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化学学科素养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变化

2018-11-13 23:14田露露遵义航天中学恒大分校贵州遵义563000
新生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氢氧化钠化学核心

田露露 遵义航天中学恒大分校 贵州遵义 563000

多年来,我国提出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主要是因为评价体系和课程体系不配套,导致素质教育被分数束缚,应试教育仍活跃在舞台上.2014年,我国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使中国教育再一次进入教育改革的高潮.核心素养的宗旨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

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科目,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思考任教学科的本质是什么?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于是基于学科特点,适应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便产生了.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科学教学有两种层次,低层次的教学是"以获取科学知识为核心",高层次的教学是"以学生认识发展为核心".在应试教育活跃的时代,教师们往往从事着低层次的教学,并在低层次教学中有所收获.随着核心素养的呼吁声到来,以及它对考察宗旨的冲击,教师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呢?

(一)教师需清楚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化学是一门中心的 、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知识是有概念原理的,也是有价值取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了解化学学习的价值,通过"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正面阐述化学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同时能够正确理解化学,形成正确的观念,并主动参与社会决策,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具体的知识与融合,关注知识获得的方法、程序,形成的思想观念,表现技能的手段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落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二)教师们需要探索化学启蒙学习的规律.譬如思考以下问题:初中化学为什么说是"启蒙"?化学启蒙的任务是什么?化学教师如何进行启蒙?于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进行视觉转换,在进行教学时,应看学生的过去,看学生的学习状态,看学生的未来,关注学生,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等,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将新课当成旧课上.如学习化学变化时,可从蜡烛的燃烧入手.学习微粒的运动时,从走进花园闻到花香入手.学习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时,从可乐的酸性入手等.

(三)注重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培养;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从学科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 ,而化学知识的结构化则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关键环节.国家课程改革专家王祖浩教授认为,化学学科知识的结构化主要有三种形式 :(1)基于知识关联的结构化 ,它是按照化学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和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 (2)基于认识思路的结构化 ,它是从学科本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过程的一种概括 .(3)基于核心观念的结构化 ,它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及其认识过程的进一步抽象,使学生建构和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 .建立结构化思维,目的是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以已有知识经验为支架展现知识,按学生的认知顺序链接接知识,基于问题关联和引申新知识,建立思维框架合理迁移知识等.即建立思维模型,多路径解决问题.

(四)重视真实评价.

"真实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评价方式 ,是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评价,它要求学生应用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真实情境 或模拟真实情境中的某项任务 ,通过对学生完成任务状况的考察来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问题解决 、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如在进行氢氧化钠的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情境:

提出问题:实验室老师准备用这瓶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但由于不清楚这瓶固体是否变质,不敢轻易使用,你能帮帮她吗?

任务:请检验这瓶固体的成分

于是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完成任务.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我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状况如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交流合作等方面,及时给予评价.

(五)重构问题教学;问题是化学教学转型的推动力,教师教学时,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创设新的任务,提出学科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这样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跨学科思维的能力,在新情境中完成推理并迁移,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联系,从而解决复杂的、新的学科问题.这样能更直接、更真实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化学可以以社会事件、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工业生产、化学史料、学科前沿等视角实施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氢氧化钠变质的问题上,我通过问题对他们的思维过程进行再现:

提出问题: 你们对这瓶固体的成分是如何思考的?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做出猜想:猜想1:没有变质,还是氢氧化钠,猜想2:部分变质,有氢氧化钠也有碳酸钠 ,猜想3:全部变质为碳酸钠了.

你如何证明是否变质? 证明是否有氢氧化钠存在,可加入盐酸 追问:选择盐酸的依据是?加多少?目的是什么?你们得到的现象和结论是? 追问:氢氧化钠变质情况如何呢? 你是如何探究的?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或者氯化钡 ,若沉淀,在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 追问:加氯化钙或者氯化钡的目的是什么?为何不加入氢氧化钙或者氢氧化钡?上层清液中加酚酞又是什么目的?你们得到的现象和结论是什么?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让思维过程再现,教师可针对具体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真实评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如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进行化学教学

(一)以核心知识和主干内容为中心.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应该应用初中化学核心知识和主干内容统领初中化学教学,帮助学生从具体的事实、概念、原理、反应、用途等繁杂而散乱的知识中跳出来.学生的学习重心应该从记忆性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

(二)使用原始材料作为教学载体.教师应该将"以试题"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原始材料"为主的教学.原始材料是指调查中收集到第一手资料或是在实验观察中的原始记录,如化学应用、工艺流程、媒体报道等.原始材料更加接近真实世界,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现机会,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科学概念和规律只有在原始的问题中才有生命力.且原始材料具有非线性、非预设性等特点,更有利于学生展开有效的探究学习.

(三)重视化学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化学教学应该还原化学实验的教学价值.教师应该从课本实验的记忆转移到培养探究能力、提升创新意识这个方向.重视探究精神的塑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引导学生意识到化学反应是可控制的,化学实验经历了从散乱到控制、从粗糙到精确、从低级到高级的文化变迁.化学实验是有目的的、精确的控制技术.

(四)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获得知识的结果.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注重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设计.如进行认识化学变化的专题复习时;(1)进行常见的化学变化的复习,学生描述现象,并书写化学方程式.对学生已学知识进行巩固.(2)引导学生从反应物、生成物、条件等角度分析化学变化,引导学生化学变化的认识角度是很多的,它可以体现反应物的性质,体现生成物的一种制备方法.同时了解化学反应是可控的.(3)展示该变化的微观模拟图,从微观本质上认识该化学变化,让学生建构"宏观体现微观,微观决定宏观"的思想,建构微粒观.(4)通过真实情境引入量的计算,应用该化学变化,引导学生从定性到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量的关系的,通过控制反应的量,可以控制反应.这样的教学实践,促进了学生的认识发展,有利于学生建构思维模型,通过迁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重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教学不能停留在收集、记住事实这一层面,应该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依据目标设计实验、基于证据分析做出推理判断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处理好观点、证据、结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分析推理法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来解释化学现象、解释化学本质与规律.

(六) 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尊重客观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化学史实蕴含丰富的化学思想方法和观念,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史实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结束语:

现在的化学教学从只关注核心知识到关注核心技能,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化学教学逐渐开始关注学生的长久发展,重视学生在真实情景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件非常值得研究的事.相信随着化学教学的改变,化学学科的科学价值将得以体现.

猜你喜欢
氢氧化钠化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