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坤 张龙云
(华中科技大学 中文系,湖北 武汉 430074)
一
像一切审美性大词(诸如形式、美、艺术等)一样,“张力”(tension)因其广泛使用而具有丰富意义。一方面“张力”外延得以增殖,另一方面其内涵也被削弱。因此,它也同其他大词一样,因语义过于宽泛而含混不清。“张力”与其他审美大词不同的是,它甚至不止于美学领域或日常审美,还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植物学、医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各领域所指意义各不相同)。在众多美学概念中,“张力”也许是唯一将艺术与科学融于一身的语词。这可能是“张力”备受推崇,成为美学领域重要范畴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目前国内“张力”理论研究,主要围绕诗歌张力论和视觉艺术张力论,对既有的两种艺术理论进行历史学梳理或概念释义,如“文学张力论纲”“‘张力’范畴梳理”“西方文论中的‘张力’研究”“解读阿恩海姆”等;或是将张力理论视为原理来分析具体艺术样式及个别艺术作品,如“现代诗:语言张力”等。几乎所有的分析都理所当然地认为:美学“张力”源自物理学。至于“物理学张力”如何引申为“艺术张力”,这种引申发生于美学史的哪个阶段,二者在学理上具有怎样的关联,为何是“张力”而不是——比如“拉力”成为审美术语?并无更深解释。
仔细考究起来,“张力发端于物理学”其观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字典释义的影响——《辞海》对“张力”的解释为:“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其二,中国式整体感悟性思维的影响。关于第一点,《辞海》“张力”解释与英文tension的释义并非完全一致,而美学张力的概念是起源于tension,中国传统术语中并无“张力”一词——也就是说,“张力”是tension的一种对译。“张力”一词在中文语境中具有浓重的力学物理学色彩,所以它从客观上影响了人们对作为美学范畴的“张力”的理解。关于第二点,中国式整体感悟性思维惯于将两种类似的事物关联起来,但不论张力物理现象还是物理学张力(二者不完全同义)与美学张力之间的类比,都只能说明物理张力与美学张力形式相似,不能说明二者在逻辑上因果相连。
本文认为,被“源自物理学”一笔带过的张力词源意义,很可能恰恰是解开张力何以成为审美概念的密钥所在。因此,本文将对“张力”一词正本清源,从词源学角度来对美学张力进行谱系。
自古以来,语言都被视为“神”或与神具有同等力量的象征形式。中国古代传说仓颉造字“鬼为夜哭,龙为潜藏”。文字创立的所谓“惊天地泣鬼神”,其中没有丝毫夸张成分,因为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西方《圣经》记载,上帝以“言”造世,衍生万物秩序,令人敬畏;古印度人认为语言就是一个伟大的神,它同“呼吸”共筑人心。对于古人而言,语言具有某种强大能量,因而充满神秘感。语言强大之处在于,它带给整个世界惊天动地的变化,将混沌的世界变成一个有序的世界;语言的神秘之处在于,它同神之间具有某种无法解释的关联性。从人和语言的角度来看,人确是唯一一种依照“神的形象”创造出来的生命,因为只有人才共享了神“说”的语言能力。语言无形中成为与神本同在的某种象征或标志。
海德格尔认为语言乃是存在之家。在他看来,“言词本身就是关系。词语这种关系总是在自身中扣留着物,从而使得物‘是’(ist)一物。”惟语言才使物存在,人栖居在语言所筑之所。人们通过言说显现或表露存在。海德格尔“诗意”所指的正是语言之本真性,语言通过讲述、表露将世界打开、开放,人在开放的过程中得以存在。德里达甚至认为,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语言之外无他物。
语言乃世界的一面镜子,而语言符号(即语词)则是构成这面镜子的基本材料。现实事物在抵达语言符号之前,首先以类的形式前构于主体思维中。这些类的形式只有通过某种具体符号形式固定下来时,才能从个别性思维产物进入普遍思维之中。作为语言符号的“张力”,既指示世界上一切具有张力性的类,又意谓诸多具体的张力性现象,如物理张力、文学艺术张力,或者具体到一首诗歌中的张力。前者指张力普遍性的概念,后者是张力概念在不同语境下意义的具体显现。所以,通过语词“张力”的溯源,不仅可以看到张力意义的演变,更重要的是,还能从中发现不同的中西文化和思维方式如何形塑“张力”这个概念。
萨义德曾在《东方学》中说:“东方将由一群科学工作者从勇敢的旅行者和居处者个人性的、有时甚至是经过篡改的经验转变为一种非个人性的权威界定。它将由具有连续性的个体经验转变为一种没有围墙的想象的博物馆,在这一博物馆中,所有那些从遥远异域和诸多不同的东方文化中聚集起来的东西都被归入东方的这一范畴之下。”同样,语词符号作为观念的“博物馆”,它依托于个人的言语活动,将不同时代、地域文化下的个别经验聚集起来,形成一个没有边界的概念——概念在逻辑层面具有边界,但在现实层面随着时空推移而变化。
所以,借用萨义德“文化旅行”比喻性说法,可以看到:“张力”作为一个外来词,由西方传入中国(空间性),从20世纪初延续至今(时间性),实现着其意义之“旅行”。在这个旅行过程中,新的观念不断注入,旧的观念不断被重构,进而导致“张力”意义不断衍生、转变甚至丢失——“张力”从西方语言空间流传到中国语境,自翻译的那一刻起,其中被视为次要的一些意义即遭遇被隐藏、被丢失的危险,同时,中国文化观念及其翻译者对tension语义的理解偏好,通过翻译活动强势地渗透进来。追溯张力语词在“旅行”中意义的变化,实质上是为了呈清“张力”语词意义何以生成,以便摆脱现有的思维模式以追溯并更精准地确定“张力”概念。
语词意义并不是在无形时空中的传播,而是借助具体的言语活动完成,包括口头说话和文本书写两种形式。口头说话是即时性的、私人性的、鲜活生动的、充满创造性的;而文本书写则相对固定、长久且公开。对于现代人而言,要理解另一种语言,并不一定要身临其境地与当地人或当时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来实现,更多时候,人们通过词典翻译达成对语词的理解,尤其是理解一个古老语词时,辞典便成为重要依据,是承载语言意义的一个“行囊”。字典以正式而相对权威的方式,对不同时期语词意义进行总结与集合,反映了不同时间、空间背景下人们对该语词的理解。
二
总体上看,以“张力”概念符号书写的变化为依据,“张力”概念的语词意义之“旅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英文语词tension形成之前意义之衍变;第二阶段,英语tension形成之后所生发的多层语义;第三阶段,tension被翻译为中文“张力”之后,在汉语语境里所呈现的面貌。以下依次进行论述。
不管在拉丁语还是希腊语中,“张力”(tension)最基本的含义都跟“伸展”有关。张力之“伸展”与机体运动密不可分,机体性既是英语tension之本义——这在英语tension辞典意义中可以得到佐证,也是后来美学引进“张力”作为审美概念的重要原因——它与艺术有机整体论完美贴合。
根据《现代英语词源词典》(Eric Partridge,2006),“张力”(tension)词根为TEND。以TEND为词根的语词都起源于印欧语系的ten,ten的变体包括tan、tein、ton、tun,意为“伸开,延展”(to stretch),也表示“跨越、扩展范围”等义(to span)。
在拉丁语中,ten衍生为两个不同的语词:
一种是tendere,表示“伸开,延展”;另一种是tener和tenuis,表示“幼稚的、柔弱的”。而tension主要源于前者tendere。拉丁语tendere的过去分词为tensus。tensus又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其一,tensus产生英语的形容词tense(紧张的)和科学拉丁语tensilis(拉力的、可伸长的、可拉长的),此后变为英语tensile;其二,在过去分词tensus意义之上所建立的tensi形成于后期拉丁语,并演变为后期中古法语或者英语(很可能分别从两种不同语系处)中的tension。这些语词在具体语境中已经面貌大变,但在“伸展性”这个属性上保持一致。
在希腊语中,词根ten-,变体为tan-,tanaos指的是“伸展出去所以很长”,希腊语teinein表示“伸展”,而teinein的过去分词为tetanos(te+tan+o+s),用于医学上专指肌肉痉挛的一种病症,此后转变成拉丁语的tetanus被英语采用,指内科的破伤风;由于希腊语中元音e和o之间易发生突变,teinein演化为希腊语tonos,表示一种持续延长的声音、持续上扬的声音、标尺等含义。所以在希腊语中ten后来更多地转化为英语中有关音调的语词,例如tone、atony、intonation等。
除此之外,《词根:近义词的家族史》《英语单词起源:印欧词根漫谈》《美国传统印欧词根字典》《牛津英语词源词典》《英语词源词典》《新编大学拉丁英语字典》等词典也有相关条目。
通过分析比较,大致可对tension语词历史发展做出以下总结:
首先,它起源于印欧语系ten,表示tostretch/to span(伸展/延展),其中to表示一种趋势或倾向,同时也表达其目的和结果,所以,ten-在最初的意义上是对事物在表面形式上不断向外扩张与延展动作的描述。
其次,ten演化为拉丁语tendere、tener和tenuis,其中,tendere保留了ten基本义“伸展”,tener和tenuis则指扩张延展之后事物的状态:幼稚的、柔弱的。可以想象,以一根可拉伸的绳子为例,在被拉伸的过程中,绳子既处于延展而绷紧的状态,同时,这种绷紧状态也使得其质地变得纤弱,随时面临扯断的危险,即:从绳子的质料来说,拉伸意味着纤弱。所以,从ten演化来的语词看,它们非常有可能是依据事物本身运动性状进行分类。事物在延展的过程中,既可以发生长度或面积度量上的伸长或膨胀,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事物承受力的减弱。如此,ten就被分化为由伸展带来的两种性状,一种是增长,一种是减弱。这两种性状相对而生。这是古人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和识别出来的。并且,此猜想还可从tenuis一词获得佐证,现代英语tenuous便是从拉丁语tenuis直接转化而来,表示形容词“纤细的、贫乏的”。
三
tendere的过去分词为tensus和tentus,由tensus演化为三个语词,tense、tensile和tension,三个语词通过不同的途径生成,具有不同的意义。tense由tensus直接生成,作为形容词,主要指的是绳索、纤维或薄膜处于拉紧、绷紧的状态,引申义为精神高度紧张、兴奋、特别敏感;tensile是通过tensus转换为现代拉丁语tensilis之后形成的,主要指的是可伸展的、易扩张的,引申义为张力的一种属性或通过拉伸弦产生声音的乐器(弦类乐器);tension语词的形成,经过后期拉丁语tensi演变产生,宾格为tensi nem,表示动作的名词状态。根据词典的记载有两种猜测,一种猜测为由中古法语tendre演变成tension之后被引入英语,一种猜测为直接来自16世纪拉丁语医疗语词。但具体是如何演变的,现在已无法考证,只能在现存文本记载中找到一些线索。tension被正式纳入英语语境,从目前资料记载来看,大概始于16世纪。
“张力”一词从拉丁语、希腊语演变至英语后,词意范围明显扩大。“伸展、延展”仍然作为第一层含义存在,并向生理学、病理学、植物学、心理学以及物理学等层面扩张。它在各个领域中的意义有所差别,这些意义形成一个意义集合体。
按照目前《牛津英语字典》(电子版)显示,法语tension大约出现于公元1530年,具体的英语文献只可追溯到公元1541年。在英语语境中tension包含四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指一种正在拉伸的行动或者被拉伸的状态,运用于不同的官能感觉。包括生理学和病理学、植物学方面。在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1541—1855),指在机体任何一部分被伸展或拉紧的状态;一种暗示这种状态的感知觉;一种收紧的感觉(这是英语早期的用法)。例如,肌肉收紧状态下导致人们产生与之相一致的紧张心理状态。在植物学方面(1875),指植物生长过程产生的变化对细胞或组织施加一种拉力或压力。
第二,指在精神、感觉或者神经上的一种紧张、勉强、不自然的状态。
a.表示精神力量或能力的紧张,剧烈的或紧张的智力努力、强烈应用(主要产生于1763—1875年),此处的tension主要指精神在不停地活动和强力运转之后出现的紧张状态。
b.表示紧张或情绪收紧,强烈的、被抑制的兴奋,一种表面上冷静,但实际上内心紧张到几近崩溃,或者将要愤怒爆发或产生暴力行动(1847—1885年)。
c.医学心理学上的特指,指一种由焦虑、需求或内心的感觉、情绪或身体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所以也作为一种属性或形容词存在。tension在此语境可以直接译为紧张,是一种非常强烈又脆弱的情绪情感。
d.指在一个艺术品中不同成分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冲突、对立,特指诗歌(1941—1975年)。这主要来自艾伦·退特的诗歌理论:“I proposed...the term tension...using the term not as a general metaphor,but as a special one,derived from lopping the prefixes off the logical terms extension and intension.The meaning of poetry is its‘tension’,the full organized body of all the extension and intension that we can find in it.”(我提出张力这个名词。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比喻来使用这个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和“内涵”去掉前缀而形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整体。)可见,作为艺术美的诗歌张力,主要隶属于感知觉、心理或精神紧张层面的意义。
第三,指物理层面和生物学上的张力或张量。a.物理学中,一个机体的微粒在遭受强力时的受迫状态,表现为粒子之间反方向的拉扯,通常是沿着机体最大长度的延伸,趋向于将它们分开,同时又受到凝聚力的平衡作用将二者集聚在一起。还表示力量的联合体或力量,特别是作为一种可测量的定量,在压缩或压力下的对立面(1685—1881)。b.生物学或者物理医学上的压力(1678—1972)。c.变换为一种缝纫机在缝纫中或编织中收紧或放松的度量,所以,出现一种装置tension-device,它主要是用于规范缝纫过程中的松紧度的一种设备(1877—1980)。
第四,指电力上的压力,是通过电力线路产生于绝缘体中的一种压力(1785—1859),例如hightension cables高压电缆。原先也用于指电荷表面密度,直到1882年,被含糊地用作潜能性的、电测的电力的同义词,机械力量通过电力发挥出来,所以现在还应用于工业或商业层面。
由上可知,tension是多义性的,它涵盖了医学、心理、文学、植物、生物、物理等多个领域。各领域tension在语词意义上同源,但在具体内容上各有差异。具体来说,tension这个语词符号,在初始的环节中,形成了可标识性符号,标识出符号所对应的具体事物、事件或现象;但随后tension成为话语实践的符号,成为个别性话语的一部分,说话者之主体意志和语言的意向性被加入,tension成为言语活动中的一个抽象符码,同具体现象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发生断裂,在断裂中生成更多相似的符号意义,这些意义相互穿梭、交织,形成一个密集的语词意义网;英语中的tension已然不同于初始环节的那个唯一的、确定的对应物,而指向多个对应物。这意味着语词否定自身标识功能,走向不确定性意义,实现自我伸展。物质伸展具有材料承受极限值,过度拉伸必然引起材料分子的断裂,但语词在伸展过程中并不会因为断裂而碎裂。相反,它会不断地复归词源,它以词源为基础而形成意义共同体。整个语言空间的基础性存在,在于词源之稳固性。
如果将印欧语系当作整个欧洲语言之根的话,那么,由印欧语系生发出来的各类不同语言就像一颗日益丰满的大树上延伸着的不同枝桠。每一个语词都可以找到它在这整棵大树上的具体位置以及一脉相承的根系渊源。tension之于ten来说,是ten语词意义在延伸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众多分支之一。中文“张力”之于tension来说,则更像是另一株植物上的“嫁接物”,即“张力”既部分地具有tension这个分支的特征,又受到新的语言根系的影响,在生长方式上受翻译机制的影响。
在从英语“tension”到中文“张力”的意义旅行中,可以明显发现:首先,到目前为止,“张力”可能是最恰切的一个对译词,尚未发现更适合的词语替代它,这可能也是该词普遍流行的原因之一;其次,在对译过程中,中文“张力”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意义偏离——如前所述,英语tension的原初意义主要指的是“伸展、延展”的一种机体运动状态或现象,而中文“张力”的焦点则落在“力”本身(详后)。这就导致中文语境中关于张力及张力美理解上的一系列偏差。
tension究竟何时传入中国?它为何以及如何被翻译成中文“张力”?
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Rorbert Mirrison)的首部汉语英语词典并没有涉及“张力”一词,且20世纪上半叶的辞典大多已遗失,故不可考证这一时期“张力”的概念是否被纳入人们的言语活动中。目前可考察到较早的词典为林语堂《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2,香港)和梁实秋《远东英汉大辞典》(1977,台湾)。
《林语堂汉英词典》中“张力”被归属于一种“力”,解释为:(Phys.)force,energy,power。梁实秋《远东英汉大辞典》总结出tension八种含义,分别是:1拉紧;2紧张;紧张状态;3精神之紧张;4牵引力;应力;5控制牵引力等之装置;6电压;7气体压力;8张力surface tension表面张力。虽然还不能确切地得知,“张力”一词是否最早出自林语堂的翻译,但是从目前可考资料来看,20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tension对应的“张力”解释。从tension的中文释义来看,“张力”特指(水分子)“表面张力”;另外,从梁秋实和林语堂各自的翻译可以看出,他们偏向于将tension引向物理层面的解释。虽然梁实秋的辞典释义也提到精神紧张,但都缺乏关于tension机体性的解释——而机体性是英语tension之本义。这些解释可能或多或少影响了后来词典对“张力”的定义。
《辞海》(1999,初版1979)对“张力”的定义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张力”概念从“(水分子)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这个独立的物理学术语,转化为对所有拉力、牵引力的一般性解释,这显然背离英文本义。在中文语境中,“张力”既指拉力又指牵引力,然而,在英语语境下,tension与traction两个概念截然不同,牵引力是一种专门的物理学术语,而英语tension常用来指有机体的生理和心理紧张状态。
如果对物理学张力做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物理学术语中只在两个地方提及“张力”:水分子表面张力和材料学张力。
确切来说,前者英语表达为surfacetension,这是一个固定词组,不可分开使用——特指水分子表面的运动现象。“液体之表面,常自行收缩,如雨滴及滴落于案上之水银滴,恒为圆形。皆因其表面收缩故也。凡液体内部之分子,与其近表面之分子,所受之分子力作用不同,内部分子,从各方面所受之分子引力,全相同,近表面之分子,下部虽受在下之分子牵引,上部无液体分子,则上部无力能牵引之,故在表面之液体分子,受向下牵引力之作用,而其力与液之表面成直角,液体表面,若仅受此力之作用,则必致向下弯曲,而表面积增加,故液体表面必有一种自行收缩之力,始能保持平衡,此力谓之表面张力。”简单来说,液体表面为了保持平衡,会出现一种对抗表面分子向下牵引力的收缩力,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被称为“表面张力”。
同时也被译为“张力”的tensile strength(材料学张力)指的是“材料抵抗拉伸施加的应力的固有能力。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结构元件受到拉力作用”。(tensile,is the inherent capability of a material to resist the stress put on it by tensile loading.Under tensile loading a structural element is subjected to a pulling action)简言之,即材料的拉伸强度——固体材料在受拉伸时,相应的横截面上的内力沿轴线切向的拉力即固体材料张力。
另外,化学领域的straintheory也被翻译为“张力学说”,“1885年德国化学家A·冯·拜耳提出的一个假说:碳环化合物(即分子结构包括1个或多个碳原子环的化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两化学键间的夹角与再不含这种环的化合物中测得的值109°28’的差值。该差值是环张力的量度,张力愈大,碳环愈不稳定。拜耳假定这些环均为平面型的,并得出结论说,在三元环、四元环、六元环以及更多原子环中,都有张力存在,而且这种环里随环中原子数增多而增大。”在材料学领域,“张力”主要指分子结构两个化学键之间的差值。
可见,张力并非作为物理学普遍性范畴存在。而《辞海》之“张力”解释实际上是对tension之“应力、牵引力”义项的对译与重释,或者是对物理学中拉力现象的一种形象化描述,因为“张力”这个语词本身在汉语语境中确实比较形象。
从词典释义角度来看,“张力”受到外来词翻译的影响以及语词接受者理解上的影响。不难看出,在汉语语境下,stress、traction、tensilestrength、strain、tension等都曾被翻译为“张力”,所以,“张力”与tension之间并非确定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不仅不包涵英语 tension所有意义,还被赋予stress、traction、tensilestrength、strain等相似的自然科学意义。当论及“张力”时,它并不确定地指向英语tension,还经常滑向汉语语境所偏爱的物理性理解。
四
根据以上“张力”词源探索,从汉语之文字词汇、语法思维逻辑、翻译及社会思想文化潮流等角度,关于中文语境下的“张力”,大致可以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1)在中文语境中,它首先并主要地是一个物理学概念。这主要受早期翻译者对英语tension一词的解释的影响——它被解释为 force、energy、power等。英语tension关于机体运动和心理紧张的基本含义在翻译过程中丢失,被替换为强力、拉力、牵引力等物理意义。这一方面严重窄化了英语tension的多层涵义——tension本来包含着生理学、心理学、植物学等多方面含义,另一方面严重泛化了它物理方面的含义——英语tension在物理学层面仅限于水分子运动(如surface tension)。
(2)“张力”的物理性特征之所以被凸显出来,与汉字词汇的偏正结构有关。作为标的语的“张力”,由“张”和“力”两个独立方块文字组合而成。根据《说文解字》记载:“张,陟良切,施弓弦,从弓,长声。”“张”本义指拉紧弓弦,“与‘弛’相对”,引申为紧张、大、强、展开、扩大等一系列含义。“力”的解释为:“力,林直切。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围大灾。凡力之属皆从力。”又可解释为:“一、力气;二、管役,力役;三,动词,尽力,努力。”“张”与“力”组合,表示弓弦拉紧造成一种张开的力。按照汉语思维习惯和词语组合特征,它通常会将重点落在“力”上,将其视为一个以“力”为正的偏正结构。张力成为一切“力”(量)——可以度量的力——的一种形式。
这种语词的构成与人们对于“张力”概念其物理性状的理解十分吻合,并使tension的物理性意义凸显出来,而生理、心理紧张力或植物有机力在翻译和语词使用的过程中被隐藏。翻译确实使“张力”一词听起来更富物理性或者物质性。它致使人们对张力进行语词实践时,首先将其视为一种物理层面的对抗力现象。
(3)受社会思想文化语境的影响,“张力”的物理性特征又进一步转化为精神层面的矛盾对立。“矛盾对立”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物质材料在被拉伸时发生力之对抗作用,经矛盾对立论的抽象与解释,甚至相互解释、互证之后,就上升为某种不证自明的隐喻:“张力”就成为矛盾对立,并且,与矛盾对立一样,“张力”也被泛化、运用于任何领域。由于“张力”之矛盾对立论是在抽离一切张力现象的内容之后,对张力现象之“对抗性”属性的进一步阐释与引申,它解除了“tension”语词本身的限制性,成为一种抽象而无限的事物,被置于广泛世界的认知中。所以,国内大多数对张力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泛张力”的意义上谈论张力,症结正在于此。
总而言之,“美学张力源自物理学”乃中文翻译和中文思维导致的一种误解。中文翻译令tension本有的机体延展、心理紧张等涵义丢失,同时,增加力量(strength)、牵引力(traction)等物理意义;中文对译的“张力”一词本身也将重点落在可度量的“力”上,使得人们理所当然地将“张力”视为诸多种类“力”的一种形式。而事实上,tension的物理学意义,只是作为该词的部分所指意义存在,并且具有较为明确的所指范围。而对所有物理现象中的对抗形式进行“张力”解读,恰恰是泛张力论的结果。
通过以上词源学谱系分析可知,作为重要美学范畴的“张力”并不指可度量的“力”(数量),而是一种美的属性(性质)。倘若用物理学可量化的“力”来解释美学张力,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误解:张力有大小或强弱之分,那么,多大或多强的张力才具有美感,是否能够按照自然科学模式对美学张力进行量值划分?这些讨论的基本立足点在于,将美学张力归因于甚至等同于物理学“力”的相互作用。虽然二者都涉及“力”的符号,并且在表面形式上都展现出对立、对抗的特点,但是二者有着本质区别。美学张力受审美规定性的制约,而物理学张力主要特指水分子表面力的相互作用或材料的张力度。审美属于人的情感判断,只能定性,而不能测量。
那么,根据牛津辞典(OED)对美学张力意义的归类,返观新批评的核心观念有机整体论以及视知觉艺术的“完型心理学”(整体论)前提,我们几乎可以推断:美学“张力”的概念主要源于“张力”词源学意义上本有的“机体延展及心理紧张”。有机整体论更吻合“张力”之延展本义,以及美学张力所关涉的对立统一形式,因为只有在有机体意义上的对抗才能产生张力美——带给人以生命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