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拉娃尔·吐尼亚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面,我国决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为了完善人口全面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对人口问题的重大调整。现在我国人口接近14亿,在建国之后有多次的生育高峰期,使得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但是当时我国社会财富还无法支持庞大的人口增长,所以在十二大的时候,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目的就是控制人口增长。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人口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开放二孩政策之后,就会带来一轮新的人口红利,有助于社会教育、医疗带来一定帮助。女性是家庭的重要成员,女性的家庭地位、生活方式与状态,直接关系到我国人口政策实施结果,所以对于人口问题的讨论,必须将女性纳入体系之中,发现政策对女性造成的影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就是要将女性融入到社会价值之中,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现在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然存在,女性除了要工作还要承担家庭重任,二孩政策无疑给女性增加了新的压力。女性本身就处于就业的劣势地位,对于没有生育的女性,将会社会中获得一定的启示,企业会因为要负担女性员工影响成本,而不愿意接纳他们,但是在开放二孩以后,女性可能面临再次生育的情况,所以社会招聘将会偏向于男性。女性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因为自身从事边缘性工作较多,自身利益容易受到伤害,尤其一些企业会在职工怀孕时期将其辞退。所以女性负担负担再次加重,不仅要经历再次怀孕生子,还要进行工作,有些女性对于二孩没有很大意愿,都是被动接受,但是其主体却得不到保证,对于年龄较大的高龄产妇来讲,再一次生育是很危险的,而且因为传统文化影响,女性不仅仅需要照顾生活,还要关照老人,如果再生二孩,就会进一步增加女性压力,对女性造成负面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经过了常年的战略,导致劳动力减少,这对我国的发展极为不利,为了增加劳动力,帮助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我国开始实行鼓励生育,限制打胎与流产,确实起到了鼓励生育的目的。可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政治方面的稳定,工商业的发展,人们生活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人口飞速增长,人口的增加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建国初期,女性就业率是很低的,1950年女性就业比例只有不到8%,随着我国的政策的改进,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国家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政府相应出台了很多鼓励女性走进社会的政策,让其参与到社会建设之中来,规定的女性平等的权利,改变了女性在传统社会章的地位。从原先主要承担家庭劳动,到目前积极走进劳动力市场,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身能量。女性在就业人数上面直线上升,不过因为自身素质不高,所以从事的职业还是集中于不需要技术含量的行业,工资水平也不高,但是社会地位迅速提高,政府也鼓励妇女进行生产,女性的就业数量也不断增加。
这段时期人口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因为人口迅速增长,不过经济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所以给社会发展带去了一定的压力,中央政府开始改变放任生育的政策,逐渐控制人口增长,随着三年自然灾害的出现,粮食签收导致人口死亡率飞速增长,之后又开始了补偿生育政策,期间又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导致人口增长出现了波动。在文革之后生产活动走入正轨,政府开始实行晚婚晚育政策,将晚婚时间进行调整,一对夫妻最多要两个孩子,最好只有一个孩子,这为节育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1980年我国再一次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并且将其推行为基本国策,但是因为跟生育本身相差很远,所以落实较为困难,出现了很多人民矛盾,再经过不断调整,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女性在这一时期认识到自身特点,行为上开始出现女性化行为,不在盲目的进行择业,女性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正规职业中比重也不断攀升,但是却还是处于劣势地位。
计划生育被列入国策是在1982年,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就是晚婚、婚育、少生、优生,让一对父母只生一个孩子,有特殊情况的除外,农村地区可以在一段时间之后生育二胎,但不能够生育第三胎。上世纪后20年我国一直都在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并且一步步强化。进入本世纪之后,我国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计划生育在实行多年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效果,我国生育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准,人口增长速度也较为缓慢。这段时期国家经济高度发展,产业结构也进得到相应的调整,女性教育水准得到提升,科技的进步导致出现了很多新的行业,这些行业往往对智力有着要求,极大缩小了男女之间的差异,给女性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改变了女性就业市场中的地位。不过虽然新兴产业给女性就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但是女性就业跟男性相比还是有着劣势,在巨大压力面前女性往往会选择回归家庭,很多女性自身也保有着这种观点,也是因为这种教育问题影响到了社会就业市场,女性更加倾向于压力较小的职业,造成选择职业的时候有着一定的约束。政府采取了很多保护女性权益的手段,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现在女性在思想上面得到了增强,也认识到只依赖另一半无法满足自身要求,只有努力充实自己才能够在社会中有一席之地,所以这一时期女性就业问题逐渐好转。
从2013年开始,我们开放了二孩政策, 人口幅度变化较小,劳动人口数量也有所下降,因为开始了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各个省市都开始接纳夫妻二胎的申请,但是这种申请并没有发范围的出现,总之二胎政策大范围的实行还有一定的困难,这也为二胎政策的实行提供了一定阻碍。二孩政策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成为了目前社会的主流,女性在就业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企业面临着又一次的人才流失,本身女性在就业市场就处于弱势地位,很多企业担心女性二次生育影响工作,所以原先已婚已育的女性也成为了弱势群体。很多企业以各种理由对女性进行调岗行为,严重侵犯女性权利,女性在面临生育二孩的时候,会造成一短时期的经济收入减少,自己事业前景也变得较为迷茫。所以女性应该做好自身规划,将生育的影响降低,提高自身素质,保持自身竞争力。
首先女性在生育孩子的时候,需要承担怀孕、哺乳以及养育的所有过程,往往70后对于二胎的意愿更强,但是因为自身年龄问题,身体机能大不如前,已经不利于再次生育,加上高血压、高血糖等问题,都不利于生育,高龄产妇也容易流产或者停止发育的情况,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其次中国女性还有一部分是非正规就业,尤其在目前经济结构改革时期,女性工作收入较低且没有保证,流动性也较差,这时女性选择生育二孩就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女性会自主选择离开工作岗位,这种选择的女性越来越多。最后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性别歧视,女性处于一定的劣势地位,全面二孩政策为女性的生育又一次带来了一定成本,企业更加倾向于招收男性员工,加大了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当女性完成生育回归岗位之后,女性自身能力也有所下降,竞争力不足,职业满足感大大降低,这些因素造成女性更愿意回归家庭。
第一是女性就业能力下降,女性在生育完二孩之后,就业能力有所下降,女性整体生育过程较长,这个过程女性一直处于受保护状态,但是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降低自身的竞争力。因为女性怀孕期间是离开工作岗位的,如果是一胎的时候,女性年龄不大,各方面压力也较小,会很快的回到自身岗位之中,逐渐能跟上岗位的节奏,生育二胎的时候,女性的身体机能与大脑运转都会变慢,加上离开工作岗位时间较长,不再适应工作环境,使得女性工作量降低,而且在二孩生育之后,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兼顾家庭问题,让女性不得不将自身注意力集中在家庭之中,相应在工作中的注意力就有所减少。第二是女性知识结构更新不及时,女性受到教育的机会比男性较少,女童的入学率明显低于男童,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教育的机会更少于男童,而且女性生育对自身与家庭都很重要,很多女性在生育之中都很小心,对于工作往往就不重视了,在这环境之下很难进步,女性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所承担的角色也多余男性,知识意识较为淡薄,使得女性就业竞争力大大降低。
第一是家庭取代了工作,女性本身就有特殊的身份,这给女性带来了很多困扰,女性在怀孕期间,工作效率自然而然有所降低,而且二孩恢复的时间也更长,企业这是就会在选择员工的时候偏向男性,这使得女性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更加不利,而且传统思想在经过了社会发展之后,已经不适应目前社会状况, 女性一方面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父母,处理家庭琐事,承担很多家务劳动,这让女性有着很大的压力,所以只好将重点从工作转向家庭。第二是薪资问题,我国女性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层次也有所提升,但是就业歧视一直存在,女性就业率明显低于男性,主要原因就在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被逐渐取代,产业结构的冲击对女性更大,女性也更容易失业,所以只好将工作重心放在家庭上面。我国女性也有一部分属于非正规就业,目前这种趋势更加明显,非正规就业收入明显低于正规就业,主要就体现在薪资待遇方面,这种差异就让女性感觉到就业歧视问题,付出同样的劳动却没有同样的待遇,削弱了女性就业愿景。
第一是性别的歧视,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让女性在家庭中付出更多精力,承担更多家庭压力,加上自身在生理与心理上的特点,使得女性在职场上面处于劣势地位,有些具有挑战性的行业望而却步,认为这类行业不适合自己,女性的感性思维比男性较高,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女性创造价值往往也是低于男性的,根据相关调查,同一界别男性员工比女性员工多创造更多效益,所以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明显倾向于男性。第二是非正规就业的增加,非正规就业就是收入不稳定、没有社会保障的职业,女性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数量超过男性,因为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女性,所以女性正规就业就会较为困难,女性职业质量不断下降,而且因为传统观念问题,女性在家庭付出更多精力,所以选择职业到时候更加要兼顾家庭,容易进入非正规就业领域。
应该讲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基本政策之中,男性跟女性的差别,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造成了社会性别差异,这种差异在更多领域出现就造成了性别歧视,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性别意识纳入到基本政策之中,促进男女健康发展,增加女性决策层的比例,保证女性的利益。在政策执行方面也应该引入社会意识,作为政策执行主体,需要具有社会性别意识,了解男性之间的区别,有针对性的执行政策,作为政策执行者认识到性别差异,才能够公平的执行政策,否则政府政策仅仅停留在表面。执行女性权利政策的时候,需要配合其他政策一起实行,做到协调统一,让企业管理层也了解两性差距,更好的配合政策进行。
女性一直以来都忙于家庭琐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解脱了部门女性,让其实现自身价值,但是在全面开放二孩之后,政策对于女性又有了负面影响,从家庭上面来看,男性也是家庭成员之一,也有抚养孩子的责任,应该在二孩生育问题中承担自身责任,给予女性足够的重视,减轻女性生育的负担,适当对女性进行心理辅导,处理好各方面适宜,在女性进入职场之后对其进行帮助,让生育二孩的影响降到最低,另外生育对女性有着重要影响,家庭中如果缺少男性就会加重女性负担,也会对孩子性格造成偏差。加大社会的宣传力度,随着目前自媒体的出现,给社会的文化、政治都带来了一定冲击,利用这类冲击,宣传男女平等,让女性适应自身角色,抛弃原先的传统观念,重新认识自身价值,承认男女平等的社会价值,才能有效推进社会进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职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原先行业之中,就业结构发生了转变,女性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业选择,而且男女生理上的差异越来越小,女性凭借自身优势可以胜任很多职业,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拥有知识的劳动者成为了社会主流,这对女性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现代社会的格局,女性要对自己有着新的认识,观念上不断更新,做好创业的准备。积极鼓励女性创业,宣传创业的观念,改变传统就业理念,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积极创业,增强女性独立性,也为女性创业提供资金,成立专门的基金与优惠的贷款政策,吸引女性创业。
每一名女性都应该树立正确就业观念,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不再将其局限于原先行业之中,甚至一些领域之中比例差超过男性,选择一个行业做一辈子已经不适合目前社会了,女性应该跟着时代发展,树立出新的就业观念,跟随着时代潮流,观念上也要不断进步。女性作为生育主体,生育对自身工作必然造成影响,所以女性应该做好自身职业规划,女性在生育之前跟管理层进行沟通,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因为生育问题造成企业用人紧张,在怀孕期间也应该保持自身学习能力,等到回归职场的时候不至于有较大的心理落差,适当的学习保持自身的能力,形成自身的竞争力,生育期间的工作保证顺利交接,也为自己回归岗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