,在讲到我国的地理面积时,用数字的形式进行呈现,960万平方千米,这样显得课程更加有吸引力,有位学生质疑:960万平方千米有多大。此时教师就简单的回应了以下,然后教程就马不停蹄地继续往下走。听课者为此扼腕叹息,如果教师在预设时品一品“960万平方千米”所承载的情感因素,此时播放祖国秀美风光的图片,通过一同欣赏音乐,将音乐朗诵化作是龙江大地的白雪皑皑,但是在南国的海南岛,已是春暖花开,当祖国最東端迎来第一缕曙光,黑龙江的漠河还沉浸在漫漫黑夜……学生所得到的情感体验无疑是十分强烈的,一种对祖国之大、山川之美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品德味”不就出来了。
三、精雕细琢重细节
一节课是否有品德味,往往可以从几个看似轻松、随意的细节中流露出来。因为对于课程的理解,不用看教师的长篇大作,不用听他的高谈阔论,只要看他的教学细节。
此类课例的经典细节:《我是小小安全员》师生进行火灾逃生演习,当刺耳的警报响起时,全班除了一位腿受伤的同学均已撤出门外。这时,教师用犀利的眼神看了一眼那个同学,教师神情严肃,学生也表示很惊讶和害怕,看到他们出来时,人群里先是一阵沉默,而后响起了热烈掌声。老师一言未发,但以行动表示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使孩子们受到了无声的教育。
教学此类课文尤其要注意细节的设计与教学,既不是刻意追求所谓的“品德课的感觉”,以免给人生搬硬套之感,也要力戒课堂线条流于粗糙僵硬,没有品德课的灵动,细节上的“精雕细琢”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散发的“品德味”将令人心旷神怡。
品德教育与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能力的结合是品德教育教学的关键,也是将品德教学进行规范化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品德意识的提升,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品德教育教学来说,需要结合相应的品德教学的关键,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学习的过程只有变为经受认知的挑战、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和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体验的过程,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