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丽江戏曲传承发展调研报告

2018-11-13 04:07何顺学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丽江市丽江曲艺

何顺学

丽江市戏曲艺术调研组通过对市内一区四县文化馆,戏曲艺术传承协会,民间歌舞表演队以及一些老艺术家的走访,调研,对丽江市辖区内的戏曲艺术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基本情况如下:

一、丽江市戏曲艺术发展历史及现状

丽江市内各区县在新中国建国后的30年内,都曾经有过自己的滇剧团,文工队,宣传队。“文革”期间,这些专业演出团队都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坏,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戏曲艺术跟其艺术门类一样,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很多曲艺艺术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创作和演出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期间,华坪文工队以团带班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戏剧表演艺术人才,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经国萍、罗华英、杨光明、朗友聪、崔再娟等。永胜县成立了滇剧团,当时的丽江县也成立了歌舞团,当时的丽江地区成立了地区民族歌舞团。

这些戏曲表演团队每逢重大节日和民间活动,都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去独具特色的戏曲节目,当时各剧团的送戏下乡和电影放映队放电影,成了农村群众最主要的精神文化活动。原永胜滇剧团,后来的丽江歌舞团的老演员张金平老先生清楚地记得,80年代中期,是丽江歌舞团的鼎盛时期,节目单一贴出来,观众蜂拥而至,多次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丽江辖区内的各演出团队先后被撤销,演员和创作人员被分流到文化宫,俱乐部,图书馆,电影院,文化馆等部门从事一些与曲艺关系不大的群众文化工作,有些曲艺人才则被分配到党政机关,从事党政工作。

从文化体制改革至今的20多年间,丽江市内的曲艺工作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这样的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

情况的转机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新招录的这批戏曲艺术演员上,因为这批戏曲艺术人才对自己从事的这门艺术一直热爱着,尽管文化体制改革把他们分配到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是现在,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都已经退休,退休后的老干部,老艺术家们看到当前戏曲艺术的缺失,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不能安心享受含饴弄孙的退休生活,他们认为传承和发扬戏曲艺术,自己责无旁贷。

基于这样的考虑,丽江市影视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丽江市统战部副调研员、退休干部崔再娟自筹资金三万元于2016年6月成立了丽江市弘艺戏曲传承保护中心;华坪县文化馆张卫华馆长在2011年成立了小天鹅舞蹈培训班,专门设立了“阳光”艺术工程;玉龙县也成立了玉龙县民族歌舞团,开展送戏下乡学员培训等群众文化活动。

经过市内各区县曲艺界老艺术家和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者的努力,目前各区县的曲艺艺术取得了一些成果。

丽江市影视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崔再娟于2009年成立了云南风情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他创作了28集电视连续剧《爱不遥远》,电影剧本《傈僳恋歌》,由该公司拍摄、制作了四集电视纪录片《丽江红色史记寻踪》,三集纪录片《驼峰航线上的丽江》,纪录片《驼峰航标》,戏曲微电影《戏迷阿寸》,纪录片《张桂梅》等。其中《戏迷阿寸》参加首届中国微电影大赛,荣获优秀奖,纪录片《张桂梅》获华坪县首届文学艺术奖一等奖。

弘艺文化戏曲传承保护中心成立一年多来,排练了一大批不同艺术形式的文艺节目,滇剧有:《穆桂英打雁》《拾玉镯》《借亲配》《游西湖》;京剧有《大唐贵妃》《红色娘子军》《霸王别姬》《蝶恋》;花灯有《绣荷包》,自创剧目《相聚在丽江》;表演唱有《绣红旗》《红梅赞》;歌舞有《欢聚一堂》《泸沽湖畔摩梭人》《梨花情》《洗衣歌》《兵哥哥》《走进西藏》等。

华坪县文化馆在此期间也编排了舞剧《娘子军连歌》《说唱脸谱》《百花争艳》等古装戏曲舞蹈。张卫华馆长创作的花灯小戏《三个媳妇》参加丽江市文艺调演荣获戏剧类铜奖,2017年创作的花灯小戏《村支书》也将在2018年文艺下乡演出中与观众见面。

宁蒗县的戏曲艺术发展相对晚一些,2012年赵泽华的曲艺著作《小凉山微语——方言小品集》由丽江市哲学社会科学及重点文艺著作出版资助基金资助,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14年赵泽华加入了中国曲艺家协会。

他创作的曲艺著作《小凉山微语——方言小品第二集》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2015年又获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2017年《小凉山微语——方言小品续集》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曲艺文本创作项目顺利结项。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10多个快板作品。

二、存在的问题

纵观丽江市辖区内的戏曲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资金

仅以丽江弘艺戏曲传承保护中心为例。该保护中心完全是由崔再娟、肖卫新夫妻二人自筹3万元资金成立,参与人员都是一些年过六旬的老演员,老编创人员。中心成立之后,为了排练,演出等需要,后面又追加投资六万多元,购置了舞台灯光,扩音设备,演出服装,道具等等,先后由他们夫妻二人自筹资金十余万元。

(二)人才匮乏

弘艺戏曲传承中心现有登记在册的会员60多人,但是能按时参加活动的不过十余人,这里来给学员授课的老师都是60多岁70岁的老艺人,他们为了戏曲艺术的传承,不计报酬,免费授课。但是学员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在教授传承的过程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宁蒗县的戏曲艺术则主要以赵泽华为代表,全县参与到戏曲艺术中的人也只有区区十来个,其他区县的情况也都大同小异,曲艺在当今这个以网络和快餐文化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只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艺术形式。

华坪县文化馆只有以张卫华馆长为代表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宁蒗县则主要以赵泽华为代表,但是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只有这么几个人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在调研崔再娟老师的弘艺艺术文化戏曲传承中心的时候,崔老师一再说到一个问题,现在的曲艺艺术家绝大部分都是年逾古稀,后继无人,所以作为丽江市影视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她特别担心,担心在他们这一代人手中,会把丽江的曲艺艺术断了代,因此他们才成立了这个戏曲传承中心。自中心成立至今,尽管他们一直在往里面投钱,没有任何回报和收入,但是为了他们钟爱一生的曲艺艺术,几个老艺术家一直是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三、对丽江市曲艺艺术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针对丽江市戏曲艺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丽江市文联调研组经过集体讨论,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重点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争取各部门的支持。

戏曲艺术做为国粹,在政府层面应该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曾经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就丽江而言,市委市政府也确立了“文化立市”的战略目标。丽江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开放城市,这里既有传统的纳西文化,又有优秀的汉文化。享誉世界的“纳西古乐”就是汉文化与纳西文化完美结合的统一体,当年的宣科先生就曾经像现在的崔再娟副主席他们一样,竭尽全力来保护和传承,才有了纳西古乐的今天。现在,面临当下即将断代的丽江曲艺艺术,我们更应该有当年宣科先生那样的勇气和决心,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扶持,把丽江的曲艺艺术继承和发扬光大。

(二)努力挖掘曲艺艺术的火种,并加以精心呵护,让国粹真正呈现出燎原之势。

丽江市内仅存的老艺术家就是丽江曲艺艺术的火种,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并精心加以保护。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必须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些曲艺人才。在调研中,很多老艺人一再强调他们在舞台上演出了一辈子,现在终于退休了,本可以安享晚安,但是看到现在曲艺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心里也是无比的焦虑和担忧,于是只要有人成立曲艺传承机构,他们都会不计个人得失,手脚虽然不灵便了,但是他们愿意用嘴说,来教授年轻一代的曲艺技艺。这些老艺人始终以弘扬中国国粹为己任,不计老迈年高,孜孜不倦地愿意为传承曲艺艺术贡献自己的余热。作为主管部门,更应该给他们做好服务工作,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好的传承环境,努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三)争取主管部门的资金扶持。

曲艺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涉及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摄影、编辑等方方面面的艺术门类。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凭几位退休艺术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起此项工作,只有上级部门加以重视并加大投入,这项事业才能做大做强。

(四)为现有的戏曲艺表演团队和传承中心与观众之间搭建桥梁,让戏曲艺术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为人民群众服务。

戏曲艺术说到底,是要到舞台上去展示的。在调研中,戏曲艺术家们曾多次谈到表演的问题,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艺术家们精心编排了节目,最终目的就是要表演给观众看的,排练的辛苦,只有参与的艺术家们才知道,但是他们说,当他们的节目能带给观众高水平的精神享受时,能得到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的时候,所有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艺术家们不怕辛苦,怕的是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得不到展演的机会,得不到表演的舞台。

就观众而言,他们不是不喜欢戏曲艺术,对格调高雅,制作精良的戏曲艺术品,他们是喜欢的,他们不喜欢的是那些哗众取宠,粗制滥造,格调粗俗的快餐式表演,针对这样的情况,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多为表演团队提供展示的机会,比如多开展“文化下乡”“文化扶贫”等形式的表演,让艺术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山区贫困群众也能享受到精神文化大餐。

猜你喜欢
丽江市丽江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丽江之恋”诗二首
爱情有多美,请问丽江水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云南省丽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丽江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