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铺出脱贫路

2018-11-13 18:14
核桃源 2018年5期
关键词:马鹿苍山村民

姚 静

2018年3月8日,首届苍山西坡杜鹃花节在漾濞彝族自治县一个叫马鹿塘的山村拉开帷幕。从此,漾濞彝族自治县又多了一个节日。

杜鹃花节,顾其名,思其意,自是美不胜收的一个花之节庆。

马鹿塘是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石钟村委会下属的一个村民小组。单从自然环境来看,这个小山村得天独厚,位于海拔2700米左右的苍山西坡,四面溪涧奔流,野花漫坡,芳草葳蕤,一派纤尘不染的世外景象,令人徜徉,流连,不舍……可是在2011年以前这里没有公路,与外界相通的是一条羊肠般的泥土小路,闭塞落后的交通状况让马鹿塘美丽的自然风光成了深闺之秀,鲜为人知。人背马驮成了这里原住居民祖祖辈辈的日常。马鹿塘也就成了石钟村最为贫困的一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3户人家,其中7户低保户,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孤儿,仅有的1户一般农户是原社长张国树家,他觉得全村都是低保户没有脸面,自己主动放弃了低保。全村42人中文盲占了32人,半文盲或小学文化仅10人。这不多的几个数字,却足以让人惊心。贫困,落后,在这里大行其道。

马鹿塘悄然在苍山西坡的山坳里繁衍生息了600多年,以自给自足的农耕模式,缓慢艰难地追赶着外面世界发展的脚步。

杜鹃花节,让马鹿塘这个悄无声息的小山村跃入人们的视野,原来在苍山西坡还有这样一番异景奇观。满山坡的杜鹃花,像一条条招摇的丝巾,明艳妩媚,成了苍山西坡一张夺目的名片。

说起马鹿塘首届杜鹃花节的举办,就要说到苏常育,这个节日的源起,筹办都与他的努力不可分割。

苏常育,一个极普通的名字,没有深奥的意味,也不具婉转的音韵。

苏常育,一个极平凡的人,中等个子,圆脸,一脸亲和的表情让他极易淹没在人群中。

苏常育毕业于云南大学法律系,从警多年,先后在漾濞乡镇派出所,城区派出所,县公安局等部门任过职。如果不穿警服,戴着眼镜的他看上去就是一介书生,温文尔雅,可是翻翻他的简历,却让人不得不叹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他所到之处都是赞誉和成绩。作为一个警察,他认真履行本职工作,维护社会治安,化解矛盾,扶弱济困,先后荣获省,州、县各级部门表彰奖励26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丰硕的成绩和荣誉一直伴随着他。他先后担任过龙潭中心派出所所长、平坡中心派出所所长、城区派出所所长,公安局办公室副主任,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等职务。据粗略的统计,他扶弱济贫千余次,捐款3万多元;组织,参与破获各类案件500多起,打掉犯罪团伙16个;与同事协心齐力,破获毒品刑事案件3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人,缴获毒品海洛因48177克;收戒吸毒人员54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9人,社区康复人员6人,社区戒毒人员13人。

这些数据点点滴滴记录着苏常育作为一个警察的日常,也在点点滴滴之间树立起一个优秀警察的形象。

2016年,漾濞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全民投入参与,苏常育被安排到漾濞县苍山西镇石钟村担任整村脱贫项目工作组长,离开了熟悉的公安一线,投身于全然陌生的领域,从事脱贫攻坚工作。

苏常育第一次来到石钟村,就深深爱上了这里的山水,起伏的山峰,迷人的草坡,芬芳的花海,一草一木,一石一沙都有着世外仙境的秀美和纯净。但是这里落后的交通水电,闭塞的文化教育,单一的产业结构,低下的经济收入组成了两个硕大的字:贫困。这让苏常育陷入到深深的忧虑之中,如何带领着这些纯朴善良的人们摆脱贫困,走上富庶之路?成了他日思夜想的问题。

务实——一直是苏常育的工作风格。在公安一线工作时,他凭着这两个字预防制止了一起又一起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一方百姓和谐平安的治安环境;在担任禁毒大队教导员时,他凭着这两个字侦破了数起涉毒案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生死考验。如今他是否还能够凭着这两个字击退贫困?

苏常育在石钟村做的第一件事是摸村情。

他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走村访户,奔波在石钟曲折不平的山路上。他走进一户又一户人家,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极积为他们寻求脱贫致富的路子。他还走上田间地头,蹲在田埂上和农民们商讨如何增收促产的办法,栽种什么才能提高经济效益。石钟村的村民很快熟悉了这个穿着警服,一脸和气的扶贫工作组长,路上田边遇到了都十分亲热地和他打招呼,长者把他当作自家侄儿,同辈把他当作自家兄弟。在这样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中,苏常育的工作有序地开展起来。

吃透村情之后,苏常育和工作队成员一起明确了整村脱贫的工作思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重点投入,大力改造;异地搬迁是拓展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亟需提上日程;依托自然资源,种植经济林木和中草药可以切实增加农户收入,要积极提倡;利用苍山西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开展特色旅游,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还有不忘智力脱贫,夯实当地教育基础,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思路明确了,苏常育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做了。

理论付诸实践其间自然是困难重重的。

苏常育在石钟村公所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墙上写下了一条标语:铁肩担道义,脱贫铸警魂,以此激励所有的扶贫工作队员奋力拼博,力争在一年时间内完成脱贫任务。

当务之急是修建公路,顺畅便利的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幸福生活的开端。

2016年9月15日,石钟村主干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在苏常育和扶贫工作队员的宣传动员下,这条公路的修建得了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修建公路侵占了许多农户的水田和旱地,近3200棵核桃树被砍倒,却没有一户人家提出异议和赔偿要求,这条公路在“零赔偿”的情况下全线贯通。在修建过程中,几乎家家户户都出工出力,全是分文不计的义务劳动。村民们弃私利,顾大局的素质和觉悟让苏常育倍感欣慰,也让他对整村脱贫充满了信心。

看着崭新的公路一点一点地往前延伸,石钟村民们心中的梦想和希望也渐渐变得具体了。有正准备起房建屋的人家,主人高兴地说:“路通了,建房材料就可以直接运到家里了,省得人背马驮。”有专门发展养殖的人家也高兴地说:“以后生猪出栏,收购买卖就方便多了。”还有几户人家开始筹划买汽车的事情了。苏常育在一旁听着村民们的对话,也是满怀的欣喜,这样纯朴的人们,他们理应有更好更美的生活。

石钟村主干公路在3个月内就基本完工,紧接着各村小组的村组公路也开始施工。苏常育多方争取筹措资金,在“十三五”期间将石钟村的公路全部硬化,是他的目标之一。

2017年1月,石钟村松家院至马鹿塘的公路全线贯通,马鹿塘终于有了一条通往外界的平整的公路,这也标志着石钟村全面摆脱了陡,窄,烂的落后交通状况。

通往马鹿塘的这条公路,可以叫作通往花海的路。

每年春天,马鹿塘的山野上都会开满杜鹃花,红,白,紫,粉……把苍山西坡装点得格外明媚娇艳。那一株株大树杜鹃擎起满树红花,如盛放的焰火,如燃烧的火把,开出一山惊心动魄的气势来。也有低矮妩媚的杜鹃花树,傍着山溪,依着河谷,花色浅淡,羞羞答答地顾影自怜。

马鹿塘是一个天赐的大花园。

利用马鹿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是苏常育的另一个目标,这也是后来杜鹃花节的源起。

石钟村委会下属14个村民小组,马鹿塘是最贫穷的一个村民小组,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自给自足的农耕模式让经济发展滞后不前,但马鹿塘又是富裕的,它位于苍山西坡,是“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交汇的地方,属于国家自然环境重点保护的区域。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纯净的自然风光是它独有的特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好这一点,马鹿塘的村民脱贫将不再是难题。

整体住房搬迁是马鹿塘特色旅游产业发展走出的第一步。

马鹿塘村民小组地处紫阳河的坡体上,坡陡沟深,坡度为50至75度之间,地质条件差,山体严重风化,在雨季时刻面临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一些村民的住房已经出现地基下沉,房屋拉裂,墙体倒塌等险情,村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住房安全极需解决。在村民的强烈要求下,苏常育组织召开了五次火塘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反复讨论利弊之后,本着安全第一、尊重生命,避开灾情的原则,同意马鹿塘村民小组全体成员的要求和村民小组的决定,同意马鹿塘村民小组共13户41人因灾将住房集中搬迁到马鹿塘李子园居住。经过逐级上报,镇、县、州、省人民政府同意,将其列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搬迁。《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评审通过,在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于2016年4月14日开工建设易地搬迁点,搬迁地位于李子园,建房土地由该村小组张国树家无偿提供。

在政府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支持下,加上自筹资金(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户均6万元,随迁户补助户均1.5万元;因灾搬迁每户补助2万元;搬迁农户每户可以贷款6万元,最长20年还清),马鹿塘村民小组的新房梦得以实现。

李子园是马鹿塘一块较为开阔的平地,在国家扶贫政策的促进下一个崭新的山村出现在这里,13幢二层楼房整饬地排列在山坡上,宽敞的水泥路通往各家门口,路旁是新栽的樱花树,绿叶初萌,充满生机。

苏常育向探访这个移民新村的人们介绍了远景规划。马鹿塘地处苍山西坡,属国家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发展原生态旅游。这13家易地搬迁户将以家为单位,开办农家乐,开发吃住玩一体的旅游业,给外地游客提供体验山居生活的条件。因为山高路远,人迹罕至,马鹿塘的生态环境一直保护完好,为其免遭破坏,13户易地搬迁户的猪鸡牛羊等牲畜将留在原居住地养殖,一概不许进入安置点,安置点唯一允许饲养的是蜜蜂。

马鹿塘——一个只有清风与流云,山花和蜜蜂的山寨,听着就令人神往。

在原生态旅游业的带动下,当地的土特产:苍山贝母、野山椒、大豆、蜂蜜、火腿等等也将走向外界,通过农家乐,互联网等渠道走进人们的视野,更多的人将分享到马鹿塘的美景和美味。

苏常育深爱着这一片土地,马鹿塘绝美的景色,原生态的特产,不应该藏在深山,应该让更多的人知晓,来欣赏,来品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的野花鲜草,山溪流云,这里的苍山贝母,美味大豆,蜂蜜,火腿……都是天赐的资源应该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一个富裕美好的未来。

杜鹃花节的构思由此而起。

2018年春天到来的时候,马鹿塘首届杜鹃花节隆重揭开了帷幕。

山欢水笑,这一方亘古沉寂的土地迎来了络绎不绝的车辆和游人,满山的红艳山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节日。这是一个载入马鹿塘史册的日子。

开幕仪式热闹隆重,舞台上人们载歌载舞,尽情表达着对这安康盛世的赞美之情,对扶贫政策的歌咏之意。

马鹿塘村民小组刚搬迁到李子园的13户人家打开了大门,摆出一桌桌当地的特色菜肴,用天然的美味迎接远客,歌尽情地唱,酒尽兴地喝。

这一天的马鹿塘花如海,人如潮。

这一天苏常育忙得脚跟不落地,既要指挥布置会场,又要招呼远方的客人,还要接受采访,介绍村情,美景,当地特产……但他在忙碌中快乐着,第一届杜鹃花节的成功举办,意味着马鹿塘特色旅游业将走向正轨,迎来更加开阔的发展空间。

苏常育说,马鹿塘不仅春天有花开,其余的季节也是美不胜收的,夏天碧树绿草,秋天红叶漫坡,冬天雪花飘飘,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赏,有美味可尝。这里的每一棵草,每一朵花,只要你沉下心去端详,都含着诗情,蓄着画意。苏常育这个身着警服的男儿有着一副侠骨柔肠,对这一块土地满怀深情。

首届杜鹃花节成功举办后,苏常育不辞辛劳,由漾濞县文联联络,邀请了一批作家,诗人和摄影家到马鹿塘采风,希望通过他们的眼睛再现马鹿塘的美景,希望通过他们的笔和镜头让马鹿塘的美景成为文字和图片,更加广泛地流传开去。

那一天,我混迹在作家,诗人和摄影家中随同前往。

马鹿塘万山红遍的杜鹃花海我每年春天都会前往拜谒,可每一次见到依然震撼。这是真正的花之海洋,从山脚至山颠,从山谷到山坡,一株接一株的杜鹃花树,它们相互靠着,挨着,挤着,依着,都缀满硕大的花朵,开得灿烂无比,似彩绸,如落霞……都是太落俗套的比喻。这神赐的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大气壮观,让我禁言无语。

苏常育极力向作家朋友们推荐了“金刚”和“睡美人”这两个景点。

“金刚”是一块巨大的山崖,远远看去酷似一个大猩猩,故名“金刚”。“睡美人”是一座山,其状如一依枕而卧的美人。苏常育说:“把美人与旁边的金刚联系起来,可以写一个金刚守护美人的故事啊。”言语间我们能感受到他对马鹿塘爱之深,情之切,希望马鹿塘路边的一块石头,都能附上一个动人的传说。

这次随行,我额外的收获是到了杜鹃花蜂蜜养殖基地。基地尚是雏形。一座小石屋悄然立于花海之中,数十窝蜜蜂散落在花树下,小蜜蜂们嘤嘤嗡嗡,飞出飞进忙着采蜜。石屋和蜜蜂给深山幽谷添了几分烟火的气息,越发显得诗意勃发,画情浓郁。大伙都喜欢上这座小石屋和蜂巢,纷纷在此留影纪念。

我们不难想象在这一山花海中,这个基地的发展前景是宽阔辽远的,以杜鹃花为主要蜜源的优质蜂蜜,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空间。

石钟村小学位于石钟村委会旁边。全校共有学生167人,其中住校生就有109人,仅有的一栋教学楼用作教室和学生宿舍,再无多余,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

苏常育时常循着孩子们郎朗的读书声走进校园去看看,他看到狭窄的教室,拥挤的课桌;学生宿舍里,两个孩子睡在一张床上;没有餐厅,孩子们就在一个露天大棚里就餐;城里学校有的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图书室,实验室等等,在这里都是奢求。

治贫先治愚,治愚靠教育。只有教育才能切断贫困的根源。改善石钟村的教育现状,完善学校的配套设施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苏常育很快将石钟村小学的情况向漾濞县公安局党委作了汇报,在单位和领导的支持协调下,2017年3月石钟村小学得到了爱心企业游兔网络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王昇先生300万元的捐赠,用于扩建校舍。

一幢崭新的综合大楼在石钟村小学立了起来,餐厅有了,图书室有了,实验室也有了,还有了方便孩子们洗澡的浴室……石钟村小学终于摆脱拥挤狭窄,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

游兔网络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以后将继续致力教育扶贫,帮助石钟村小学解决实际困难,一定要把这所小学建成山区最规范的学校。

教育是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能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苏常育深知这一点,他积极依靠组织和社会力量,为石钟村小学争取到改善教育教学环境的契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的办学困难。

苏常育还重视科技扶贫脱贫,他积极争取到大理俊杰职业培训学校的支持,对石钟村的贫困户进行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现在石钟村有科学规范,设施完备的养猪场,赛马养殖基地,杜鹃花蜜养殖合作社等产业。养猪场严格按照科学方法管理,有消毒室,肥猪圈,种猪圈,保育室和产房等,还有通畅的排污系统和病死猪处理处。石钟村赛马养殖基地成立于2009年,现在规模扩大到有厂房1000多平方米,马匹70多匹,其中优质赛马9匹,体形优美,身姿矫健,即便关在马舍里也不难想象它们驰骋原野时的雄姿。另有骑乘马4匹,其余为肉马。赛马养殖基地配有专职的饲养员和训马师。

在州农科院的支持下,石钟村还建起了苍山贝母种植基地。苍山贝母是珍贵的中药材,前些年人们缺乏保护意识,过度采挖,给这一珍稀植物造成严重破坏。石钟村苍山贝母基地的建立不仅拓宽了人们脱贫致富的路径也有效地保护了这一珍稀资源。

自从驻村扶贫以来,苏常育就很少回家,1000多个日夜他驻扎在石钟,“不愧对岗位,让群众认可,为未来奠定基础,不留遗憾”是他的信念。就凭着这一信念,石钟村的扶贫脱贫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业绩突出,能够对症下药地消灭贫困。

苏常育,一个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的人,一个在扶贫路上奋勇当先的人,他的身后是拧成一根绳的扶贫工作队队员,是精诚团结,深明大义的石钟村村民。在漾濞这一块土地上,像他这样的人很多,像他们这样的扶贫工作队很多,像石钟这样的村寨很多,乘着精准扶贫的春风,这块土地正在日新月异,改天换地。

猜你喜欢
马鹿苍山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藏族母子接力守护马鹿高原精灵有了“家”
苍山
苍山脚下
请叫我党员
光影杰作 黄金马鹿
吕敬人连环画《括苍山恩仇记》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