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芳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
传统的翻译思想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为标准,讲究译文忠实于原文,将原文和原作者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完全得不到发挥。然而,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还应具备依赖于客体而存在的独立性。在翻译界文化转向的影响下,翻译研究走出牢笼,译者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应当适度而不张扬。
从哲学角度讲,主体和客体是相对而言的,主体通过作用于客体而体现出主体性。主体性包括目的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即主观能动性。总之,主观能动性是主体性的内在体现。但是,主观能动性受到其作用客体的限制,以及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并不是毫无章法。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査明建,田雨,2003:19-24)译者主体性包括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方面。能动性指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包括对原文、原作者、译文以及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处理。受动性指由于两种语言文化特点、翻译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存在,译者的翻译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为我性指翻译的目的性,任何翻译活动都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所以译者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只有对译者主体性做到全面了解,才可能顺利完成翻译任务,偏重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对主体性的片面理解,或者贬抑或者夸大译者主体性。
两千多年来,译者出现了诸如“媒婆”、“译匠”、“叛逆者”、“戴着镣铐的舞者”、“文化搬运工”、“翻译机器”等多种代名词。传统的翻译作品很少涉及译者,认为翻译只是语际之间、语言层面的转换,从而忽略了译者的主体性。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翻译界掀起了文化转向的思潮,译者从此真正从幕后走向前台。随着翻译界对文化因素的逐步重视,译者的作用和地位也备受关注,译者主体性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跨越。
许钧认为,在“‘理解、阐释与再创造’这一翻译活动循环过程中,‘作者、译者、读者’形成了一个各种因素起着相互作用的活跃活动场,而在这个活动场中,从传统的原作者独自和无限度的读者阐释,走向了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积极对话,而译者处于这个活动场最中心的位置”(许钧,2003:6-11)。研究的视角和重点也在不同程度上转向了译者。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地位得到逐步确认。
后现代主义下,随着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翻译研究,译者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译者作为一个意义的解构者,主体性发挥到了极致。
葛校琴教授认为,“翻译已经与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等须臾不可分离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摆脱不了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张力作用,任何时候体现出来的译者主体性都是两种文化相互作用后处于相对平衡态的主体之状态。”(葛校琴,2006)因此,译者主体性必然要考虑原语文化和原文本特点,兼顾译语文化和译文读者,在两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和谐发挥。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殖民主义在西方学术界开始盛行,主要研究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后殖民主义首次将翻译与政治相结合,大胆地揭示了翻译中的权力关系及其作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理论形成。该理论产生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基础上,从翻译与政治的视角解读权力关系,从而影响翻译实践活动以及对翻译文本的研究。
在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流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作莫过于翻译理论家尼特贾斯维里·尼南贾纳(Tejaswini Niranjana)的《给翻译定位:历史、后解构主义与殖民主义语境》(1992)和拉菲尔(Vicente Rafael)的《感染殖民主义:翻译与西班牙统治早期他加禄社会的基督教化》(1988)。他们围绕权力关系、翻译的政治、归化与异化等核心问题,从不同视角研究了不同历史语境下的翻译与文化政治问题。权力关系(power relations)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指出霸权文化借助翻译体现的各种不平等权力关系,其本质是一种政治行为。翻译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则是详述了这种既有的不平等关系。在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家看来,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的翻译体现了宗主国将其强势文化强加于殖民地弱势文化的过程,而异化的翻译就是保留当地文化,重塑自身文化。因此,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者倾向于异化翻译策略而抨击归化翻译策略。
后殖民主义者借助翻译手段作为抵制强权文化的一种手段,从而实现解殖民。
随着解构主义翻译思潮的发展,带有强烈政治倾向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在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地长期受到殖民统治,其弱势的文化和语言由西方殖民者的强势文化所代替,体现了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后殖民主义理论不仅揭示了翻译作为文化霸权产物的实质,并试图重塑自身文化,从而冲破强势文化的桎梏,建立平等对话关系。他们提倡的新的翻译策略,重新确立了译者地位,译者主体性大大提高。
巴西提倡的“食人主义理论”,是最重要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巴西脱离宗主国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巴西研究者意识到巴西虽然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但在文化上对宗主国的依赖极大,而自身的文化则由于长期受到宗主国压制而消失殆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西诗人兼翻译家德坎波斯兄弟将“食人主义理论”(cannibalism)应用于翻译领域,主张吞食原文,以解放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翻译,大大提升了译者的角色。
虽然后殖民主义翻译主张提高了译者地位,使译者主体性得到极大张扬。但由于后殖民主义强烈排斥强势文化,思维过于激进,加之,译者宁愿通过不通顺、不流畅的表达,也要弥补文本中的空缺,这其实不利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尤其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这种思维容易阻碍翻译研究的顺利发展。
总之,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对原作的创造性翻译。当然,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自身局限性,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要辩证地学习借鉴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正确对待翻译实践中产生的不平等现象,从我国实际出发,采取文化交融的态度,使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工作,让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