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露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辞海》对职业的界定:指个人经过选择并受过一定训练的行当或工作;对发展的界定:指事物由小到大、从浅到深、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对职业发展界定:指个人通过各种职业活动使自身社会资源存量增长以及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提高。有些学者对教师的职业发展的概念界定:它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教师应根据所在学校的环境、自身的条件和学科等问题自觉的、长期的进行自我反思、与同事共同合作等活动,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它所反映的指标内容有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教学工作情况、教师科研情况、教师继续教育情况。高校女性是指在高等院校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文凭,从事教学工作的女教师(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女科技工作者(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女管理人员(行政干部等)、女职员(科室办公人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涌入高校,而且势头不减,在教育系统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知识女性,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她们是中国妇女中主体意识已觉醒的一部分。但与男性相比,高校知识女性在职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等方面依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高校知识女性的职业发展状况呈现出“四多四少”的局面:即教学好的多,科研强的少;副教授多,正教授少;本科教师多,硕博导师少;副科、副处级干部多,正科、正处级的少。目前高校知识女性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满意程度总体来说不是很高,主要因素受到社会、学校、个人和家庭四个方面影响,高校女教师队伍在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们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然而,传统观念对高校女教师的影响依然存在,她们在学校里与男性教师一样面临职称的竞争和职务的晋升,承受着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压力,同时还有承担主要的家庭责任,她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与传统女性一样,需要操作烦琐的家务,并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费尽心思。因此,与男性教师相比,高校女教师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工作与家庭冲突。
人类生命周期是许多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都从不同角度考察人类生命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尽管存在差异,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将人类的生命周期划分为7个时期,分别是胚胎期、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早期)、中年期(成年中期)和老年期。根据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女教师需要经历结婚、怀孕、生子的过程,这是女性不同于男性的地方,作为社会成员,女教师充当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结合高校女性的职业发展路径,可以按照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22岁到34岁为青年期,35岁到60岁为中年期,60岁以后为老年期。
1.青年中期(助教)
此阶段的女教师刚步入大学教师行列,有很强的进取心,对工作热情,乐于迎接职业上的挑战,成就动机强烈,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开始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在研究生教育中没有专门的教学技能训练,也缺乏实际教学行为的实践,步入大学教师行列后只有短时间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培训,不足以应付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技能和经验的双重缺乏,使得教学会占用他们相当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同时,由于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受到研究训练因人而异相差很大,她们势必要经历较为艰难的学术方面的适应过程。此外,由于步入研究者的时间尚短,因此很难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另一方面,由于对其任职学校正式或非正式的权力运作不熟悉,她们往往会承担一定的教学辅助任务或者行政任务,借以熟悉学校的制度和规范,但同时也会占用相当的时间。
2.青年晚期(讲师)
此阶段教师大致处于青年晚期,正向中年期过渡。他们往往承担了较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经验上逐步成熟。在专业能力方面,他们正在积极地发展自身的专业性,随着研究经验的累积,逐渐探索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学术方向。在政治方面,他们比以前更了解学校的权力运作情况,寻求被认可和升迁的机会。由于目前高校正在进行的职称制度、工资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这部分教师承受的压力相当大,工作负担很重。王海翔等人的调查表明,有30.2%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有25.3%的教师认为科研任务繁重,有50.2%的教师认为职称晋升(发表论文)难,有24.5%的教师认为申请课题难[1]。与此同时,她们也要面对前所未有的婚姻及家庭生活带来的压力,适应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跟以前相比,需要处理更多的角色冲突,需要在家庭和事业上作出抉择,对个人的心理、社会技能的要求更高。
1.中年中期(副教授)
此阶段教师多数处于中年中期,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花在备课、上课方面的时间逐渐下降。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对所从事的学科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明晰了学术方向,专业性得到确认,学术地位得到一定体现,大体相当于业务精干型教师。
2.中年晚期(教授)
此阶段教师大体处于中年晚期,对所从事的学科有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某一领域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相当于专家型教师。她们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寻求往校外发展,作讲座、出席各类会议,或者在其他单位兼职或做顾问等。比以往掌握更多的行政权力,更多地参与行政管理与决策。对其事业的成就感到满意,逐渐推脱各种责任,对于大学的服务感到心安理得。不再投入大部分的时间在教学上,对教学与研究的热情有所减少。有可能担心知识过时,与年轻同事有点隔离。经济收入稳定,达到职业生涯的顶峰,加之儿女成年并逐渐离开家庭,生活负担降低。
此时教师进入老年期,其角色与任务出现分化,一部分教师脱离原先的工作,将重心转移到家庭,密切与家人的关系,或发展年轻时被压抑的兴趣爱好,扩大社会交往。一部分教师返聘或从事社会兼职,如果身体状况良好,很可能在退休后的一段时期内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创造力,但由于身体机能的日渐衰退,逐渐不能像以前那样身心全部投入,对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力不从心。
高校女性职业发展晋升离不开职称评审,在现行的职称评审体系中,职称的获得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除了思想品德条件、业绩成果条件、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条件外,资历条件也是作为一道重要的门槛而设置的。
一般应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可短期内认定为助教,但至少需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才能申报评审讲师,取得讲师资格后必须至少工作满3年才能申报评审副教授,取得副教授资格后又必须工作满3年才能申报教授。有资料统计显示,助教的平均年龄为28.8岁,讲师的平均年龄为33.9岁,处于此年龄阶段的女性,刚刚硕士或博士毕业,来到高校任职,一方面要考虑职称评定,另一方面要承担人口再生产及照顾老人和家庭的责任,繁重的教学任务,婚姻及家庭生活带来的压力,需要处理更多的角色冲突。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教师进入到中年期,大部分高校认为认为女性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对她们寄以更高的期望;而在完成科研任务和确定职称晋升条件时,学校又采用与男性教师一样的标准来要求她们,使得女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工作中,学校领导往往无法意识到女教师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义务,在布置任务时也不会刻意进行调整来满足她们的需要。这些带有偏见的社会认知和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使女教师工作与家庭冲突升级。
身体机能的日渐衰退,逐渐不能像以前那样身心全部投入,对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力不从心,身体机能与工作发生了冲突。
学校希望女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有出色表现,家庭则希望她们当好“贤妻良母”,她们自身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多重的角色期待使她们疲于奔命、心力交瘁。因此,改变社会和家庭对高校女教师的双重角色期待,是实现女教师工作家庭平衡的首要保证。汤舒俊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高校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的缓解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当负面事件袭来时,社会支持作为重要的支持性资源应当更主动、更多地去使用。吴雅文等认为,高校女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可划分为客观的社会支持系统和主观的社会支持系统。客观的社会支持系统主要来自政府和高校、社区、工青妇群众团体、心理辅导机构和家庭,它是外界可以给个体提供的外在社会资源。主观体验到的社会支持包括个体察觉的社会支持、个体利用的社会支持和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社会应倡导平等的性别意识,鼓励男性走进家庭,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在家庭分工上努力实现“男女平等”,同时学校工作中给予女教师平等的机会,提升她们的被认同感,从而缓解女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为了使职业女性从繁琐的家务劳动得到解脱,社会应建立更全面细致的家政服务体系,将原来主要由女性完成的孩子看护、老人照料和打扫做饭等家务劳动向社会转移,减轻高校女教师的家务负担,使她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应对与工作上给她们带来的挑战。
高校可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对处于助教阶段的教师,可以加强对其相关专业领域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辅导,使其尽快结合个人特点和专业前景,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找到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的突破口;对处于讲师阶段的教师,往往面临较大的职称晋升压力、工作家庭角色冲突以及逐渐加深的职业倦怠,往往处在心理危机多发期,需要高校投入资源对其展开心理辅导,缓解其事业、家庭的多重压力,正确看待职业发展的阻滞,培养面对挫折时的健康积极的心态;对于退休教师,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要鼓励他们发挥自身专业能力,继续在培养研究生、指导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作用,不仅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有利于其老年期的自我认同和身心健康。
女教师在工作与家庭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应保持与她们配偶之间的沟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方面需要担当的责任,更多地参与到家庭事务当中,彼此分担家庭的责任。同时,女教师可以经常与她们的配偶交流自己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经历的人与事,分享个人的心得体会,使她们的配偶了解到对方在工作中所面临的艰辛与挑战,以获得他们充分的理解与关怀。
高校女教师首先要对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正确的认知,明白社会和家庭对她们的期望是什么,自己应承担的任务是什么,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科学制定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并充分考虑家庭的成长需要可以帮助女教师有计划地应对工作家庭冲突。在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女教师可以确定职业发展和家庭成长的优先顺序,并不同时期有选择性地把时间与精力投入某个领域。努力提高自己的角色能力则可以帮助女教师有效地应对工作家庭冲突,女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教学技巧和科研实力,才能在教学与科研与科研工作中游刃有余并获得成功,她们需要通过自学、参加培训和研讨、短期进修等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她们还要提高自己在家庭角色方面的胜任力,掌握经营家庭的方法与技巧,在烹饪、家居整理和孩子家庭辅导等方面积累更多的经验,同时充分调动其他家庭成员的主动性,共同参与家务劳动。这些努力可以使女教师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更多的任务,从而缓解工作家庭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