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耕地质量保护有效性的相关思考

2018-11-12 11:21玉光罗肖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耕地质量保护思考

玉光 罗肖

摘 要:中国是农业大国,耕地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实现耕地质量保护的有效性始终关系着国计民生,是促进国民经济提升的必要策略。本文将深入分析对提升耕地质量保护有效性的措施,并对当前的耕地质量问题作出逐一分析,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耕地质量;有效性;保护;思考;意义

土地是作物种植的根源,具有供应水源、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等多种功能。我国以少量的耕地资源供养着全球大多数的人口,且随着环境的恶劣变化,提升耕地质量保护有效性已经迫在眉睫,是缓解我国人口资源压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耕地质量保护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各地农业部纷纷围绕提升耕地质量保护有效性而展开试点工作,全面倡导亲土种植的新理念,不断探索农企合作创新的“三农”服务信机制。中央就农地耕种作出了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为耕地质量的提升和保护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确保土质的肥沃、健康和优质性是农业产业兴旺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立生态宜居现代化乡村的重要保障。提升耕地质量了保护的有效性是质量兴农、绿色发展的时代需求。农业耕地质量检测中心应当以保障耕地质量,落实保护有效性为根本目标,展开行动,加强与企业的联手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做好耕地的守望者、质量建设者,推动我国耕地保护与质量双向提升的长久发展。

二、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措施

虽然我国相关部门在不断加大对耕地质量保护的监管力度,但质量保护的有效性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根本原因还在于保护策略存在缺陷。现阶段大部分地区都是采用的同一套耕地质量标准,但由于地势条件的差异,使得耕地质量的管理环节出现了脱节现象,所制定的保护策略也不符合实际要求,保护有效性大大降低。另外,一些新技术的副作用也慢慢显露出来,虽然我国自主研发使用的发酵堆肥等化学耕种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运用,但随着机械与化学的双重作用,在扩大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影响了耕地的质量,其蓄水能力和渗透性明显下降。

1.增强工作紧迫感

为了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的有效性,各地区农业管理部门应当自主建立耕地质量保护示范区,积极组织并开展污染防治、生态耕作等技术标准的推广活动。各部门应携手将“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将经济效益的提升目标转换为耕地质量的有效保护,加强引导广大农民对耕地进行有力保护,完善模范的激励措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出国家惠农补贴的实效性。工作人员要站在履职尽责的高度,统一工作思想,认识到耕地质量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切实深入到基层搞科研,及早行动,全面建设保护试点,推进全村、全县加入耕地质量保护的工作中,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的有效性。

2.实施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农业部门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实地调查耕地种植布局、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分析土壤的主要类型和营养含量,大范围推广耕地质量保护政策,大力兴办耕地质量保护示范区,让乡村每户都能参与到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中来。耕地质量的保护应当从土地地力、田间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注重示范区建设的综合性,突出主项技术措施,也有完善配套技术措施,实现多项技术的组装并进,重点围绕“改、培、保、控”的要领,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主要有改良土壤、保水保肥、培肥地力、控污修复四个方面。通过农田的改造建设,治理水土侵蚀,科学使用石灰对土壤进行调理,改良酸化土质,通过排灌分离、深沟降潜等方式改良潛育化土壤。施用商品有机肥,实现水肥一体化,优化耕曾土地,实现土地的再利用。通过桔梗还田、种植绿肥、深耕深松等改善土壤的理化形状,避免轮作休耕。

3.加大保护力度

耕地质量保护有效性的提升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工作,各地要统筹协作,强化责任感,以科技为支撑,加大各项扶持力度,引入法制基础,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合作的工作机制,确保保护工作扎实有效进行。首先要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利用考核制度,做好审计监督,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给他们提供发展机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强化建设质量,针对耕地质量保护的突出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狠抓工作质量,确保技术使用到位,使用准确,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全面覆盖耕地保护工作,逐年开拓新领域,实行大田与小田的同步、长期监测,以便及时掌握耕地质量的变化。最后是强化宣传培训。可综合利用媒体、讲座、会议等宣传形式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部门督导主推,农民为主体参与的良好机制。

三、结语

农业部门要完善人员考核机制,落实责任制,定期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有效性的评定,建立健全的检查考核制度,常抓不懈,确保耕地质量保护长期稳定开展,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而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胜详,黄祖辉.基于认知视角的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3,(02):7-14.

[2]谢贤鑫.不同群体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9):12-16.

猜你喜欢
耕地质量保护思考
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措施研究
嘉禾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研究
耕地质量和利用集约度的相关性分析及分区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