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圣
李民宬(1570-1629),字宽甫,号敬亭,朝鲜王朝中期诗人、儒学家和外交使臣,著有《李民宬集》。明天启三年(1623)至四年(1624),他作为书状官曾随朝鲜使团出使中国,并将朝天沿途中的见闻撰于《李民宬集》中。其诗风深受盛唐诗歌和儒家思想的渲染,讲究格律、声韵、诗境。他对杜甫极为推崇,认为杜诗颇具时代精神,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声音自是与政通,文运否塞盲而晦。唐与李杜首一变,黄钟大镛鸣时义。”“国之以功德祀而徧天下者,惟社稷与孔子为然”,其爱国尊儒和杜甫“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思想极为契合。他“物守其则”和“感物动中”的诗学思想中也体现出对杜甫诗论的接受,他的诗歌不仅与杜诗一脉相承,也是对杜诗的推陈出新。
首先,朝鲜王朝官方的有力推介。朝鲜王朝(1392—1910)统治者实行“崇儒抑佛”的政策,由政府主持并编纂了多种杜甫诗集如《纂注分类杜诗》《杜诗谚解》《杜陆千选》等。此外以《分类杜工部诗谚解》和《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为代表的注解评论类杜集也大量刊印,促进了杜诗的传播。“高丽、朝鲜王朝时期,随着杜诗的普及,读杜、拟杜、集杜风气逐渐盛行,杜诗成为韩国古代文人诗学的重要典范。”官方发行使杜诗在最初传播阶段,就有了数量上的保证,其内容也会不断引起学术探讨,因此对杜诗学的域外影响和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诗须心会,何事笺解?解犹无所事,况译之以方言乎。自达识论之,是固然矣。为学者谋之,心有所未会,乌可无解,解有所未畅,译亦何可已也。此杜诗谚解之所以有功于诗家也。诗至杜少陵,古今之能事毕矣。”当时明朝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文化复古运动正盛,文坛改革亦是大势之趋,以杜甫为代表的一系列文豪在朝鲜具有很高的地位。由于朝鲜政府大力推介,杜甫忠义、民本等思想自上而下得到贯彻。杜诗中所表现出的忧患、民本、爱国意识更是同“独尊儒术”相契合,其民族意识中透露出鲜明的儒学化倾向,使其成为了促进民族团结的工具,有利于巩固朝鲜王朝的统治。李民宬丝毫不掩饰对杜甫的崇拜和赞扬,更对其忠君爱国的行为大加称赞:“贤于人,不亦远乎。古人称杜少陵一饭不忘君,盖其身之所处,目之所触,无一时一念之不在于君者。”
李民宬采用读杜、集杜、拟杜等形式,形成了“史诗并叙”的表现手法,推崇杜诗中涉及史实的作品,并善于集长篇律诗以抒发情志,排律之长是其一大特色。他从羁旅中找寻与杜诗的结合点,深入学习杜诗中的格律、气韵、辞采,并将其融入现实,成为其抒发情志的固定手法。因此,笔者将李民宬对杜诗的接受分为“沉郁”“忠义”“扬儒”三种风格进行论证。
入舟翻不乐,何以整忧端。
梦寐相思苦,风涛会面难。
时时并舫语,脉脉倚篷看。
寄忆无情物,流天月一团。
死去凭谁报,三年望汝归。愁思胡笳夕,东西消息稀。汝书犹在壁,心死着寒灰。浪嗔乌鹊喜,天遣几时回。别离经死地,握节汉臣回。何时一樽酒,辛苦贼中来。眼穿当落日,反畏消息來。生还今日事,泪落强徘徊。何当有翅翎,雁足系难期。侧身千里道,深负鹡鸰诗。挺身艰难际,昔着从事衫。岂意贼难料,三年独此心。胡行速如鬼,非汝能周防。骨肉恩岂断,与君永相望。古人不可见,苏武是吾师。皇天存老眼,见日敢辞迟。晓达兵家流,主忧急良筹。未济失利涉,龙吟回其头。百年赋命定,成败子何如。倘归免相失,眷言终荷锄。
直北关山金鼓振,中原将师忆廉颇。
莫道词人无胆气,侧身西望长咨嗟。
“直北关山金鼓振”是杜甫《秋兴》中表现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诗句。李民宬渴望能有廉颇一样骁勇善战的将士来镇守辽城,保国土平安,免受胡人侵犯。“咨嗟”表现出忠君爱国的满腔热血,欲上战场奋勇杀敌、忠君报国的迫切心情。在哀叹中体味李民宬忧国忧民的心境,对胡笳的憎恨和战争带给百姓的悲凉。“金鼓振”“忆廉颇”“无胆气”用字凝练,朴实真切,感情真挚。用“瘦硬”笔风来阐发心志,延续了杜诗的“沉郁”之风,行文效“顿挫”之感,突出现实主义色彩,以达到“以诗记史”的目的。
日午官桥城影斜,郊墟寥落树重遮。
天浮野色连云尽,雨散关河送客赊。
王粲登楼非我土,杜陵着处是吾家。
春风酒熟君休问,路上无村不杏花。
身为书状官,李民宬以实际行动证明其忠义的气节,完成了朝天的历史任务。他将杜诗同我国文化典故相结合,积极吸收杜诗中爱国、忠义、为民等儒家思想,以本国国情为现实基础,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诗作,丰富了朝鲜诗家对杜诗的接受。这为我们探寻杜诗在域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围。
注释
:③张寒:《高丽、朝鲜王朝杜甫受容研究述评》,《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④(朝鲜)张维:《溪谷集》,《韩国文集丛刊》第92辑,民族文化推进会1992年版,第114页。
⑥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67页。
⑦曹春茹、王国彪:《朝鲜诗家论明清诗歌》,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