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居丽
在电脑普及的今天,我們看到一部分小学生每到写作文,必离不开上电脑搜索。因此,学生的习作要么千篇一律,要么空洞无物,更无思想可言。究其原因,无外乎学生心中无物,手中无法。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多年的实践摸索,行之有效的一种捷径即引导学生从阅读教学中探寻习作的密码,结合实际随机练笔,及时习得,及时运用。
优秀的语文老师都明白,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课文中走两个来回。所谓第一个来回就是要通过读,让学生明白文章写了什么,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第二个来回就是明白文章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探寻习作的密码,然后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模仿练笔。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小学生探寻哪些习作的密码?我们应该从主题思想、行文思路、感情表达、文章题目、开头结尾、描写修辞、语言用词、标点符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明确的主题思想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可学生的作文往往立意不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提炼课文的主题,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目的原来就是要表达主题思想。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借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前后两次撰写明史《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谈迁在厄运之中坚不可摧的信念、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林冲棒打洪教头》借故事情节刻画林冲武艺高强、忠直纯朴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不管是记人、叙事还是其他,写文章的目的是要说明一个道理,表现一种思想或品质……这样学生的习作便减少了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顺畅的行文思路
现在的学生习作往往不注重列提纲,作文如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有时写着写着,竟然忘记自己写文章的目的,导致一篇文章无主题或几个主题的现象,更有甚者出现牛头不对马尾、信口开河、随意胡诌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中应善于引导学生破解作者行文的思路(文章的段意),从作者的思路中学习习作的思路,了解习作的顺序、文章的结构。如读《记金华的双龙洞》习得根据游览顺序移步换景法,《林冲棒打洪教头》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从段意中学得作前列提纲的方法,极大地减少了习作的随意性。
三、精彩的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能为文章打开一扇漂亮的窗口,让人借助题目乐于去读文章。如:《爱如茉莉》《番茄太阳》《爱之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理想的风筝》《装满昆虫的衣袋》……好的题目为文章增色不少。借助阅读课文让学生学会拟定题目的方法。
四、让人欲罢不能的开头和结尾
1.好文章离不开豹头凤尾
好开头就像文章的门面,善于激起人乐于阅读的欲望;好的结尾让人读来余味无穷、意味深长。好的开头和结尾在考试的时候也会给文章增分不少。
如《少年闰土》开头寥寥几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勇敢机灵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为表达中心巧妙地埋下了伏笔。又如《钱学森》以主人公回国的场景倒叙开头,引人入胜。《燕子》开头精练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几笔就让可爱的燕子跃然纸上……
2.文章结尾也一样精彩
如《最后的姿势》结尾: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种总结性的结尾,语言精练,善于激起人们对英雄的敬仰,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表达。又如《安塞腰鼓》:“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以“鸡啼”反衬寂静,让人回味无穷……
这样的开头,这样的结尾,既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宣泄,又让读者对文章爱不释手。
五、精彩细腻的细节描写
“文似看山不喜平”,为了让情节更加吸引人,习作时教师还应该注重细节的刻画。如《半截蜡烛》中对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的心理描写,让人看得心惊肉跳;《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对天游峰的描写同样让人惊心动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让老人形象愈发丰满……《理想的风筝》中刘老师的板书总令人难忘:“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时,他就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一次激动的心跳。”这样的细节刻画让读者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及时发现,及时训练,学生习作中的人物形象也会像课文中的人物一样越发丰满起来。
此外,巧妙的修辞手法、精准生动的用词、准确的标点符号……都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总之,一篇好的文章,简直是作者语言储备、生活阅历与智慧的自然流露。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让学生读懂每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让学生获得解析文章习作密码的方法。在习作中及时运用,学生的笔下才会涌现出一篇篇饱含智慧的美文。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的习作水平自会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