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艳
【摘 要】 该文认为,企业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主体,如果一个企业固守传统发展模式,利用传统发展观念指导生产,那么将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最终会被淘汰。该文通过分析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与模式:主要从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四个方面探索了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现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努力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够帮助企业革除在传统发展模式中出现的弊端,突破当前发展的瓶颈,充分释放创新活力,率先从微观层面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就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完成企业的自主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根本动力和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在完成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开展自主创新工作。另外企业应当加大研发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投入等等。为了保障技术创新工作能够有效进行,需要打造一支具有专业能力的科研组织,为自主创新保驾护航。成果转化能够帮助企业将自主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是推动企业完成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当从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决策、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优秀科研组织、实现成果转化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推动自身的转型和升级。
一、企业自主创新路径
1、技术变革
随着自主创新工作的不断进展,企业在创新的程度和速度以及自主知识产权方面都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这就使得企业必须在选择机制作用下进行技术的变革。而技术变革也是顺应市场的发展潮流,对企业创新程度、速度以及自主知识产权进行合理科学调整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当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其技术轨迹进行调整,避免因为技术的衰落带来的创新驱动力的下降,技术变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企业的稳定性,对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言是一个有效的路径。
2、创新决策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市场等选择机制的影响,在进行技术革新的时候,需要应对市场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创新决策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动态的创新决策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路径,这样的创新路径能够增强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适应性。企业创新程度、速度以及自主知识产权,都是在制定和调整创新决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关键问题。在研发资源和研发组织方面,制定创新决策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技术和资源利用,选择合适的创新决策设计方案,以确保能够符合实际自主创新要求。[1]
二、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的实现机制
1、技术创新决策
对技术创新进行预测和评估,是完成技术创新决策的重要步骤。技术创新决策,要在充分把握当前技术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完成,保障其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前瞻性,避免因为对当前技术发展趋势变化的不熟悉,导致在决策中出现的盲目性。技术创新决策,是能够保障企业在技术层面完成创新的关键工作,是整个技术创新能否有效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进展也至关重要。
在进行技术创新决策的时候,除了考虑社会和经济效果、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以及风险性之外,还应当对市场状况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分析,并能够在制定技术创新决策的时候,能够保障决策方案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
2、研发投入
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研发投入的力度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尤其是随着各企业不断进行结构优化和升级,研发投入能够帮助一个企业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其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基础研究、试验发展和应用研究是研发投入的主要环节,在进行研发投入的时候,主要从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等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不断加大对于研发经费的投入,是保障企业能够应用最新技术手段完成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大研发人员投入是为企业自主创新技术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人才,人才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动力所在。[2]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是构成社会科技投入的主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深化企业组织改革,形成有限的创新资金积累机制。此外企业还要采取灵活的方式筹集资金,利用优良的创新项目作为吸引点,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抵押贷款等方式筹集科技资金。
3、科研组织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吗,仅仅依靠几个高水平的科研人员不能够解决其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研组织,为企业的自主创新保驾护航。作为行业领军企业要高屋建瓴,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完整的研发组织体系,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同时联合中小企业系统布局创新链,提供产业技术创新整体解决方案。
在企业科研组织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人员的特点进行职责的分配,保障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其自身的特点;还要明确每一个人在科研组织中的角色定位,保障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应当建立科研组织的核心,以核心的力量带动整个科研组织的进步和发展,发挥核心人员的专业能力,能够为其他成员做出榜样,提升整个科研组织的水平。
科技创新的成果与质量最终都是建立在高水平人才队伍这一最深的根基之上。在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培养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新型企业家。企业还应加强内部创新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企业间的联系,促进知识与技术的流动,提高信息流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时了解关于同行企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最新动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4、成果转化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实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科技成果的评价和筛选作用,使企业成为科技成果产出的主体,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定位更为精确,企业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更易于市场化。在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互联互通过程中,企业理应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在与高校、科研院所联手构建产业技术联盟、合作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定制科研课题等方面,企业要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携手探索市场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
但是在我国企业的成果转化中,由于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风险较大、效率不高、周期性长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特性,导致市场推动成果转化机制薄弱。同时,还存在政府对成果转化体制管理不力、政策不完善和信息交流缺乏以及资金短缺的问题。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却高达60%-70%。因此必须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在进行成果转化的时候,首先应当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出台相关优惠的政策进行扶植。尤其在进行政策制定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出台“质量考核”与“经济考核”双结合考核模式,将政府的研发补贴、创新企业的税收减免等支持政策更多地投放到具有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上。其次,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创新模式,优化供给模式和需求模式,还应当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加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王方瑞.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8.
[2] 高传贵,张莹.企业自主创新路径、模式与实现机制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8(04)143-147+142.
【作者簡介】
祝 艳(1970—)女,山东烟台人,硕士,中共烟台市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