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在大千世界中的自我完善与成长
——以影片《道士下山》为例

2018-11-13 21:56苏晓芳重庆大学重庆400044
新生代 2018年24期
关键词:陈凯歌下山师傅

苏晓芳 重庆大学 重庆 400044

人物形象方面:

一个刚下山什么都不懂的小道士,如同刚出生的孩子,怀着赤子之心。他先遇到了西医崔道宁,拜在的崔医生的门下,在医馆里感受到师傅的关爱,人间的温暖,让他的心向善靠拢。师娘与崔道融偷情的行为伤害了他,他本来想向师傅隐瞒真相以保护师傅,结果师傅不但知道了,还被毒死。他悲愤难平,大胆杀人,此时他的内心恶已经萌生。后来又目睹善良的赵心川被师傅彭乾吾暗算杀害,再被彭七子引诱误食毒心。中毒后他显露出内心对师娘的觊觎以及偷盗的欲望,直到周西宇及时将他打醒并帮他解了“恶之毒”。周西宇的武功让他艳羡,于是他拜周为师,后来周西宇被彭七子不慎开枪打死。何安下遵守周西宇的遗嘱找查老板,与查老板一起为周西宇报仇,最后何安下跟随查老板又回到山上继续修炼。

整部影片表面是以何安下为主角串联全片,实际何安下却是游离于所有事件之外的看客。他始终都是以一个孤独的旁观者身份无法融入别人的生活,也就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意义。他在最初犹如一张白纸,是成人外表下的孩童,随着融入江湖,他对内心的七情六欲从懵懂的憧憬、本能的追寻。在崔道宁、崔道融和玉珍的三角情感中何安下虽然杀死了道融和玉珍,表面上是为了替师傅报仇,实际上是他对师娘玉珍的情欲嫉妒在作祟,这才是他内心的真声,这也就是他在湖底看到沉船背后是巨大石雕佛像时的恐惧。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欲念的恐怖力量,而导演在这里只是做了点化,后面的吃毒心、道观偷钱也只是戏谑、荒诞的进行了表现,到最后实现取舍后的放下。 影片对于何安下这个角色内在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处理并不连贯,还没有完成“见自己”就开始淹没在“见众生”中,这大大削弱了观众的移情作用。影片也就只将何安下作为各种江湖事件的串联人物,再现江湖里的人心欲念、善恶罪孽、侠义精神和武学道义。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信息量太大,反而有种过犹不及的含混繁杂、走马观花之感。在我看来王宝强的扮演是影片很大的败笔,他扮演的何安下带着明显的傻根气,他的蠢直和夸张的面部表情并没有诠释出何安下这个角色应有的深度。缺失人物和情节的细腻、饱满度。导演想要说的很多,想要给世人更多的哲学思考,但这些引入通常都是通过人物对白直接呈现,没有引发观众感悟,说教意味太重了。剧情与剧情之间存在很强的断裂感,而情感的展现也并不完备。

崔道宁是何安下遇到的第一个师父,他本是一个修道之人,被红尘爱欲迷了眼转入尘世。他自知一切都为幻境也知道不能长久,因此他放纵着自己对太太玉珍的爱,努力的守着当下。道融,自私是他最大的特点,哥哥的钱,不屑却很贪婪。被宠坏的孩子根本没有对与不对,有的只是想要和占有,他只爱自己。所以,即便占有任何,也并不能带给他快乐

影像造型方面:

陈凯歌在人物在扮相和造型也有刻意为之的设计,而夸张怪异的造型都是人物内里的外化。片中的崔道宁、崔道融、彭乾吾、彭七子等人代表着“入世”,他们的着装与造型多夸张、华丽,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与之相反,周西宇、查老板、老和尚和老道长则是“避世”和“出世”的代表,他们的着装多素雅、简洁。而何安下的造型却在出入之间转换的过程。

其中导演最特别的心思是发型与人物性格的关系。尤其是道宁道荣兄弟的发型设计,颇具象征意味,范伟饰演道宁他的地中海谢顶与道融的超高杀马特发顶的强烈对比,不止指射出了二人在男性能力上的强弱对比,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崔家兄弟两人的性格互补,并将人物性格内核也铲成了两半。一半是道宁的平和与包容,另一半是道融的尖锐与乖戾。而对于玉珍而言,她在爱情和生活也在二者身上各自残缺。道宁与道融任何一方都无法完全令她完全地满足。玉珍既是兄弟二人间矛盾的根源,又是两者间感情的桥梁。

影片的深层意义:

师父让何安下下山就是要他去体验红尘人世,就如我们每个人都要来到世间经受试炼。何安下是生来就被扔在山上的,在山上纯真的环境中修的是行,他的“道”并没有经过检验。他需要进入尘世中,才能真正的出世。下过山的人再上山可能更能够领会山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人成长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善念也好,完善的个人也罢,最终都体现在正常人的生活中,这一宽广的胸怀与状态、就向大自然一样,容纳得下世间万事万物。

陈凯歌试图通过《道士下山》表达他对人生的理解,也是他将古典文化理念与现实世俗烟火的结合,影片虽没有表现出它应有的深刻,但也让我们看到了陈凯歌的诚意与思考。回顾陈凯歌本人的经历,他的人生本身也是一个“道士下山”的隐喻。

猜你喜欢
陈凯歌下山师傅
胖虎下山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别急着将陈凯歌投诉UP主视为“玻璃心”
双下山
陈凯歌不演假戏
雪地里的45分钟
小猴下山
下山的路
陈红、陈凯歌:他负责诗和远方,她负责米面和汤
只会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