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全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昆山 215300
乳腺癌是起源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女性人群,男女发病构成比为1:99,其中尤以40~60岁更年期及绝经前后女性多见[1]。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约为40/万~45/10万,发病率在我国部分肿瘤登记地区中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2]。乳腺癌分期与患者生存率呈明显负相关[3],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为防治乳腺癌的关键。超声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但是早期乳腺癌缺乏典型表现,病灶微小影响鉴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漏误诊可能,故诊断仍具有一定困难性[4]。文章现以2016年5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为例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以乳腺肿块或伴疼痛、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为主要症状表现,临床诊断高度怀疑乳腺癌;②高频超声检查,影像学资料齐全;③行手术治疗或借助影像学定位活检,有明确病理诊断;④签署知情同意书;⑤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①影像学资料不全;②病理资料不全。入选病例均为女性,年龄 25~67 岁,平均(51.3±12.7)岁。
高频超声诊断采用仪器PhilipsIU22、Philips EPIQ5、GE-E8 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5~12 MHz。 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双臂上举,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及腋窝,必要者辅助侧卧位。检查时,患者乳房均匀涂抹耦合剂,探头直接置于皮肤表面,先以二维超声依次对双侧乳房按顺时针顺序,以乳头为中心向外行辐射状扫查,确定肿块位置,观察数量、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衰减及有无钙化等,再扫查腋窝,观察淋巴结情况。然后彩色多普勒观察肿块内部及周围组织血流形态分布。扫描影像上传工作站处理后,对高度怀疑恶性病变,当场请超声科另一资深医师会诊,以二人商议结论进行BI-RADS分类。
观察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归纳总结特征性,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析漏误诊原因。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参照美国放射学院 (ACR)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5]:影像信息不完整,需要召回,结合其他检查再评估——0级;无异常病变显示——I级;考虑良性改变,建议随访——II级;良性疾病可能,恶性率<2%,建议缩短周期随访——III级;恶性倾向,不能完全排除恶变可能,建议穿刺活检进一步确诊——IV级;高度怀疑恶变,几乎得到确诊——V级;病理证实恶变——VI级。该研究拟定BIRAS IV-V级为高频超声乳腺癌阳性诊断。
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诊断参照Alder半定量法,依据血流量分为0~3级[6]。其中,0~1级良性病变可能大,3~4级恶性病变可能大。
96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恶性病变50例(52.08%),良性病变46例(47.92%)。恶性病变中,浸润性导管癌44例(45.83%),小叶癌4例(4.17%),乳头状癌 1例(1.04%),髓样癌 1例(1.04%);良性病变中,纤维腺瘤 22例(22.92%),乳腺增生症 15例(15.63%),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5.21%),囊性病变4例(4.17%)。
96例患者高频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恶性病变53例,良性病变43例。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真阳性41例,真阴性34例,假阳性12例,假阴性9例,诊断敏感度 82.0%(41/50)、特异度 73.91%(34/46)、符合率(定性准确率)78.13%(75/96),见表 1。
表1 高频超声与病理诊断乳腺癌结果比较
超声确诊恶性病变中,肿块最长径约1.3~5.7cm,平均(3.2±0.5)cm;肿块无包膜、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 51例;毛刺征、蟹足样浸润46例;内部不均匀低回声44例,可见砂砾或粗大样钙化15例,混杂回声9例,后方衰减暗区11例,周边高回声晕8例,腋窝淋巴结肿大28例;血流0级0例,1级2例,2级34例,3级17例。
乳腺超声是临床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影像学方法,特别是高频探头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鉴别效果,用于近胸壁处肿块、致密型乳腺、小乳腺等病变诊断比乳腺X线摄影更具优势,效果已普遍得到认可[7]。
超声的软组织敏感度很高,无论是乳腺实性肿块还是囊性肿块,显像效果均理想,数据统计5 mm以上乳腺肿块显像率超过95%,故定位准确率高[8]。不仅如此,超声在定性诊断乳腺肿块方面也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一般而言,良性乳腺肿块多有包膜,超声大多表现为:边界清晰,呈规则圆形或卵圆形,直径普遍偏小,内部均匀低回声为主,纵横比<1,CDFI血流稀少[9];而恶性乳腺肿瘤超声大多表现为:形状欠规则,无包膜,边缘毛刺征或蟹足样浸润,边界模糊,内部因组织成分不同呈现出不均质低回声,内部微小钙化灶,后方回声衰减,周边高回声晕,纵横比>1,CDFI血流丰富[10]。同时腋窝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可以增强诊断乳腺癌的信心,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异常淋巴结超声表现有:呈圆形或类圆形,长径与短径比值<2,淋巴皮质偏心性增厚,淋巴门破坏或消失,淋巴内细小钙化或液化。总之,充分了解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细致观察乳腺肿块的超声表现,重视腋窝淋巴结扫查,高频超声可以高效地进行肿块良恶性鉴别。该研究中,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敏感度82.0%、特异度73.91%,符合率78.13%,与王叶颖等人[11]报道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87.9%)相近,肯定了高频超声在乳腺肿块定性鉴别及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超声诊断乳腺癌存在一定漏诊、误诊率。漏诊的主要原因为乳腺癌早期病灶较小,声像图一般仅表现为无明显边界的弱回声区,无肿块形成。为减少漏诊,超声检查乳腺癌可采用一下优化办法:①提高探头频率,以更好的显示乳腺浅表及细微结构;②乳头溢液患者超声检查不做加压探头,同时检查前尽量避免扪诊和涂片,以充分保留导管内液体,便于超声对比;③选择乳腺专用超声检查条件,通过调节增益、聚焦来加强乳腺正常与异常结构的对比。误诊的主要原因为早期乳腺癌,特别是直径10 mm以下的恶性肿块,缺乏特异性表现,此时的上皮恶变仅局限于输乳管或终末小叶单位内,尚未突破基底膜或侵入小叶间基质形成浸润,因此,病灶边缘较清晰光滑,无典型毛刺征、蟹足征,从而造成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假阴性、假阳性[12],对此,对于超声检查难以定性的肿块,建议结合临床表现或钼靶X线来进行综合诊断,必要时穿刺活检,以提高定性准确率。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能够为乳腺癌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参考,值得推广使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误诊率,对此,建议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应充分进行多切面扫查,加强细微结构观察,必要者联合诊断,以明确特征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误诊,从而更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