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野水•人家

2018-11-13 02:56:59
广西文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湖心岛乡长南宁

我一直相信,好山好水滋养身体也能抚慰心田。岸边树木葱郁、鲜花盛开的清澈溪流,或者一池清碧荡漾的湖水总会令我心旷神怡。这样的地方我都会多住一段时间。但我完全没想到的是,在西乡塘心圩江边我住得那么久,一住就是十年。

心圩江有那么大的魅力吸引我吗?不是。南湖的水更清澈风情更撩人,我差一点就做了南湖人,但后来我放弃了。那天傍晚,我在心圩江边散步,看到湖心岛翠绿的树枝上开着一些雪白的花朵,我正疑惑,那些花朵忽地飞起来,我惊呼:白鹭!

没人体会到那一刻我看到白鹭时的激动心情。我的房子就在心圩江边,打开窗户就能看到湖心岛。不知什么时候这些雪白的精灵迁徙到小岛上,成了我的芳邻。

晚霞映照在水面,我像个忽然艳遇的痴汉目不转睛盯着它们,目光随着它们三三两两掠过水面,再从夕阳里飞来,我分明感到令人销魂的秋波或是暧昧的香吻。它们身影轻盈,如天使般在空中起舞盘旋,霞光映在她们身上,羽若纱衣,翩然降落,显出绵绵情意。

其实,我在其他地方已多次见过白鹭。有次在防城港,我与摄影家黄嵩和一起驱车红沙村看到了大批白鹭,数量之多场面之壮观令人惊叹,不愧是白鹭之乡。遗憾的是白鹭太多,它们根本没把你放在眼里,甚至不会瞧你一眼。在它们面前你只是个俗物,无论是飞翔的姿势或者声音都显示出鄙夷的意味:瞧瞧人家这里环境多好。我们愿意来这儿安家落户愿意和这里的人做邻居。你们那里有什么?

惭愧。我们那儿有什么?我想回答:我们那儿有心圩江。但我始终没说出口。因为那时的心圩江已经消失。

其实心圩江一直都在,没有消失。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十年前心圩江是何模样。按照我对城市的评判标准,只需看一看心圩江的水质就知道这个城市的综合素质和治理能力。但我一时无法作出评判。因为心圩江里根本没有水。

十年前的心圩江是一条干涸的河床,河底朝天,毫无尊严地裸露着隐私,遍地长满灌木和野草,附近上尧村的村民在江底划地为界,他们铲除灌木丛,开垦大量荒地种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圩江实际上是一片颇具规模的菜地。菜农们把心圩江当成自己的菜园。可想而知心圩江底六百亩菜园的产量有多大,使得附近鲁班路、科园路等菜市场蔬菜供应一直充足,价格十分便宜。

但我知道,既然很久以前这里就叫心圩江,那江水哪去了?

为解开这个谜团我决定溯江而上寻找水源。出发之前,我专程登门拜访了原南宁市郊区心圩乡乡长陆寿成老人,我想从老乡长的回忆里了解心圩江曾经的往事。陆老目前退休在家,我来访时,他正在编辑自己的文史作品集。说到心圩乡那片土地,老乡长很激动。他从1993年至1996年任心圩乡乡长,那里的山川草木无不了然于心。他告诉我,心圩江一带曾经是南宁最好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我问老乡长,那到底有什么样的鱼又产什么样的米呢?于是,老乡长滔滔不绝,讲述了他心中的心圩江。

心圩江有三处水源:龙门水库、天雹水库、老虎岭水库。龙门水库在今西乡塘区心圩街道办事处北四点五公里处,1976年建成。这是高峰岭上一处微型湖泊,站在高处可见四周群山环抱,树林密布,山谷沟涧纵横,流水汇集成河,似巨龙自山中飞出,故称龙门。今龙门水库已被开发,山间草木秀润,可荫可息,令人心旷神怡。

陆老任心圩乡乡长之际,中国的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陆乡长带领两万多心圩乡人进行了“心圩6322农业结构调整工程”。原来乡民多种水稻、蔬菜为业,也产少量柑橘与葡萄,经过全盘考察,全乡有一千多亩水塘,陆乡长带领心圩乡人对中低产水田进行改造,发展养鱼养虾等副业,使全乡鱼塘面积扩大到两千多亩。

古谚云:“千州万州不比心圩好地头。”心圩乡水利不断完善,成了南宁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盛产的心圩油粘细米,是南宁人舌尖上最美的记忆。陆乡长告诉我,由于心圩江一带水田密布,常有白鹭飞来落户。白鹭在稻田里并不吃粮食,只对鱼虾泥鳅感兴趣。那些白鹭白得像树上的一团雪,真美。

我觉得老乡长把白鹭比喻成“树上的一团雪”异常生动。我告诉老乡长,那么多水田稻田,其实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湿地”,白鹭最喜欢湿地的气候与环境。

陆乡长说:“说到南宁的湿地,整个心圩乡就是南宁最大的湿地。”

在陆老的指引下,我对心圩江进行了一次徒步考察,顺利找到了心圩江的几个源头,由东向西有安吉绿浔村的老虎岭水库、峙村河水库、龙门水库等灌溉用的小型水库。其中,由老虎岭、峙村河水库下泄的水流,在千年历史的铜鼓陂水利工程处合流后流经安吉、西津村,一直向西,在心圩镇接入龙门水库的溪流后向南,于芦屋坡汇入邕江。

水源找到了,可心圩江依然是干涸的,菜地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在徒步考察过程中我没有看到一只白鹭。我甚至疑心陆乡长所谓遍地白鹭的心圩乡只是个美丽的传说。

心圩江长年干涸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城市品位的提升。我来到南宁生活的第二年,即2007年,南宁开始了大规模的水城建设,按照总体构想,心圩江不但要注满水,还要变成一座水草丰美的湿地湖泊,计划调可利江的水补充到心圩江。两江之间挖开一条人工运河以沟通。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全长四千米的可心运河正式竣工。

心圩江是邕江支流。要把干涸的心圩江变成一座湖,需在入口处筑坝拦水,坝址就选在心圩江桥南五百五十米处。而这里距离我的住房不过二百米。筑坝的那段日子里,我白天写作,早晚都会来到心圩江边观察筑坝的进度,由于我每天出现在工地上,筑坝的工人一直认为我是监工。我也把自己当成了监工。我很仔细地看着他们测量、拉线、计算。前后施工了两个月,一座漂亮的拦水坝横卧在心圩江上。

拦水坝由两部分组成,总坝长度五百二十多米,中间是两百米长的滚水坝。拦水坝建成之后即可蓄水。可利江的水通过可心运河源源不断流入心圩江。心圩江蓄水的那几天我一直在江边守望,看水位一天天上涨,心圩江开始苏醒,大片灌木丛和菜地被水淹没。几天之后,江水溢出滚水坝,形成一条两百米宽的瀑布。一座美丽的湖泊蓬勃诞生。那种感觉很奇妙,仿佛一夜之间,我的房子变成了临水而居的江景房,或者是临湖而憩的“湖滨雅舍”。晚上月亮升起,我甚至从房间窗户能看到婉约湖面上浮动的月影,就连空气也仿佛被湖水漂洗过,带着清甜的气息。

我下了个决心,准备来年阳春三月,在心圩江边种藕,我要把心圩江改名为“十里荷荡”,每想到这个洋溢着江南诗意的名字,我内心就止不住兴奋。一年又一年,我把心圩江从南到北种成了十里荷荡。有人会问:即使从滚水坝算起,北到秀厢大桥,也不过五里多,哪来的十里荷荡?

很多人并不知道,很久以前大学路是一条古驿道,原北大客运中心就建在一个叫五里亭的地方,到了心圩江桥的位置,正好十里,古地名就叫十里亭。十里荷荡就有十里荷花。花开季节,我就买只木舟做一回张宗子: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怡人,清梦甚惬。

一夜好梦。从此我成了湖滨之人,我也知道,心圩江是不允许种藕的。

在水边居住,我感受到水的灵性。我们祖先曾经“逐水草而居”,现在,我只坐在窗前,便可享受心圩江的清风明月,觉得和老祖宗有了心灵上的遥相呼应,从此咱也能在水边诗意地栖居。

但水边的清风明月哪儿都有,原先我未作长居久留的打算,直到那一天,我改变了主意,我决定买下水边的这套房,从此在心圩江边扎根生活。

那天,我忽然发现我有了芳邻,那些湖心岛上的白鹭。她们在湖心岛的上空轻歌曼舞,仿佛告诉我,我们成邻居了。在此后的日子里我一直对此记忆犹新,我视之为人生中一次猝不及防的艳遇。

有了白鹭的心圩江让我魂不守舍。我早晚都要来到江边拜访我的芳邻,看它们梳洗白羽,天色微明时飞走,日薄西山时归来,然后栖息在灌木丛生的湖心岛上。有白鹭的日子,我的心情大好,没有忧愁甚至没有烦恼。每年中秋之后,白鹭就会陆续离开心圩江,不知迁往何方。那时我的心情就会变得郁郁寡欢,坐立不安。芳邻不见了,我感到情人离去。我站在水边遥望远方的天际,怅然若失。

于是就有了期待。我每到湖边都会仰望天空寻找翩飞的身影。直到第二年春天,它们如天使般再次降临。

我所说的湖心岛实际上只有五百平方米左右,距离湖岸边一百多米,通常有两百多只白鹭在这里筑巢安家。我渐渐发现,白鹭胆小机敏,很难接近,甚至不如一般麻雀。据我观察,麻雀虽小,胆子却很大,有时要走到它身边才肯飞走。白鹭对人类十分戒备,与人的距离少说也要保持在三十米以上,否则它们会立即翩然而去。

湖心岛真是个好地方,四面环水,无人接近,非常安全。我对芳邻们的生活充满好奇,除了欣赏它们掠过水面划过天空的漂亮舞姿,我更想看到它们洁白的羽毛和颀长的腿,看它们忙碌地觅食、交配、生儿育女。为此我花一百多元买来了高倍高清望远镜。我没想到这玩意儿越来越高级了,我与湖心岛的距离有一百多米,但白鹭在我眼里已是纤毫毕见。

我最先看到的变化是,刚成年的白鹭脑袋上长着两根羽毛,也是白色,像两根翎子。这是雄鹭。每年4月到7月,心圩江的白鹭进入了繁殖期。雄鹭不停地晃动着两根翎子在异性面前撩搔:看看我帅不帅。有时,雄鹭也会叼一根树枝就像男人嘴里衔着一枝玫瑰在雌鹭面前晃悠:我们共筑爱巢吧。

雌鹭也会打扮,整个羽翼上长出了一层新的羽毛,被梳洗得整齐光亮,风情万种,它会不厌其烦地借着新羽毛在雄鹭面前搔首弄姿,然后展开羽翼,变换着不同的姿势,动作十分优美。

在白鹭的感情世界里,基本上是“你帅哥我漂亮”的模式,一旦情投意合,双方即开始共筑新房开始甜蜜生活。

我很快发现,白鹭的筑巢技术非常糟糕,简单潦草,甚至都不如小小的麻雀窝那么精巧。很难想象,美丽的白鹭出生在如此简陋的贫寒之家。破落的“寒舍”从一开始就属于危房,经不住风吹雨打。稍微有点大风,巢里的鹭蛋或者雏鸟就会摇落。

我在心圩江边观察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发现杜夫子笔下“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景致。白鹭也不是成群结队或成双成对外出活动觅食,似乎都是特立独行,单独进行活动,不可能一字排开飞上青天。难道,我看到的白鹭与老夫子看到的不是一个种类?

除了湖心岛,心圩江沿岸的芦苇地带也都有大量的白鹭出现。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一处湿地,水质与环境已经非常适宜白鹭栖息。白鹭有恋旧巢的习性,聚集繁殖的地方都比较固定,去年筑巢处,今年它们一定还会旧地重游,年复一年,越聚越多。

这就是湿地的魅力。湿地是海绵,它吸进去的是水,挤出来的是清新的空间。湿地是诗。《诗经》中最美的诗句都是描写湿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的是湿地;“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写的是湿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写的还是湿地。

邕州古八景之一“花洲夜月”曾经是南宁最美的湿地景观,朗月之夜,月影树影人影花影,影影印入碧水青天,这样的诗情画意早已了无踪迹。好在南宁正在全力打造海绵之城,这是生态回归的科学举措。“花洲夜月”没有了,这也没什么,留在历史的记忆中也很美好,能让人悬想半天。

与白鹭为邻,这是我希望的一种生活。自从有了白鹭之后,我一直视心圩江湿地为我的私家庄园,早晚我都会沿江边巡视一周,像个严厉的庄园主,对那些在岸边种菜的村民予以呵斥,特别对那些拿着鱼网或铁铗目光贪婪看着白鹭的人保持十分的警惕。对于心圩江,我已经有了长远规划。可以肯定的是,我宏伟计划中的“十里荷荡”景观一定会实现。白鹭已经有了,当然还要有接天莲叶与映日荷花,我甚至想好了把江心裸露的那块地改名为白鹭岛。

猜你喜欢
湖心岛乡长南宁
想你的风吹到了南宁
歌海(2024年2期)2024-06-06 05:54:00
数读南宁
中国火炬(2022年11期)2022-11-19 03:32:20
湖心岛的黄金
眷恋南宁
歌海(2021年6期)2021-02-01 11:27:18
陕西红碱淖湿地湖心岛生境修复与遗鸥种群保护
湖心岛(外一首)
都市(2020年12期)2020-01-15 03:26:05
洪湖行
今天写什么之『南宁的雪』
作家和乡长
小说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09
康乡长的忙
小说月刊(2014年6期)2014-04-18 13: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