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线设计品牌创始人&首席创意总监
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在建筑空间里的运用和创新,以个性化、独特的视觉语言来表达设计理念,以全新的视觉传达来解读中国文化元素。在作品中,将当代性、文化性、艺术性共溶、共生,以此作为设计语言用于空间表达。
时间安排的满,很满,满到手机日历里全是“点”。一天两城是常事,如果在包邮的地区,三城也很正常,四城的行程未尝不能去挑战一下。很想在此处配个表情——笑着哭。
近來比较爱发朋友圈,因为这样能在数年或者数月后知道自己的运行轨迹——事情太多,一天当成两天或数天过,记忆力自然也不能按常规去计量。数倍的忙碌也可以理解为自身时间的数倍流逝,于是城市感不强,甚至国别感也不强。从来没有水土不适过,或许是身体总在还没反应过来时便处在了另外的地域或时区,来不及水土不适。于是白发也多,初时还拔一拔,顺便在拔头发时发发呆,“思考一下哲学问题”。现在已经完全放弃拔了,一来拔不过来,二来这黑白的比例实际上与年纪也能匹配得上。不再那么浓密的头发,可能现阶段也只有发型师和自己能察觉得出,但那就是事实。手指经过头皮时,需要每天洗头时,熬了夜早上起不来跑步时……
我知道,这是不惑年间的正常反应,我其实特别坦然地接受这些。
随着年岁的增加,变得耐性没那么地好,很多事情干脆直接就自己干了,不多期望别人领会自己的意思,尤其是说了两遍以上之后。越来越喜欢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恨不得把跨着的步都按照日程表里的横线来走得那般干脆。如果还有数天就要做但对方还未确定时,总是会忍不住地焦虑,总觉得“不确定性”是工作乃至生活的大敌,要安稳要舒心,总是想去掉那因素。
也不是万事需要自己掌控,我也很喜欢随机地做事过生活。但日程安排的太满,“随机”总混在时间的缝隙中——在空好了但对方没确认的时间里,在临时因为不可抗因素取消的行程中。于是随机变得更随机,更不可预料、不可控。因为是碎片,最终总就那样四散掉。幸好,大多时间里我都是安稳的,即使在“随机”的时间内。
我曾经计划要过周末,一个星期至少有那么一天属于我自己的心意。也曾经计划着每天只去公司半天,另外的时间在家里看书思考。还打算日后有了复杂的难想的方案,可以就干脆在某偏远网络不通处安安静静地住上一段日子……后来还是发现,设计于我就是生活,身在设计中便是我最真的心意。于是时间长短、空间所在都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现在看来这题目应该改为“对设计的最深情告白”才是。毕竟设计本身,或者说“美”本身就是治愈“焦虑”的最佳“药方”。我其实对很多事物也并不焦虑,对孩子的教育,对未来的安排,对生活中的大多数事件……都觉得刚刚好。于是这篇东西成为了我对“忙”这种状态的控诉,为了表达一种半愉悦心情中的无可奈何。其实也就是那么一说,我接着忙去了。
琚宾于杭州 2018.0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