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对仗和声律

2018-11-13 12:44★郑
对联 2018年7期
关键词:词组对联短语

★郑 群

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是对联的基本特征,是对联格律中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们对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体系设置和课程标准看,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现状是,初中语文课程淡化了对语法的教学,学生对词性还好理解,而对短语结构就基本是空白了;另外受教学时间和任务的限制,学生对声律的练习也不够,大多数的阅读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用眼睛看,而大多数的朗诵也不过是通过反复识记以达到记忆的目的,很少关注对声律审美的引导。这种现状给我们的对联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此,我们可以从古代对少儿语感的训练方式中得到启示,通过体验式教学法领略词语的对仗美,感受声律的协调美。

1、词语对仗的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依据的是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初中学生缺乏对短语结构的系统学习,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让学生先从感性上体会词组类别的特点,进而归纳出常见的几种短语结构,是符合学情的有效教学。

首先从词性入手,请学生例举:

常见的名词,如书本、桌椅、学生等;

常见的动词,如学习、诵读、跑跳等;

常见的形容词,如辛苦、快乐、美好等;

常见的数量词,如一行、两个、三声等。

其他不在此一一举例。

其次,从学生的例子中,找出一些并列结构的词组,如桌椅、学习、快乐等,引导学生观察构成这些词的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经过学生思考,自主得出并列(或联合)的关系,具备这种关系的短语,我们称之为并列短语。再列出一些主谓结构的短语,如车队出发、我们比赛、幅员辽阔、阳光明媚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来,这类词都是由名词(或代词)加动词(或形容词)构成的,这种结构的词组就是主谓短语。接着列出一些偏正结构的词组,如铅笔、水笔、圆珠笔、彩笔、毛笔,启发学生找出这些词的中心语都是“笔”,而另一个字是起修饰作用的,所以我们把这类词组归纳为偏正结构,还可以介绍判断偏正结构短语的一个小方法,就是在“偏”“正”之间加“的”或“地”,如果读起来通顺,则基本可以看做是偏正词组,如祖国大地(祖国的大地)、小声议论(小声地议论)。继续列举一些动宾结构的短语,如读书、告诉我、看电影、热爱生活等,让学生思考构成这类词组的前后两个词在词性上有什么共同点,进而由学生归纳出这类词组都是动词后面跟名词(或代词)构成的。其他动补结构等以此类推,教学力求简单明了,不要追求太复杂、太全和太深,能把学生领进门就好。

最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联来让学生真正体验联语的词性和短语结构了。如《笠翁对韵》(清·李渔)中: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

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请学生先分析上下联的词性:鹤、凤都是名词,舞、翔都是动词,楼头、台上都是名词(方位名词),玉笛、紫箫都是名词,弄、吹都是动词,残、断都是形容词,仙子月、美人风都是名词。从而得出结论: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这就是《联律通则》的第二条:词性对品。

再请学生区分短语结构的类型(这是教学重点):鹤舞、凤翔都是主谓结构,楼头、台上都是偏正结构,玉笛、紫箫都是偏正结构,弄残、吹断都是动补结构,仙子月、美人风都是偏正结构。进而概括出: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等,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这就是《联律通则》的第三条:结构对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舞楼头、翔台上不是动宾结构,至于其中的状语后置问题,不必对学生细讲。

当然,从培养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出发,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们讲讲这副对联中,上下联的故事。

2、声律协调的体验式学习

这里主要是通过朗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听觉中感受音律的协调。

第一步,请学生读以下对联来感受节奏。

北京陶然亭联(清·翁方纲):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通过有节奏的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节奏点都在二字音节的偶数位上,这就是声律节奏。

桂林风洞联(清·张祥河):

到清凉境;

生欢喜心。

让学生自主判断下列哪一种读法是正确的?

A、到清/凉境;生欢/喜心。

B、到/清凉/境;生/欢喜/心。

学生会发现此联是不能按照声律节奏来读的,从而理解什么是语意节奏,归纳出节奏点都在最后一字。这种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就是《联律通则》的第四条:节律对拍。

第二步,先和学生一起分划平仄,即阴平和阳平都归于平声,上声和去声都归于仄声,并分别用“—”、“|”表示。

然后请学生读联并做标注,这里依然选用上面两副对联,结果如下:

北京陶然亭联:

烟笼/古寺/无人/到;

-- || -- |

树倚/深堂/有月/来。

|| -- || -

桂林风洞联:

到/清凉/境;

| -- |

生/欢喜/心。

- -| -

在这种朗读和标注的练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规律,即本句中的节奏是平仄交替的,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是平仄相反的,就是《联律通则》的第五条:平仄对立。这里可以列举节奏更复杂的对联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总之,在进行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的教学时,运用体验式学习,就是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诵读,在感官上建立并加深对词性、结构和声律的认识,从而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猜你喜欢
词组对联短语
初中英语词组高频考点聚焦
巧出对联
贴对联
解缙二改对联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