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法语教学存在“教学时间不足”“不适应学习者的多元需求”“学生学习热情递减”“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能力欠缺”及“法英对比教学法开展不佳”等问题。基于“V-D-W-C-R”模式的大学法语翻转课堂改革,以“微视频”“课前展演”“网络空间”“对比学习”及“课题研究”为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课前学习时间最大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课堂效率,促进科研实践与专业课的衔接度。实践证明,该模式符合小语种教学的特点,有利于由“被动”教学向“主动”教学转变,有效缓解了第二外语教学的深层次矛盾,改变了学生“不能开口”的现象,有助于建构有效的课外语言实践体系,促进了“二外”与“一外”的有效衔接,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数字化、自主式和立体式。
关键词:V-D-W-C-R模式;大学法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16-0041-05
大学法语(二外)课程指专门针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第二外语、研究生公共外语、全校公选、双专业(辅修)及夜大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法语课程。以广东省为例,目前学习该课程的在校生人数达2000人以上①,已经形成一定的教学规模,在高校公共外语教学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一、大学法语教学的存在问题
1.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较高要求之间的矛盾
一直以来,法语学生与英语学生相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入学时,法语水平基本为零。然而,社会对法语人才的要求,并不会因为学生的学习起点低而降低。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合格的法语复合型人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传统课堂教学不适应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大学法语课程的学习者来自英语专业本科及研究生、研究生公共外语、全校选修、双专业(辅修)及夜大。后三者的上课时间在晚上或者周末,且常常由于各项活动被打断。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各不相同:有的纯粹为了兴趣而学,有的为了出国留学,有的为了科学研究,有的出于就业考虑。可见,该课程学习者呈现多背景、学习时间不规律和学习目的相异等特点。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提供个性化指导,不能满足多元背景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3.学生的学习热情递减及畏难情绪严重
通过笔者的前期研究发现[1],大学法语课程的学习者出现“学习热情递减”现象。一般第一个学期热情最高,到第三学期积极性往往只有最初的30%。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学生缺乏使用法语的环境。此外,学习者的畏难情绪严重。据调研发现,84%的学生认为法语学习比英语困难。对于法语学习的难点,选择“语法规则”和“词汇记忆”的学生最多,分别占87%和65%。很多学生反映“学了容易忘记,掌握不牢固”。
4.学生的交际能力及文化知识不足
在教学时数的限制下,许多大学的公共法语课程出现“重语法”“轻交际”的现象。在前期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哑巴外语”现象严重,有89%的学生希望进一步提升交际能力。此外,学习者对了解法国文化有浓厚兴趣。62%的学生出于对法国文化的喜爱而选择法语,40%的学生希望能够读懂与法语文化相关的音像资料和书刊等[1]。可见,以文化作为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提高大学法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教学。
5.对法英对比教学法的研究及运用有待增强
大学法语课程的学习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第一外语均为英语,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与汉语相比,英语的思维及词汇更接近法语。因此,对大学法语而言,进行法英对比教学具有积极意义。但受制于师资及教材的限制,目前我国的法英对比教学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该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很少②。根据笔者的前期尝试及问卷调查发现,96%的学生认同通过和英语作对比,以增加对法语语法的理解 [1]。可见,学生对英法对比教学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二、基于“V-D-W-C-R”模式的大学法语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上述大学法语教学中的存在问题,笔者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基于“V-D-W-C-R”模式的大学法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V”指“微视频”(Vidéo),“D”指“课前展演”(Démonstration),“W”指“网络空间”(Web),“C”指“法英对比”(Comparaison francais - anglais),“R”指“科研实践”(Recherche)。由上可见,“V-D-W-C-R”模式,是基于微视频、课前展演、网络空间、法英对比及科研实践的大学法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1.通过微视频制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分组(3-4人一组)进行模拟场景的法语微视频录制,并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部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对所学表达法的吸收和运用。在准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语言互动、练习纠正及情景演绎。该举措有助于引导及组织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小组分工与协作,并在课前进行充分的组内互动、组间互动及师生互动,让各个组员参与进去,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此外,通过课上的视频播放和回放,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法语使用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并为促进学生的相互學习借鉴提供宝贵的资源。
以录制微电影作为改革切入点,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授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把教学的环节优化为“体验参与、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活动学习—展示应用、综合评价”,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的本质由“知识的传递”上升为“知识的内化”。
2.通过课前展演实现课前学习时间的最大化
“课前展演”指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进行“情景对话”及“法国文化”的展示。“情景对话”在本科生法语学习的第二学期进行,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课前10分钟的法语对话。对话结束,表演者需要向其他同学提问,以增强互动,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法国文化”展示在本科生法语学习的第三学期及研究生阶段进行,要求学生选取感兴趣的某个法国文化内容,以PPT的形式,在课前用法语进行10分钟的介绍,并由教师及学生进行提问和点评。
要完成以上任务,学生在课前需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及口语训练,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为促进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口语练习提供了动力,而课上的点评则是对学生训练成果的检验。此外,法语文化资源库的建立,满足了学生了解多元法语文化的渴望,為他们的法语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该模式是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贯彻和实践。在要求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及预习新课的同时,增加对话演练及文化介绍环节,可以将课前准备时间最大化,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提升学生对外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有效解决公共法语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
3.通过开设网络互动空间及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针对大学法语课程学生背景多元和需求多样性的特点,教学团队利用QQ、微信及网络云平台,为学生开设网络互动学习空间,收到良好效果。微信及QQ群的建立,主要以班为单位,有助于教师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开展课下的网上讨论及答疑。网络云平台的作用,则是为学生提供了教学课件及课外学习资料的下载链接,以实现教学资料的共享。网络空间的内容和功能划分必须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如针对本科生的法语入门教学、针对研究生的法语进阶教学、针对考研学生的考前强化训练及针对成人教育的法语学习指导等。
通过与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讨论及互动,教学团队归纳整理出学生对公共法语课程的高频关注热点,建立了“常见问题及课件资源库”“高级法语阅读及法国文化资源库”“考研法语问题和练习资源库”“成人学位考试常见问题及复习资料库”。以上4个基于互联网云邮件系统的资源库,分别针对本科二三年级学生、硕士研究生、本科考研学生及夜大学生开放,很好地满足了学习者的差异化需求。
4.通过课前的英法对比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法语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法英两国几百年的历史渊源造就了这两种语言紧密的姻亲关系,使两者间有着许多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特征具体表现为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的相似性。据统计,英、法两种语言中拼写和意义完全相同的常用词汇超过3000个 [2] 。此外,法语与英语的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等多类句型的结构基本一致。可见,相对于汉语,英语的思维方式更接近于法语。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因此,在法语二外教学中,运用英法对比法,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英语优势,更高效地进行法语教学。
在课前,教学团队会给学生发放法英对比学习资料,以帮助他们利用英语知识,降低其对法语的自学难度,从而加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新的法语知识点的理解。这些对比学习资料包括词汇、句子及语法对比,还有针对法语语法难点的英语解释及例句对照。实践证明,此举收到了良好效果。许多用汉语解释困难的法语语言现象,通过与英语例句的对比,学生往往能够“无师自通”,迅速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并形成良好的法语思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利用英语学习法语的热情。在对比过程中,除了突出英法两种语言的共性,教学团队也注意分析归纳这两种语言的差异,力求把二语对比教学法的负面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并增进学生对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5.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增加与专业课的衔接度
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法语作为公共课,应该努力摆脱在科研能力培养体系中的“边缘化”地位,积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及教师的研究方向,把科研活动融入大学法语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从2013年开始,笔者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结合所在学院学生的专业特长,开设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系列讲座,并指导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法-英文化对比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运用法语和英语进行文献阅读及一手信息收集,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两门外语的使用能力。笔者指导的课外科研实践项目——“法美两国对中国青年群体的文化传播效果对比研究”,成功申请省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这也是对该改革方案的肯定。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跨文化对比的科研实践,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有效地把“一外”英语和“二外”法语进行有机结合,在加强二外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的同时,提升他们运用外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V-D-W-C-R”模式的教学改革特点
1.符合小语种教学特点,翻转课堂模型建构具有针对性
“V-D-W-C-R”模式对小语种教学的针对性及适应性主要体现在:①打破公共外语(二外)教学一直以来以语法讲练为主的传统模式,激发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及研究的兴趣。②将课前准备时间最大化,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③增加师生间的课外互动,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化需求。④充分利用学生的英语优势,提升法语教学的效率。
2.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上讨论区的使用,为学生在课外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与练习提供了条件,从而为课堂的师生互动腾出更多时间,以增加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及灵活性,并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能动性,从而实现从“被动”教学到“主动”教学的转变。
3.开辟“第二课堂”,有效缓解大学第二外语教学的深层次矛盾
对于外语学习而言,课后的练习和记忆是非常重要的。针对高校“二外”教学中存在的“有限授课时间和要求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矛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翻转课堂式学习,开辟“第二课堂”,可以增强师生的课下互动,发挥大学生课外时间充裕的优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以弥补授课时间不足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周期内提升语言水平。
4.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改变“二外”学生“不能开口”的现象
由于高校小语种学生普遍从零开始学习,按照传统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语法及词汇为主,语言操练(听力、口语、阅读)的时间严重不足。法语微电影录制及课前对话展演机制的引入,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创造力及自学能力强的优势,激发他们在课外进行语言实践的能动性,从而有效提升口语水平。
5.以小组为单位,建构有效的课外语言实践体系
建设学习小组,是翻转课堂实施的重要内容。该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生录制对话视频和制作主题介绍PPT,建构有效的课外语言实践体系,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及教师评价3级机制,可以促进组员间的互帮互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进行外语实践交流创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语种使用机会不足的问题。
6.通过对比学习及科研实践,促进“二外”与“一外”的有效衔接
英法对比教学法,是单纯的母语教学法的有效补充。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英法对比学习,可以充分挖掘两种语言间的积极影响,降低理解难度,以提升学习效率,缓解畏难情绪,帮助学生树立“学好了英语,也可以学好法语”的信心。此外,通过结合“二外”法语及“一外”英语的课外科研活动,可以使公共外语课程与专业外语课程进行有效对接,从而最大限度发挥“二外”课程的效用。
7.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的个性化、数字化、自主式和立体式
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该改革举措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便利性,作为学生翻转学习的载体。借助微信、QQ及网络云平台,通过优化学生的在线学习系统及师生网上教学互动平台,不断充实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网络资源库,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的个性化、数字化、自主式和立体式。
四、基于“V-D-W-C-R”模式的教学改革效果
该改革从2010年开始在笔者所在外语学院的2008级英语本科生中进行试点,目前已经在学校大学法语课程中全面铺开,涉及“全日制本科”“全校公选”“全日制/在职硕士研究生”及“夜大成教”4个层次,累计使用学生超过1100人。
1.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升
在总结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教学模型不断被优化和改进,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升。以2010级、2011级及2012级本科法语班学生为例,其法语系列精读课程的期末考试平均分呈上升趋势,说明改革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明显,见图1。
与本科生类似,改革成果在硕士生的法语课程运用以来,其成绩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对硕士生的考查,以口语及阅读能力为主。成绩的不断提升,说明改革对这两方面能力的提升效果明显。图2是该改革实施以来,2011、2013及2015级硕士研究生法语课程考试平均成绩曲线图。
2.学生对教学改革的反馈良好
(1)学生对大学法语系列课程的评价分数稳步提高
从2011-2017年学生对大学法语系列课程的评价分数可以看出,学生对该课程改革模式的认可度稳步提升,说明学生对该模式是比较认可的,见图3。
(2)学生对视频录制及课前展演的正面评价
把视频录制及课前展演作为教学内容及评价参考以来,学生的反响热烈。82%的学生认为:“该作业很有意思,能够在拍电影和演讲准备的过程中增强对法语的感觉,还可以通过视频回看发现自己在发音和用词方面的不足,并加以改进”。75%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其它小组的视频和演讲,受益很大,并更有动力做好下一次的视频和演讲作业”。
(3)学生对网络互动及网络共享资源的肯定
通过课外师生网络互动平台的打造,使很多学生对任课教师更有“亲切感”。他们认为:“老师在网上答疑,就像我们的朋友”“老师和我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感觉很好”“有问题不用总是和老师约时间了,在网上能得到老师的指点,很方便”。对于网上发布的教学资源,许多学生评价:“老师最了解我们的学习程度,放上网的资料都是最适合我们的,不用自己花时间找学习资料了”“共享在网上的学习资料很丰富,可以为课外的练习和拓展学习提供很多帮助”。
(4)学生对对比教学法的接受情况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通过调查问卷发现,70%的学生认为:“英法对比教学法的作用是积极的,因为英语与法语有许多共通之处,通过英语学法语感觉更容易和有效率,法语学习也有助于对英语中法语借词的记忆”。此外,学生普遍认为:“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网上英语教学资源可以独立解决法语的疑难问题”“通过英-法翻译口语练习,感觉说法语更容易了”。
(5)学生在科研实践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教学改革实施以来,随着科研活动在教学中的融入,法语班学生的研究能力不断提升,已经成功申请省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1项。在科研实践过程中,他们的感触是:“使用英语和法语阅读相关文化传播领域的文献,获得一手文献资料,感觉很好”“把专业外语(英语)和第二外语(法语)知识进行融合,能学习到不同思维的研究方法,开拓了视野,锻炼了社会调研及获取资料数据的能力,受益匪浅”。
五、结束语
翻转课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对其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该模式强调“自主学习”及“课外学习”,有效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提供个性化指导等缺陷,为突破外语教学发展的瓶颈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翻转课堂把网络作为课外学习的重要平台,突破了时间、空间及频率的限制,使学生间及师生间能进行充分的课外互动交流,从而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条件及动机需求。在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提升。
目前,国内针对外语教学的翻转课堂研究以英语为主,涉及小语种(法语)教学的研究很少。基于“V-D-W-C-R”模式的大学法语教学改革,充分考虑了大学小语种(法语)教学及第二外语教学的特性,实施有针对性的翻转课堂策略,符合大学小语种教学的特点,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尝试。该模式以“角色转变”“听说训练”“个性辅导”“师生互动”等为核心,提升了大学法语教学的效果,有效发挥了大学“二外”公共课程的作用,并被学生所肯定和接受。
在后续研究中,笔者将从以下5个方面对“V-D-W-C-R”模式进行完善:①建构基于微视频的自主学习激励机制及评价机制;②优化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使用策略;③促进基于“网上讨论区”的课下沟通及分享平台建设;④利用移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汇总式答疑”及“个别化支持”;⑤打造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全天候在线“外语角”及“语法角”等。随着该模式的不断改进和成熟,其成功经驗可逐步推广到其它公共小语种外语课程,如二外日语、二外德语和二外韩语等。
参考文献:
[1]雷霏.广东省法语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R].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研究报告,2012.
[2]王晓侠.法、英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与教学[J].外交学院学报,2003(4):94-100.
注释:
①根据广东省开设大学法语课程的主要9所高校的在校生人数汇总得出。
②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发现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仅2篇:葛曾骧.法、英语对比教学的探讨[J].现代外语,1982(4);王军.浅议法语第二外语教学中的法英对比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8).
(编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