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懿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3)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女性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调查表明,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二。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与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术后乳腺癌患者需要接受身体康复性训练和心理疏导,有效促进恢复身体健康。为进一步了解康复护理干预在术后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康复性训练的60例术后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康复训练的60例术后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患者均为女性,观察组30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43.5±2.8)岁;对照组30例,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46.1±11.4)岁。此次调查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无异议。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术后康复训练以及辅助治疗,观察组加用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1)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入院后,护士应进行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病程、体状况,评估患者病情、心理状态。术前向患者家属告知手术情况,争取支持和配合,交代手术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2)术后康复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情况,监测患者术后伤口有无感染,一旦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出反应。术后24h内指导患者开始功能性锻炼,保持腕部与手指进行关节活动,接着相继开始进行臂膀锻炼,肩关节锻炼,适当给予患肢一定程度的锻炼。随访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记录在册,根据患者康复情况调整康复训练内容和进度。
(3)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根据临床调查,术后乳腺癌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考虑到患者女性居多,护士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对沟通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出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家属交流,争取得到家属的配合,使患者认识到就算是身体缺失也不影响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患者度过心理调整期,建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重新对生活充满希望。
(4)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护士应对其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在生活中避免搬运重物;5年内不应妊娠;化疗期间身体虚弱,应该少去公众场合,避免感染病毒,重视饮食,加强营养,多使用高蛋白事物,增强免疫力;每年定期体检,检测术后康复情况。
(5)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医院应针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编写《术后乳腺癌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实施手册》,并保证护理护士人手一本。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尽量施行以老带新,避免一个组别都是新人。
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了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利用SAS与SDS评分对患者护理干预疗效进行评估;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肢体灵活程度,疼痛感以及生活质量是否恢复病前状态,以此判定临床护理干预疗效。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与SDS评分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的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对比(分)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积极进行康复训练,配合临床护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乳腺癌的危害性极大,若癌细胞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根治性手术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癌治疗方式,能够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延长患者生命。但切除手术以及放疗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降低了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减缓身体恢复的速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术后对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的重要性;术后告知手术情况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监测患者病情发展,检查创口是否感染;给予患者给予家属一定心理指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争取患者家属支持,辅助康复治疗,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训练计划。给予患者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根据此次调查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观察组患者在SAS与SDS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理组状况良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和临床护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术后乳腺癌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意识到手术的重要性,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