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一词总会被我们频繁地运用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时刻:拼命吃,拼命玩,拼命思考,拼命工作……但是,这个程度看似有点儿严重的词,但凡说出来就一定要达到那个可怕的地步吗?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也不需要。
可是,人生能有几回搏?面对人生中的关键时刻,我们除了“拼命”,也别无他法。这是我们给予自己的机会,亦是最大鼓励,只有拼尽精力、智慧、勇气,才能叩响目标的大门。
但是成功路上不仅仅只有一道门、一堵墙,就算拼尽力气,也不一定真的就能达成所愿。胡适先生在1938年10月31日曾作诗《题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给陈光甫》:“略有几茎白发,心情已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胡适先生所说的“拼命”,自是指为国家兴亡而倾其所有,也是因自己内心对于成功目标的向往所致。
我们很难有身处生死存亡之时的机会,但是对于向往之事的渴望,却会一直伴随我们的生命而存在。最拼命的那一次,是印证我们真切地活在这个世上的最好标志,唯有拼命一次,才能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