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霞 张利平
摘 要:改良沙地是榆林地区的重要任务,发挥樟子松的沙地改良作用有重要价值。本文从樟子松耐旱特征出发,根据樟子松的植物特征和榆林樟子松的种植情况,探讨发挥樟子松在沙地改良方面价值的策略。
关键词:樟子松;沙地改良;应用价值
樟子松是榆林地区有着悠久历史的种植项目,通过樟子松的种植可以有效改善榆林的恶劣环境。
一、樟子松用于沙地改良的应用价值
1.沙地造林技术越发成熟。选用樟子松在沙地造林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沙地造林存在的低效率、低成活率和低生长量问题。采用樟子松在陕西榆林沙地造林,更好地适应沙地条件与沙地气候特征,解决了榆林地区沙地土壤含水量低、水分挥发快和半干旱少雨环境不适宜植物生长的问题。通过樟子松造林技术的应用以及合理控制林分密度的方法,可以达到有效造林的目标。
当前榆林地区的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相对较高,稳定性强,选择木质化、无损伤、顶芽饱满的苗木可以提高樟子松的环境适应性。樟子松造林通常选择榆林水分和温度较好的春秋雨季进行。榆林地区已经总结出“一保、四改”樟子松栽培技术,而且在长期造林过程中积累了覆膜造林、移栽与遮阳造林等系列造林方法,有效提高樟子松成活率,通过樟子松达到了优化榆林地区生态环境的目标。另外,还总结了设置沙障、控制造林密度等方法,着力根据榆林气候条件优化造林设计方案,从而提高造林的有效性。
2.实现沙地人工群落建设。通过樟子松进行沙地造林,有助于在人工干扰和不断演替中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通过人工方式进一步实现生物群落的构建作用。榆林地区的樟子松种植是通过人工模仿自然的形式进行的,实现了合理优化生物群体布局的目标。因为樟子松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较好的土壤改良作用,因此,通过樟子松的种植可以解决樟子松种植方面在存在的问题。例如,为了提高樟子松的沙地环境适应性,通过采用行向与主风向垂直的造林方式,做到在人工樟子松群落布置时不留风口,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风蚀现象对樟子松生长的影响。榆林地区的沙地造林主要根据自然生态条件维持生物群落平衡原理,实现因地制宜与合理配置的目标。在樟子松造林的过程中,注重营建樟子松混交林,强调在调整林分结构的基础上,提高樟子松保护周期,从而消除环境对樟子松的影响。
二、樟子松在固沙改良中的问题
1.生长衰退。生长衰退是当前榆林地区樟子松沙地改良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正面临着一代樟子松进入中龄的现实。一些樟子松表现出衰退现象,有的高龄樟子松出现停工或生长减弱的问题。樟子松天然更新速度不足,樟子松产地发达产区通常不能有效进行樟子松树苗的供给,而且检验要求较为严格,低质量的樟子松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樟子松病虫害压力较大,这与当前大面积的人工造林有关。由于榆林地区多树种的引进,樟子松种植环境形势变得越发严峻。
2.林分更新。樟子松属于更新能力较强的树种,但是,榆林大部分引种地能否正常更新有待确定,即使能完成更新的引种地,天然更新较为缺乏。而且自然更新的樟子松通常长势不良,缺乏较好的沙地环境的适应性。沙地育苗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改良土壤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种植效率。当前樟子松种苗处理技术越来越复杂,种植投入成本较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抚育管理水平。
3.人为活动破坏。当前榆林地区的樟子松种植还未能达到封育管理,当前环境决定了榆林樟子松采用开放性的种植环境,这使得人为破坏因素对樟子松种植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落叶层未能得到有效收集,落叶层不能起到防止土壤蒸发的作用;樟子松林龄较短,枯枝败叶的厚度有限;加强采集樟子松松球果、放牧,导致其自然更新能力有限;遭受践踏啃食现象较为严重,因此,严重破坏了樟子松生长环境。通过樟子松改良沙地环境,需要充分运用生态理论管理环境,从而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的管理手段保证樟子松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樟子松沙地改良应用措施
1.提高育苗水平。为了更好地发挥樟子松改良沙地的作用,提高樟子松沙地种植的有效性,需要提高榆林地区的樟子松育苗水平,着力在沙地环境下开展樟子松育苗工作。(1)提高育苗改土水平,注重采用科学的方式修整苗圃地,着力在施肥方面提高技术能力,采用混拌耕作与大田漫灌的方式育苗。(2)加强种子处理,重点采用沙藏催芽和高锰酸钾进行催芽处理,播种后选择干燥向阳的地方,将种子混湿沙放于坑底,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发芽率目标。还可以采用温水催芽的方式,注重在催芽前先进行必要的种子消毒,保证种子浸泡达2d以上,然后置于温暖处进行7d催芽处理。(3)在种子播种时要注重时节,榆林地区通常选择4月份播种,播种时控制好播种量、播种行距和下种量与覆土的厚度等要求。通常覆土达到0.5cm,从而保证更好地接触阳光,控制种子生长的温度环境。由于沙地养分不足,樟子松的根系生长需水量相对较大,因此,在种植2个月后需要加肥,并且设置防沙账,从而有效防止风沙侵袭。
2.加强造林管理。造林管理对提高樟子松造林质量有着重要价值。为了控制好造林技术水平,首先要控制好造林的栽植时间,通常榆林在每年春季的4月分造林,应在保持根系不受损的情况下,满足樟子松对水分的实际需求。当樟子松苗高50cm时可以移栽,栽植坑应当提前开挖,一般株距4m,行距5m,做到将苗扶正栽于坑一侧,采用填土踩平的方式栽植,并且根据树木生长情况及时补水,栽植时还要选择三角架进行固定支撑。在移栽后还要保持水分充足,有效防止浇水不足带来的影响,同时提高冬季保暖效果,从而提高樟子松成活率和种植效果。
3.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榆林地区造林管理的重要工作,只有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达到保证种植效果,满足环境需要,发挥樟子松在榆林地区防风固沙作用的目标。首先,根据榆林地区的现有病虫害与气候环境特征加强防治工作,重点防范松苗立枯病,在对榆林地区樟子松苗圃进行消毒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林场管理工作。其次,重点提高对害虫的防治工作,有效防止出现樟子松被啃食的现象,采用化学防治方式进行管理,并且根据樟子松害虫的假死性特征进行有全面有效的防治,在人工捕杀的基础上还可以运用物理防治方法。具体围绕大皱鳃金龟子进行防治。近年来,榆林地区的林鼠、兔害较为严重,因此,在冻土前要防止啃食问题,做好防啃剂的涂抹工作,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四、结语
樟子松对沙地改造有重要的价值,应当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防治,做到从榆林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加强具体的防治工作,达到综合防治与种植的有机結合,全面提高榆林沙地改良效果。
参考文献:
[1]宋鸽,张日升,孙海红,等.3 种经营措施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13,(5):16-19+55.
[2]赵亮,张日升,宋鸽.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经营问题的思考[J].防护林科技,2013,(11): 50-51.