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波
(湖北省十堰广播电视报社,湖北十堰 442000)
广播电视报是依托广播、电视等声屏媒体而兴起的纸质媒体,这种性质也决定了广播电视报对电视和广播的依赖性,“专利”刊登电视节目预告也成为广电报的最大特点。在我国,广播电视报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彩色电视的普及,人们对于电视的关注程度空前高涨,那么对于电视节目预告的需求程度也逐步提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以刊登电视节目预告为主的广播电视报应运而生,并迅速受到家庭的欢迎。以《十堰广播电视报》(以下皆称《十堰周刊》)为例,发行最高峰曾达到周发行量7万份,对于城区只有30多万人口的十堰来说,几乎做到了户平一张报纸的普及量,在当时的情况下,《十堰周刊》无疑是十堰的几家强势纸质媒体之一,从其广告量上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当时《十堰周刊》尽管是周报,但企业和商家要想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必须提前预订版面,有的甚至要找关系,“走后门”。但随着互联网普及,特别是新媒体的繁荣,纸媒陷入普遍的生存危机,广播电视的生存状态每况愈下,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进入90年代未,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全国的广播电视报都在走下坡路。发行量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读者群减少,广告量锐减,这些都成了摆在广电报人面前的现实问题,广播电视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可以说,现实已经把广播电视报挤进了生存的夹缝之中,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日报、晚报、都市报的冲击。如果按照严格的分类标准来说,广播电视报是一张专业报和行业报,它的这种身份决定了它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是狭窄的,而这种局面又遭到了日报、晚报、都市报的冲击和分割。以《十堰广播电视报》为例,前些年,它所面临和应对的只有《十堰日报》的竞争和压力,而这种竞争和压力是非常小的,因为《十堰日报》毕竟是党委机关报,是政治性很强的新闻报纸,对于生活关注相对较少。但近年来,随着《十堰晚报》的迅速崛起和《楚天都市报》成功打入十堰市场,这两张报纸对于生活的关注加强,对于《十堰周刊》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竞争。而在这种竞争中,出版周期快、信息容量大的晚报和都市报显然占据上风,原来属于日报和广电报的市场“蛋糕”被“四分天下”,发行量,读者群,影响力,广告额都受到巨大的影响。
(2)受众结构发生变化,读者群逐渐缩小。随着网络走进普通百姓家和城市娱乐场所的不断增多,人们的娱乐活动不再仅仅依赖电视,再加上电视节目的不断增多,数字机顶盒进入家庭,人们可供选择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对于预告性的电视节目需求越来越少,那么以刊登节目预告的广播电视报逐渐丧失了这种专利和优势。
(3)“专利”刊登节目预告的格局被打破,广电报优势不再。在传统的PC网络端,一周的电视节目随时可以搜索到,甚至可以不打开电视,而在手机端,就能看到想看的视频节目,所以,广播电视报刊登节目预告的功能已经丧失。
这些因素影响和阻碍了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和发展,广播电视报已经沦落为第四阶梯的纸质媒体。很多地方的广播电视报已经停刊或者处于“濒死状态”。
如何在夹缝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重新振作广播电视报?创新是力量的源泉,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广播电视报要想生存发展,必须走创新之路,唯有创新才能改变广播电视报的命运。
广播电视报其实是最早走入市场的媒体。日报是靠行政指令来发行的党政报纸,晚报和都市报是市场上的“后起之秀”,可以说广播电视报是第一张真正靠市场来运营的报纸,没有财政拨款,没有政府指令发行,完全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作。如果说广电报业在中国报业改革已率先迈出了第一步的话,在今后报业体制机制深层次变革上,在树立全新报业经营理念,即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市场,培育市场,占有市场,更好地发挥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意识和作用等方面理应抢占先机,在市场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如今的媒体竞争,除了在实力上的竞争外,媒体的外在形式,即给读者带来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因为形式是内容的外衣,读者往往喜欢“以貌取人”,这让广电报不得不考虑要更新形式。现在许多广电报其实已经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一是杂志化。广播电视报的出版周期长,如果和日报、晚报等比拼新闻的及时性,显然没有优势,但周期长也有日报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保存时间长,内容容量大,广播电视报一定要抓住这种优势,把广电报办成一张“杂志化的报纸”。从2006年开始,《十堰广播电视报》改名为《十堰周刊》采用杂志化的“本儿报”,铜版纸彩色印刷,多达44版的内芯,不仅从形式上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更有利于丰富内容。二是以报纸为依托,发展周刊或半月刊。如今的媒体都趋向于集团化,一份主流的媒体下面,往往挂着数份子报或子刊。《南方周未》本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一份报纸,随着该报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该报又相继推出《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环球报道》等数份子报、子刊。广播电视报拥有全国的统一刊号,且有一定的影响力基础,如果抓住这些优势,在办好广电报这份母报的基础上,向周刊或半月刊甚至月刊的子刊子报上发展,这样即使母报萎缩,也可用子报子刊来弥补母报的“损失”,达到“以报养报”的效果。三是抓好电子出版。利用客户端或电子版,将纸质内容转化为电子稿,以利于在微信朋友圈和网络传播,扩大影响力。
在新媒体形势下,媒体生存的最重要基础还是“内容为王”,新媒体虽然信息传播快,但是在公信力上有明显弱点。广电报的普遍定位都是“生活化,服务性,实用性”,牢牢抓住这一定位,也能为广电报的生存奠定基础。
(1)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广电报本来就是一张生活化的报纸,想赢得读者,就得从贴近读者和贴近生活上做文章。多多刊登群众关心的,对读者有用的,能直接服务生活的内容,而不要重复刊登其它媒体早已报道过的“天下新闻”。以《十堰周刊》为例,该报的定位是 “十堰生活方式第一周刊”,秉承“为时代立言,为家园记事,为人民表情”的精神,每周推出一个封面专题,讨论社会思潮、生活方式等,直接服务地方读者。
(2)视角新颖,挖掘深度。十堰是一个中小城市,新闻资源毕竟有限,日报、晚报的出版周期快,新闻刊发及时,要和他们抢新闻,显然竞争不过。那么就要从新闻的角度、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即使是同一个新闻,站在不同的角度,也会出现不同结果,这就要求广电报的新闻角度新颖,别具一格。在视角新颖的基础上,尽量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做出新闻的深度和广度,而不要浮光掠影,做表面文章。一张周报,没有深度就没有生命力。《十堰周刊》刊登了大量调查类深度报道,如《被出租的学校》、《水调歌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移民》等,先后获得过“湖北新闻奖”等奖项,并续集出版,社会影响力巨大。
(3)加强地域性,开创新特色。根据新闻的规律,新闻具有贴近性和地域性,人们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更加关注,所以广电报就要牢牢抓住地域性这一特性,多挖掘本地的新闻,多发读者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新闻,而不要过多地依赖网络下载、报刊文摘等,不要把本地的广播电视报变成“全球性”的报纸。《十堰周刊》每周出版44版,其中有60%的内容来自编辑记者的原创,其中“专栏”、“美食”、“健康”等栏目,每周都有主题策划,很有特色。
过去,广播电视报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即重视编辑队伍建设,忽视记者队伍建设。新时期下,广播电视报要想生存发展,必须“两支队伍一起抓,两支队伍都要硬”。
(1)采编共抓。把记者队伍放到编辑队伍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抓。十堰广播电视报社共有20人,其中记者10人,占总人数的50%,每期采写大约8万字的原创本地内容。(2)开门办报。利用社会力量办好报纸内容,十堰广播电视报建立了多达300人的作者队伍,这些作者来自全国,既有意见领袖,又有自媒体大V,更多的是十堰本土的文字爱好者。报社将这些人才聘请为“特约撰稿”,每期的封面专题从中选择合适的作者“命题作文”,这样既保证了更多原创,又保证了质量。(3)善用新媒体人才。广播电视报必须重视媒体融合,善于利用新媒体人才,以拓宽发行渠道,扩大影响力。《十堰周刊》拥有一支新媒体队伍,开发APP和电子版,同时维护公众号,在新媒体领域也拥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