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复习效率

2018-11-12 09:47刘娜
速读·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绘制题型导图

刘娜

摘 要:复习课上需要学习的内容多、跨度大、综合性强,这些因素使得复习效率低。因此,本文提供了帮助提高复习课效率的一种新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并阐述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意义及具体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以“整理知识点—题型练习—教师点评”的复习教学模式,甚至部分教师只是简单罗列出复习章节的知识点、完成数学书上相关的复习题目后就大功告捷了,长期以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复习课呈现低效率、师生共感疲惫的现象。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并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查漏补缺,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就有必要找一种既能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框架,又能将知识与题型有效的结合起来,还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的工具,即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初所创造的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极其有效,主要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由一个主题发散出成千上万的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主题中的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线条、数字等建立记忆链接,从而形成一个符合人脑思维模式的完全自然的组织结构。近年来,思维导图越来越受人们所关注、学习和接受,并被广泛应用到了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成为开启大脑思维潜能的金钥匙。小学是培养思维最佳的时期,这时候开始让学生学习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添学习乐趣,而且对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复习课,思维导图能很好的将新旧知识、知识点与例题、题型与方法等结合起来,一张图就能归纳一章的数学知识,降低了复习难度,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了师生的评价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基于思维导图与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密切联系,笔者就以人教版三年级上“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复习课为例,谈谈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画图,梳理知识

绘制思维导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对于小学生而言,需要整理出一个单元的知识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绘制的导图可能会有不完整、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地方,但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經历了个性化的反思,并带着问题和困惑走进课堂。在复习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绘制导图并提出绘图要求,即将整理知识、实际应用、易错题型等几部分绘制在图中。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总结方法,找出困惑并有进行查漏补缺。在完成导图绘制后,教师进行查阅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记录下学生的困惑,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教学。

2.课中交流,完善导图

课堂上的交流完善是很重要是环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该提供数学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由于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思维方式不同,所绘制的导图也不同,这正是生生相互学习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中可先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导图,提出困惑、小组讨论,并根据同组同学的思路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同时,教师可选取部分导图进行全班展示,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修正导图,对重难点和易错点进行重点复习,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复习课上,可以先分为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易错题四大类,再细分出它们的特征、周长,如图1;也可以是根据教材顺序分为四边形、特征、周长、易错点四部分制图,如图2。这不同的思维方式正是在课堂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碰撞出了火花,意识到了原来还可以这样想,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不同的知识板块,降低了记忆的难度,增加了记忆的乐趣,提高了学习兴趣。

3.课后完善,复习导图

在复习课后,学生已经发现了自己绘制的导图的一些优缺点了。这时,教师要充分孩子们绘制的思维导图的作用,布置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导图结合课堂上的分享,进一步完善、修正、调整自己的思维导图,这又是进一步对知识理解、反思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消化本章节的内容。

例如,下面图3和图4是一位同学分别在课前和课后所绘制的导图。根据这两幅图可以看出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将长、正方形的周长的相关公式补充的更完整,长方形周长公式中“×2”用了红笔,突出了这个重点内容。第二,把易错题型中增加了有一面靠墙的情况,并总结出了这种题型的解决方法,补充了漏掉的易错题。第三, 对每一个板块的用色不同,看上去分类更明显,记忆更方便。通过整理思维导图,这位同学对知识点的整理更完善、更清晰,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也便于以后再次复习本章的内容。

因此,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点,建构知识框架,突破重难点和易错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当然,思维导图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也有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趋利避劣,让思维导图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素荣.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有效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5,(35):93.

[2]陈涛.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应用——以《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一课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4,(12):56-58.

[3]温金燕.浅析思维导图引入数学复习课的意义和实施[J].新课程(下),2014,(09):42+44.

猜你喜欢
绘制题型导图
Art on coffee cups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烃思维导图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放学后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
VBA在宗地图绘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