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彩璐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本文通过研究国际主要户外越野挑战赛赛事的赛道设计、赞助商合作、媒体宣传、参赛人员构成、奖项、报名费、补给管理与后勤保障等组成部分,希望找到越野赛事成功举办的共同点,为我国越野赛事的发展提供参考。
1. 非官方主导性
通过研究发现,国际主要户外越野挑战赛多为非官方主导,也就是政府不直接介入赛事的运营管理,部分国家地区体育及户外运动管理机构进行例行监管。
2. 资本投入
户外越野挑战赛的成功运营,必须有一定资本的注入。赛事运营方对资本的注入依赖程度非常之高,同时也在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资本募集。
3. 市场化运作
国际主要户外越野挑战赛赛事是一个典型的市场化运作的代表。赛事运营方通过掌握需求来定位发展方向与方式,在运作中找到需求点。紧紧抓住国际户外运动大发展的市场和人类不断超越自己,战胜自然挑战的诉求来进行商业市场化的运作,以需求带动赛事规模与层次的提升。
1. 赛道设计
国际主要户外越野挑战赛的赛道设计一般遵循赛道长度、海拔温度与自然路况的三者结合的原则,通过这些既有客观因素来增加赛事难度和整体吸引力,同时也是与其他赛事相区别的特征。
(1)赛道长度:从马拉松标准距离42.195 公里到330公里或已知更长距离,人类不断在追求人体生理能够承受极限挑战的最长距离。各项赛事在设计赛道之初都通过衡量周边条件及影响因素设计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赛道长度,从目前各项赛事发展的趋势来看赛道长度在100 公里至300 多公里左右,此外赛事领域内并没有关于最长赛道长度的限制。
(2)海拔气温:作为直接影响选手完成比赛的因素之一,海拔与气温是自然界带来不可抗拒的影响因素。其中海拔影响主要表现在高度爬升与大角度坡度等方面。而温度表现主要最高或最低温度,例如恶水马拉松最高气温可达56 度,北极马拉松最低气温在零下30 度左右,同时也有多项赛事的昼夜温差都在20 度以上,这就为选手完成比赛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恶劣自然条件直接影响选手的完赛率与退赛率,所以在国际主要户外越野挑战赛的赛道设计时都会把海拔与气温这两项因素计算在内。
(3)自然路况:通过研究发现国际主要户外越野挑战赛的赛道多以山路为主,伴以高海拔爬升和大角度坡度来增加赛道难度。
2. 赞助商合作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赞助商与赛事的合作是赛事能够成功运营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双方互惠共赢的合作。赛事依靠赞助商获取资本来进行赛事运营及管理,赞助商通过搭载赛事平台进行品牌宣传。目前户外越野挑战赛的赞助商主要来自于运动与户外产品行业,赞助商们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合作:一是成为赛事主体赞助商;二是其他赞助商也会通过赞助参赛选手个人来进行品牌或产品植入的策略。
3. 参赛人员构成
(1)专业选手:在UTMB、巨人之旅、极地长征等成熟赛事中,参赛选手中专业选手的比例最高,他们长期进行专业训练,进行职业化运作,有自己的签约赞助商,相应这部分选手的竞技水平也较高。
(2)业余参与:在户外越野挑战赛中也不乏业余户
户外运动者的参与,在强度和难度比较小的赛事中,运营方会在专业选手参与之外开放名额,接受有过户外越野经历或训练的爱好者进行参赛,例如香港100 公里超级越野跑、环富士山超级越野跑等。
(3)深度体验:对于这部分参赛选手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不仅是在专业素质方面,同时也强调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充裕时间,诸如南极洲100 公里超级耐力赛、北极马拉松等赛事,对参赛选手来说能够完成比赛必然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难得的深度体验。
4. 奖项
国际主要户外越野挑战赛不同于现在其他受大众喜爱,并发展成熟的竞技比赛。它不设立奖金或高额物质奖励。同时少数赛事会对前几名进行奖励,多数赛事设立完赛奖,只要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都会获得完赛证书或纪念品。奖品主要为T 恤、徽章、跑鞋等。
5. 报名
(1)资格申请:主要采用网络申请,由赛事组织方进行核准,其选择标准主要为户外运动经历、个人健康状况等;同时对于更加专业残酷的比赛采用积分晋级选拔,以此来保证赛事整体水平和降低保障难度;同时在赛事中赞助商可以优先推荐选手参与该项赛事,但名额受到严格控制。
(2)报名费用:根据赛事保障难度和赛事商业化程度,不同赛事的报名费用不同,同时赛事运营方为保证自身利益也会对个人参赛和商业参赛划分高低不同的报名费用
6. 补给管理与后勤保障
(1)补给管理:目前国际方面主要采取自补给方式进行补给,也就是说参赛选手自己准备比赛所需装备和物资,分批贮存于赛会设置的补给点,当有需要时自行安排取用。
(2)后勤保障:赛事后勤保障主要集中在餐饮保障、营地保障、医疗保障、搜救保障等方面。
1. 合理定位,争取国际越野跑协会支持
国内越野赛事应明确定位,走差异化道路,寻找赛事独特品牌;同时应该争取与国际越野跑协会进行有效合作,借助其现有平台进行赛事推广。在成熟运营的基础上获得超级越野跑世界巡回赛资格,进一步扩大赛事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2. 赛事整体运营国际化
在这方面不仅要求参赛选手的国际化,同时也要求运营团队的国际化。可以通过参与其他户外成熟越野挑战赛或在成熟赛事管理公司进行学习的方式,并借鉴其优秀经验和国际先进理念;最后也要求保障与技术团队的国际化,不仅要求人员素质达到国际标准,同时也要求设备与机械的国际化,采用先进定位搜救系统,补充多类型多用途车辆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